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石门白马塘村:用绿色画笔勾勒美丽乡村

2015年11月25日 08:57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撰稿 宋彬彬

  【网友推荐】@峰回路转:石门镇白马塘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美村,这里的村民靠着苗木、杭白菊等做活了自己的“绿色生意经”,这里有桐乡最美的森林路、有平原地带多彩的森林、更有着持续不断的百果飘香。如今的白马塘村,房屋都“隐身”到树林里,水也越发清澈,人们越发感受到生活在这里是无比幸福的美事。简直就是隐藏在石门湾里的世外桃源!

  【村庄名片】

  白马塘村位于石门镇区东北部,北接民丰村、西临民联村、西南与石门村接壤。村域内河道纵横,灌溉方便,西面和南面分别有白马塘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白马塘村辖张家洋、油车桥、王家埭等15个自然村,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58亩。

  【走进村里听故事】

  生态卫士与一群绿色梦想的守卫者

  见到石门镇白马塘村村民老李时,他正在给一棵老香樟树治病。今年55岁的老李是白马塘村的保洁员,他给茅民路的上千棵香樟树已经做了15年的“保姆”,哪一棵树“渴”了、病了,老李都记得清清楚楚,并及时进行补水医治,在他的精心打理下,这才有了石门湾里这条最美的森林路。

  老李在施肥除虫、修枝剪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的精心打理下,一棵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他也因此荣获过石门镇“十佳百星之生态卫士”的称号。在这些参天大树下,隐藏着一条茅民路,自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历经三年完工,两旁栽植了上千棵香樟树,如今,它已经是村里的主干道。“夏天走在这十里长廊上,百果飘香,还能闻到桂花、香樟等浓郁的树香。”白马塘村村干部金强说。

  曾经是白马塘村的住村干部郭峰说,要想了解白马塘之美,一定要沿着村里的森林路走一走,或者骑上一辆单车,这样才能真切地触摸到她的内在。过一座洪泾桥,便到茅民路。路的西侧,在一排香樟树的后面,上百栋崭新的农民别墅错落有致;路的东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临近路的末端,路西边是桐乡首个市级千亩苗木基地,里面种有香樟、合欢、红枫、紫薇等几十个品种的苗木,“绿色村庄”开始向“多彩村庄”转变;往东推开一扇木门,能见到一座青砖白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建筑,背后是一片占地300多亩的杭白菊示范基地。“前不久,杭白菊盛开,引得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航拍、拍摄,有些人还专门来这里体验采菊之乐,大有当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绿色是白马塘村的主题,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种苗木、种果树,就连河道边的护岸都要按生态型、植物型等多个类别来种植树木,村庄绿化率早已达到50%以上。

  在全市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白马塘也着手推进水环境治理,在全村努力下,原本布满水葫芦的油车桥港变得水清岸绿。而在“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推动下,白马塘村对全村每户配发垃圾桶,今年又新建一座无害化垃圾房及相关环卫配套设施,并落实6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村庄垃圾清运和村庄环境保洁工作,带来了村庄环境大变样。

  古老的大运河在石门拐了一个弯,给这片土地带来了诸多的变化,而随着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立,这里亘久不变的是以生态求发展的绿色致富理念。位于石门湾核心区域的白马塘村,这里的人们近年来积极响应“森林桐乡”建设,在房前屋后、河边路边都栽植了大量的珍贵苗木,植下一片片绿,同时也享受着美丽乡村带来的幸福生活。

  在老李与全体村民这样一批绿色卫士的努力下,大家打造出了一座绿色村庄,不仅得到了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回报,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靠苗木种植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大众点评】

  市农办社会发展科科长倪娟英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白马塘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抓住优美庭院创建等良好的载体,从每个家庭的房前屋后环境入手,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带来了村庄环境的大变样。如今的白马塘,村民亲手栽植的一棵棵苗木长成了参天大树,一座“绿色银行”成为村庄的一笔财富,也吸引来许多投资旅游的目光。希望白马塘将来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白马塘村村民金锡坤

  都说石门湾是个好地方,的确也如此,生活在白马塘,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每天闻鸟鸣而起,穿梭在乡间水泥道路上,感受着乡村生活的惬意自然。如今,在政府主导大家共同参与下,我们村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美,希望大家能珍惜这个美好的环境,从自我做起,换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政策解读】

  本期焦点——桐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基础设施、产业经济

  (一)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的要求,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积极推进中心镇整治、中心村培育和一般特色村、历史文化旅游村创建,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1.实施道路美化。一是要深入开展公路沿线整治,特别是我市10条进城公路:320国道大麻方向(与海宁交界至绕城线凤鸣立交桥共28公里)、320国道濮院段(秀州濮院交界至绕城线浮石桥立交共6.6公里)、迎宾大道(沪杭高速高桥出口至绕城线庆丰立交桥共5.8公里)、盐湖公路屠甸段(与海宁交界处至绕城线百桃立交桥共9.2公里)、盐湖公路乌镇段(与湖州交界处至市区环城北路文华路口共10.8公里)、桐乡西出口到320国道新农村路口段(申嘉沪杭桐乡西出口至320国道新农村路口共17.3公里)、桐德线(申嘉沪杭桐乡西出口至绕城西路与桐德线交叉口共19公里)、沪杭高速长安出口到石门转盘(沪杭高速长安出口桐乡界至石门转盘共16.7公里)、姚太线(乌镇东栅旅游景点至姚堡里共6.1公里)、民屠线(申嘉沪杭濮院出口至320国道10.5公里)共130公里进行规范化标识和美丽乡村宣传版幅设置、花卉苗木种植补植,二是完成桐九公路客运中心至高铁火车站段、高速公路屠甸连接线和主要入城口、练杭高速公路连接线、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改造建设和畅通美化工程。三是对每个镇、街道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路两侧适当拓宽1-2米的路肩,广泛种植花草树木,建成绿色长廊,进一步美化全市城乡道路环境。到2016年,在公路路面和两侧全面建成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的绿色景观路,使宾客感觉车在花中行,人在画中游。

  2.积极推进中心镇整治建设。把中心镇整治建设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心镇区的整治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区域一体”的要求,科学编制镇区整治建设规划,结合区域特点,以高标准的绿化、美化、洁化来提升镇区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强公路两侧、城镇(城乡结合部)废品收购站(点)的整治和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特别是镇级工业园区、商贸区的整体提升力度;并要城乡联动,加大连线成片综合整治力度,尤其是自然形成和已撤销建制的小集镇的整治,提高整镇整治的比例,确保点、线、面多层次整治建设任务的全面推进。到2016年,力争完成12个中心镇区和全镇连线成片的整治。

  3.积极推进中心村培育。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培育目标和村庄、人口适度有序集聚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集聚型、特色传统型、绿色生态型和特色产业型四种模式的中心村,紧紧抓住完善提升公共服务、积极开展绿化种植和强化产业支撑三个要素,因地制宜地设立农技服务、审批办证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图书、公共体育、金融服务、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法律服务、气象信息服务、邮站等多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现村民出行15分钟就能到达服务中心的“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的建设目标。到2016年,完成3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并达到省级中心村验收标准。

  4.加大一般特色村保护整治和历史文化旅游村建设力度。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一般特色村保护整治建设力度。在整治过程中,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河池塘边绿化美化和公共厕所建设,把一般特色村建成河清水净、绿树成荫、村洁景美的宜居水乡。到2016年,建成一批一般特色村。同时,有序开展古建筑、古树、古寺(祠)、古桥的保护,对古村落进行修缮,科学整治古村落环境,深入发掘和弘扬名人名士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古村落文化,建设历史文化旅游村,并吸引民间资金投向旅游事业。积极参与杭州都市圈“江南绝色吴越经典”旅游方略,开展“风情小镇(村)醉美乡村”创建活动。到2016年,建成若干个历史文化旅游村,力争每个历史文化旅游村每年接待游客达到5万人次以上。

  5.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精品线路。以市域总体布局框架为依据,以新社区(中心村)、示范村(农村新社区)、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园、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产业精品园为载体,结合市区、中心镇区、服务业集聚区,到2013年初步打造“千塘鱼鲜亲水湿地”、“花卉旅游休闲购物”等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迎接省考核。

  (二)实施产业经济提升工程。根据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五大行动计划,围绕“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生活体系。

  1.培育壮大生态高效农业。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特色产业区域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以杭白菊、果蔬、花卉苗木为重点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龙头带动力,提高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稳步推进专业市场建设,扩展、提升振东市场集聚区(桐乡世贸中心、桐乡国际蚕丝城等)、濮院毛衫区、崇福皮草大世界、大麻杭州湾轻纺城、洲泉东田和石门羔羊皮鞋市场等商业购物平台,以道路相串联,融合乌镇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资源,努力构建1小时休闲旅游购物圈。同时,对高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乌镇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周边行政村进行配套项目建设,实施公共服务、道路硬化、绿化美化、路灯亮化、环境整治等工程,使新村建设与服务业集聚区、重大项目有机配套,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创建乌镇国际旅游区为契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宣传,借助大景区的优势,增强大景区的辐射,积极举办菊花、梨花、蚕花、桂花等各种农事节庆活动;大力挖掘我市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建设发展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旅游村,同时,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园,建成一批集观光型、度假型、休闲型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到2016年,把桐乡基本建成集花卉及农事节庆、特色观光、产业观光、历史文化旅游和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名市。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照“造血为主、有条件输血为辅”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工程,夯实村级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要建立和完善对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建设补助办法。根据经济薄弱村的实际情况,筛选具有发展潜力能增加村级收入的项目进行建设。项目立项后市财政给予优先落实。二要实行优质资产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政策。在对经济薄弱村的建设项目进行筛选后,对部分建设条件困难、经济特别贫困的村落实优质资产配置,优先给予项目支持。三要实行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或联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享受资金扶持。对村集体集约开发经营撂荒耕地发展效益农业,并形成一定规模的,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经济扶持。并在这次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的“四联四强”活动中,进一步深化“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服务,强化扶持薄弱村工作。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