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曾经,“灯光球场无灯光,活动场所无声响” 如今,喝茶唱戏跳排舞,昔日繁华又重现

沉寂32年的文化宫缘何重焕活力

2015年09月24日 08:36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这里曾经是崇福镇上职工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最红火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时,欢笑声、歌舞声此起彼伏。但热闹过后,这里又一度沉寂,运转停滞。

  广大职工的文化阵地要保住,职工和群众的文化事业要发展,工人文化宫的整修刻不容缓。半个多月前,崇福工人文化宫以全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不禁又勾起了许多人心中的“文化宫情怀”。近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小巷之中的文化宫,一睹它的华丽转身。

  二十多年风雨变迁工人文化宫由盛转衰

  说起位于崇福镇晚村路7号的崇福工人文化宫,上了年纪的崇福职工和群众都不会陌生。这个建成于1983年的崇福工人文化宫,位于崇德初级中学对面的小巷子里,当时叫“崇福工人俱乐部”。

  “那时候,老百姓下了班也没别的娱乐活动和场所,就都聚到工人文化宫来。”崇福镇崇德社区党总支书记吕松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工人文化宫有图书室、阅览室、体育活动室、舞厅等。灯光球场更是历史悠久,人气旺盛,“一到晚上,这里就灯火通明,镇上的业余篮球队几乎每天在这里训练,有时候还会在篮球场上举办一些室外的文艺活动,这儿可是崇福百姓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当时别提有多热闹了。”

  许多老职工和老居民至今依然津津乐道。

  经历了十多年的黄金时代后,二十世纪90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群众文娱活动选择越来越多样,加上文化宫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文化宫的功能渐渐淡化。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少,灯光球场也风光不再。“房屋陈旧了,灯光球场也严重破损,地面坑洼不平,篮球场名存实亡,整个运转都处于停滞状态。”吕松发感慨万千地回忆道。

  创新运营模式迎来全新的机遇

  如何更好地发挥崇福工人文化宫在服务小城市职工中的应有作用,把文化宫建设成为展现职工文化才艺的舞台、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不断提升工会组织职工自治,锻造劳动文化的品牌?创新运用管理模式,探索工会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新路子”,为文化宫带来了新的机遇。

  “崇福工人文化宫是市总工会联合崇福镇工会、崇福工人文化宫以及崇德社区等多方之力,不仅融入了职工自治的理念,还吸纳了社会化力量和社会组织功能,创造性地采用‘ppp’投资合作模式。”桐乡市总工会主席祖建国表示,“去商还文”,探索性地运用全新的运作模式,不仅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树立了工会自治的典范,“把工人文化宫建在社区边上,让这里能真正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场所和区域性的职工之家。”

  近日,记者走进修缮一新的工人文化宫,工运先锋展示长廊、职工服务站、多功能厅、健身房、职工阅览室、职工技能交流室和棋牌室呈现一片崭新的面貌,各个区域布局明晰,功能设施齐全。桐乡市兴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少波告诉记者,职工服务站主要为职工提供权益保障、家庭纠纷等问题的咨询,帮助职工再就业。多功能厅可以作为职工排练戏曲、舞蹈的场所。另外,职工阅览室里还配备了电脑,职工技能交流室也将定期邀请老师对有需要的职工进行指导。

  崇福工人文化宫还将联合镇工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2场的职工技能比赛,组织全镇职工开展职工联谊会、职工棋类比赛,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劳动模范开展演讲等。祖建国对工人文化宫的未来发展满怀期待,“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工人文化宫,将展现崇福镇的人文魅力与发展活力,为崇福的小城市建设和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旧貌换新颜职工有了新“家”

  经过两个多月的改造,崇福工人文化宫换上了新颜,在半个多月前开张营业了,灯光球场也找回了昔日的繁华,这里不再是“灯光球场无灯光,活动场所无声响”了。“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工人文化宫,将更好地发挥它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功能,成为职工的文化阵地。”桐乡市工人文化宫主任胡建东欣喜地告诉记者,如今的崇福工人文化宫风采不减当年,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附近的老人们会来这里打太极拳;晚上,附近的居民们三三两两地在此聚集,跳排舞、打腰鼓,热闹非凡。

  现年70多岁的李荣涛老人见证了崇福工人文化宫30多年来变迁的全过程。“现在咱们这些老同志终于又有地方可以聚在一起唱唱戏,喝喝茶,晚上还能在这里活动活动筋骨。”看到如今文化宫换上了新装,李荣涛满心欢喜,“这两天晚上6点不到,这个篮球场上都有百来人跳排舞,你说,我们老了,不就图个自得其乐嘛。”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文化宫 职工 工人文化宫 灯光 晚上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