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我家门前有条不知名的河

2015年09月02日 08:59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傻傻的蛋蛋

  我老家住在洲泉镇的小元头村,小时候,爸爸告诉我说,我们世代住的小组叫“紫竹苑”。通过紫竹苑这个美丽的名字,我常常在梦里幻想,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下,一排排素素净净的茅屋,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我们的先人世代与世无争地居住着……

  但是,这个温婉而优雅的名称,不知为何没有保留下来,而,不知名的小河还是继续弯曲、继续流淌。

  妈妈说,在我刚出生的那年春天,那时候,由于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基本选择傍河而居,洗衣淘米等等都在河里,水很清、很绿,就像诗里说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有一天,她来到河边淘米,铁质的淘米篮有一尺深,上宽下窄,浑浊、乳白色淘米水就着细细的米渣,随着水波在淘米篮的细孔中荡漾开去,引来了一波又一波河虾,争相逐米渣。妈妈索性将淘米篮深深地沉入水中,一副“愿者上钩”的架势,得寸进尺的河虾们看到诱人的饵,一窝蜂地奔向淘米篮,争相近“米”楼台先得“食”,殊不知,那是一场不知归处的“陷进”,看诱得差不多了,妈妈快速提起篮子,有些看着形势不妙赶紧开溜,有些动作迟缓一点的,留在米粒上,后退、翻身而不得。这方法妈妈屡试不爽,不一会儿工夫,已经有满满一盆河虾“上钩”。新鲜的河虾沸水里一焯,配上点米醋,鲜嫩的虾肉,有点滑,有点甜,那是一道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美味加餐。

  时光随着流水慢慢地逝去……我出生了,会走路了,上学了。

  有一年夏天,我放暑假在家,家中的大人都上班去了,爸爸给我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我穿上长袖,带上凉帽,坐在河里半浮半沉的破船头钓龙虾。这个提议对于有着“女汉子”本色的我来说,很是心动。不知从几时开始,家门前的小河的颜色变深了,味道变浓了,杂草长满了,在河边洗衣淘米的人少了,河里会爬会游会叫的东西少了,一种最喜欢又脏又臭环境的“外来生物”——龙虾却越来越多。清晨起来,龙虾们成群成群地趴在水草上,呼吸新鲜空气,我用一根桑条,系上一根线,捆上一条蚯蚓作饵,看准了龙虾放下去,龙虾嗅到“香味”,伸开它的大钳,正大快朵颐的时候,我一拎,入我囊中,一个两个……桶很快满了。我听大人们说,吃了龙虾会中毒,会长痘,钓完了一天,看着满满的收获,吃也吃不得,我又原封不动地把它们倒进了河中。

  河旁边的工厂越建越多,废水越排越多,连龙虾也没有了生存之所,只留下枯藤老树错乱遮着河道。

  前几天,我突发奇想带着不到2岁的儿子来到老家,准备在家中住上一段时间。带着宝宝走在家门口的河边,妈妈和我轮流说着我们住在河边的故事,宝宝似懂非懂,吸引他的,更多的是河边一排排摇曳的垂杨,河旁新垒起的堤岸,水中自由游荡的鸭子……这是“五水共治”后的景象,也是我们阔别了的河边景象。晚上,躺在床上,陪儿子翻着绘本,念念叨叨:“小青蛙、呱呱呱,大眼睛、阔嘴巴,会捉害虫本领大……”突然听见窗外蛙声一片,那是久违了的声音,或明亮、或低沉、或粗犷,或远或近,“宝宝,听,这就是青蛙叫!”宝宝很认真地聆听着纯粹的青蛙鸣声,那是城市里听不到的天籁,他在此起彼伏的蛙声中沉沉睡去。“黄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但愿这样的景象可以永驻……

  紫竹门前种,清河村边绕。河虾水中欢,蛙声十里起。这是我们全家都希望看到的现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我家 门前 不知名 淘米 龙虾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