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市皮肤病防治院康复疗养院:守护好这里的每一位特殊“家人”

2015年08月19日 08:08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胡宇翔

  在嘉湖公路桐乡段旁、龙翔街道南王村内,有一座绿树环抱、远离尘嚣的疗养院——桐乡市皮肤病防治院康复疗养院。它也就是桐乡人常说的“麻风村”。

  如今,这里还居住着32名麻风病休养员。

  麻风病曾是让人谈之色变的恐怖疾病。它不仅易导致严重肢体畸残、面部毁容,还有一定的传染性。麻风病患者常常遭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同时还饱受着世人的歧视,过着长期离群索居、孤独避世的生活。

  麻风病人的经历不为人所知,而与他们朝夕相伴的医务工作者的故事也同样鲜为人知。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的耐心陪伴,“麻风村”里的每一个“家人”,才能始终被温暖守护着。

  由徐红霞、朱坤山、陈张莉、闻祎焘4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团队,一直像守护家人一般,陪着他们慢慢老去。

  他们遭遇了巨大的不幸这样的人生我们来守护

  麻风病人的痛苦,跟他们一起生活了近50年的医生朱坤山最了解。头发花白的朱坤山,是桐乡第二代麻防医生。他不到20岁就来到了“麻风村”。现今,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仍然舍不下这些患者,不仅白天留在这里上班,夜晚更是宿在疗养院,守着这些患者。

  “过去‘麻风村’里有很多麻风病人,现在就只剩下32名老年休养员了。他们中年纪最大的88岁,最小的60岁。”朱坤山说,经过治疗,患者们的病早就好了,桐乡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多年来也没有本地原发性患者出现。然而,这些患者多年来饱受麻风病的折磨,大多患上了肢体残疾,还患上了各种老年病、麻风病并发症,生活质量很差,只能在此休养。

  去年的一个冬夜,休养员老沈傍晚起感到身体不适,朱坤山一直在老沈身边守到了晚上10点多。睡下没多久,朱坤山听见有休养员来喊他:“老沈不好了。”他披了件外套,赶到病房。此时,老沈正大口吐血。经验丰富的朱坤山判断,老沈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他一边拨打120电话,一边进行应急止血处置。随后,他又陪着老沈到医院,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老沈病情稳定了,他才回疗养院。那夜,气温只有零下2摄氏度,因为出门太匆忙,朱坤山身上只穿了件薄外套和单裤。

  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这里还有很多很多。

  “麻风村”像一个大家庭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家人”

  市皮防院康复疗养院主任徐红霞说,这么多年下来,“麻风村”像一个大家庭,4名医务人员跟休养员之间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

  因为患上了麻风病,很多休养员的容貌、肢体改变了,精神状态也变差了,与自己家人的联系也少了。因为自卑,他们大多不愿与外人来往,处在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里。他们接触、信任的,也只有疗养院的4名医务人员了。

  身为皮肤科医生的徐红霞,2010年刚来到“麻风村”时很不适应。相比皮肤科病人,麻风病患者大多身体有残疾,患有各种并发症,有的患者甚至因为疾病,足底流脓,身上总伴着一股恶臭。每天,徐红霞走进病房,跟他们聊家常、聊病情、处理创口。渐渐地,她成了他们眼中最信任的人,成了“麻风村”里名副其实的“大家长”。

  有了纠纷,有了口角,他们都愿意找徐红霞评判是非;有了心愿,有了诉求,他们也会找徐红霞来替他们完成。

  因为多年前就离开了家,休养员杨阿姨每年都会为想家而闹一两次情绪。徐红霞知道她的情况,每当杨阿姨有了想家的“苗头”,徐红霞就会打电话给她儿子,让她来看看杨阿姨。儿子来了,总会开车载她出去兜个风,这是杨阿姨最喜欢的事儿。每次兜风回来,她想家的情绪就会消减大半,能够乐呵好一阵子。

  徐红霞告诉记者,因为那里离市区比较远,朱坤山就带领休养员们一起在疗养院一角种了梨子、豆角、番茄等水果蔬菜。等到水果蔬菜成熟了,他就和休养员们一起采下来,分给大家。

  “那感觉,就跟一家人似的,自然、和谐。每一个人都特别真诚。”徐红霞说,不论是采果实还是聊家常,这个“家”都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