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治水“两全”的方案 把最大“善意”让给渔民

2015年08月18日 07:3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程新星

  8月13日,乌镇镇南宫社区提前通知渔业村组渔民,市河封航于8月15日晚正式实施。

  8月16日,在少数几个渔民的煽动下,40余人拉着横幅标语上访。

  8月16日,网友“苏三还在长智齿”发表微博称,为了迎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政府要将运河(即市河)南北通道封闭,渔民生计全然不顾。

  那么,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事件最终如何解决?昨日,记者走访了乌镇市河沿岸、渔业村,并向乌镇镇政府、桐乡市渔政管理站进行求证,得到相关答复。

  怀念以前的母亲河

  乌镇,市河纵向流经镇区,这里的居民、渔民,都依水而生,傍水而息。正因为如此,在百姓心中,市河就是乌镇的母亲河。

  可近年来,母亲河渐渐变了模样。乌镇镇政府副镇长沈惠强介绍,市河约36至50米宽,全长4.2公里,南接白马塘和金牛塘,北通澜溪塘,平时受上游来水影响,水质时好时坏,漂浮物较多,河水浑浊不清,难以控制。

  对河水变化感触最多的还是百姓。82岁的周爱宝,在市河河畔的常丰街住了68年。她的家是临河而建的,周爱宝的卧室在最里边,拉开后门,一小段石阶延伸入河,河水有些浑浊,河面上有些漂浮物。她说,在以前,水还要干净,可以洗衣服、洗菜。

  不仅周爱宝怀念以前的市河,常丰街85号的金老板一家也一样。金老板一家从爷爷辈起就居住在此,是这条街最老的住户之一。随着乌镇旅游业的风生水起,金老板一家开起了店,做起了生意。虽说日子过得好了,但他还有些遗憾,他想让河水变得和小时候一样干净,能玩水、钓鱼。

  正本清源是当务之急

  想让母亲河“返老还童”不仅是很多老百姓的心愿,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整治和“五水共治”的共同要求。

  于是,在今年6月下旬,桐乡市互联网大会承办工作办公室与乌镇镇政府发布公告,对市河进行为期半年的交通管制,并在市河及支流虹桥港、浮澜桥港、白娘子港设置生态围堰。

  期间,禁止所有运输船只进出,但有兼业捕捞许可证的渔业村船只可在市河北、浮澜桥港和白娘子港通行。

  “当时的公告一出,渔民并不‘买账’。”沈惠强说,往北是江苏,他们平时很少去,从浮澜桥港、白娘子港绕行,又很费时。

  因此,6月23日,部分渔民到乌镇镇政府反映,对此事提出异议,要求市河南段不封航,便于渔船出入,或者封航后对渔民作出补偿。

  6月30日,乌镇镇明确给出答复,为了治水需要,为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各方来宾,市河必须要封闭才能进行生态治理。

  据了解,早在2005年,为了乌镇旅游开发需要,市政府就开始对乌镇市河实施禁航,2010年全市实行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后,渔民的身份由专业渔民变为了兼业渔民。

  如此答复是有依据的。桐乡市渔政管理站站长陆建兴说,根据《关于印发<桐乡市专业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意见>的通知》(桐政发[2010]33号)的规定,同意由桐乡市人民政府一次性收回乌镇镇渔业村所拥有的国有水域使用权,并按《桐乡市专业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意见》(桐政发[2010]33号)实施专业渔民基本生活保障。

  从此,渔民身份发生改变,由专业渔民转为兼职渔民。陆建兴坦言,这并不会降低渔民的生活水平,按照政策,已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若在渔民达到退休年龄前还想继续从事渔业,可以申请兼业捕捞许可证。

  据了解,目前渔业村组共有160户渔民,持有兼业捕捞许可证的渔民有44户。

  不过,乌镇镇政府的答复并没让渔民满意,7月6日,近30位渔民再次来访,劝服后离开。

  最终方案顾及渔民利益

  顾及渔民绕行的问题,市河南、北封航一拖再拖。然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在即,市河的治理工作迟迟不能启动,8月13日,乌镇镇南宫社区提前通知渔业村组渔民,市河南段封航于8月15日晚正式实施。

  这一通知让渔民难以接受。8月16日,在少数几个渔民的煽动下,40余人拉着横幅标语上访。

  为了防止矛盾激化,同时尽量减少对治水的影响,乌镇镇政府多次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商量,决定适当调整方案,在市河围堰中间建移动式闸门,并派专人值班,方便渔船进出。“目前,此方案已和渔民达成一致。”沈惠强说,虽渔民的问题解决了,但该方案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对治水效果也一定会带来影响。

  对于这样的结果,47岁的渔民沈长发表示满意。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