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15年如一日,她用最普通的行为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许晓丽:用仁爱孝悌缝补家人的缺失

2015年08月14日 09:02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陈亚萍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虽没有感天动地之举,却能在天长日久中饱含真情,在平淡生活中彰显美德,用最普通的行为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她就是石门镇民联村“百里挑一的好儿媳”许晓丽,曾获“浙江好人榜”好人、石门镇“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誉。

  生活的艰辛压不弯坚强的脊梁

  15年前,许晓丽从崇福镇芝村村嫁到石门镇民联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年后,公公的一纸肺癌诊断书打乱了婚后原本甜蜜的生活。

  2001年5月,当许晓丽在医院待产时,公公正在嘉兴武警医院准备肿瘤切除手术。

  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增添了不少喜悦。但产后第5天,许晓丽却不顾身体的虚弱,挣扎着要求出院。“家里的茧子可以采收了,我和公公都住院,婆婆根本忙不过来,我得回家帮忙。”她的要求遭到了医生的严厉劝阻。

  虽然做了手术,但不久后,49岁的公公还是撒手人寰,并留下10多万元债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婆婆哭成了泪人。“有手有脚,这钱总会还清的。”收起心中的悲伤,许晓丽抱着4个月大的儿子和丈夫一起到砖瓦厂打工,丈夫做机修工,她管仓库。终于,在儿子七八岁时,家里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都说儿媳再好也不是闺女,婆婆再亲也不如亲妈。然而,许晓丽自结婚那一天起,始终把婆婆当成亲妈奉养。尤其在公公走后,她对婆婆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婆婆身上穿的,都是许晓丽买;有啥好吃的,婆婆也是第一个尝。

  后来,许晓丽在桐乡市区工作,近几年来为方便上下班,她和丈夫曾有过在桐乡买房的念头。“公公走得早,婆婆一个人住在家里,总归放心不下。”她担心婆婆一个人孤单,后来直接打消了买房的念头。“你对别人好,别人肯定也会对你好。”许晓丽说,在经济上她给不了婆婆太多,精神“赡养”就更不能缺位了。

  不幸的命运熄不灭心中的火种

  许晓丽如此体贴照顾老人,跟她的童年经历有关。她从小被抱养,后来养母去世养父离家,她是跟着“养爷爷”长大的。“结婚前,爷爷就是我的一切。”许晓丽并不避讳童年的不幸。她说,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爷爷一直将她捧在手心,给了她富足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她最为感恩的事。

  10年前,爷爷病危,许晓丽请了两个月的假,终日侍奉床前。端茶送水、擦洗全身、清理大小便,从无半句怨言。

  最终,最疼爱她的爷爷还是离开了。“爷爷,这辈子已经来不及了,下辈子我们还做亲人,但是角色互换,让我偿还你的恩情。”这是许晓丽跟爷爷最后的对话。

  特殊的经历,使得许晓丽的心中种下了深深的“爷爷情结”。她说:“或许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丈夫的爷爷老年丧子,3个儿子都因病先离老人而去。老人的经历,触动了许晓丽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她带爷爷上街剃头,理发店老板嫌老人脏,回绝了这单生意。

  一气之下,许晓丽便在网上淘了理发工具,自己在家中给老人剃须、剃头、剪指甲。

  由于某种原因,婆婆和爷爷的关系有些疏远,对爷爷的照顾也不太周到。“妈,咱对爷爷好点。”许晓丽觉得有必要跟婆婆好好谈谈,“我们有天都会慢慢变老,您孙子可看着学着呢,您对爷爷好点,将来我们会对您更好。”婆婆听着这番话沉默了。

  后来,爷爷病倒了,婆婆搬到了爷爷的住处,照顾爷爷的衣食起居,从不懈怠。

  除了对家人体贴照顾,许晓丽还将邻居和同事当作亲人一样对待,有好吃的总不忘邻里,同事有困难就伸出援手。在她的倡导下,全家形成了孝顺、和睦的良好家风。

  许晓丽(左)。(照片由本人提供)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爷爷 婆婆 公公 丈夫 不幸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