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浅秋:细节铸就好品质

2015年08月05日 08:47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朱方红 摄影 陈为民

  今年5月底,一场针织时装秀在桐乡振石大酒店上演,时尚的设计、精致的剪裁,煞是精彩。它正是来自濮院的本土品牌“浅秋”,而此次针织时装秀是其2015秋冬新品发布会。站上灯光绚丽的T台,坐拥全国近400家加盟店和直营店,如今的“浅秋”,注定是成功的。然而,谁又知道,在1999年公司成立之初,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加工点,每天只能生产50件毛衫。聊起这些年“浅秋”成功的原因,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寒珍归功于“品牌”创建。她说,幸亏当年布局早,“浅秋”的路才越走越宽。

  A自创“浅秋”品牌,坚信“人无我有”

  戴寒珍告诉记者,1999年公司成立前一年,他们就在北京注册了“浅秋”这一品牌。

  为何品牌比公司创立还要早?她说,有了品牌,才能让受众有识别度,知道这衣服是哪里生产的。

  但“浅秋”品牌及公司创立之初,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当时,在濮院,几乎所有的羊毛衫企业都在从事牛毛绒加工生意,由于“集聚”效应影响,大部分企业生意都很红火。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戴寒珍心里却有了别的打算。她说,牛毛绒生意好做,但竞争也要大。万一市场行情不好,风险会很大。她觉得,从事针织服装这一独家“行当”应该是最好的出路。

  或许是定位准确,抑或是上天眷顾,企业投产后,市场反响很好,许多客户纷纷找上门来。生意好,原本应该感到开心,但相反,戴寒珍却很苦恼。

  “市场反响好,可我们每天的生产能力只有50件,放到市场上根本不够卖。”戴寒珍回忆,那段时间,熟悉的客户总是向她抱怨“衣服卖完了,快点生产”。

  按照正常的逻辑,不够卖就应该加班加点生产,但当年的现实情况却根本不允许,他们在濮院到处寻找都找不到加工点。

  一面是火热的销售,一面是无法快速提升的生产能力,戴寒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之下,她只能舍近求远,跑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桐庐找了家外贸企业,帮助其生产细针针织片。

  从桐庐拿回细针针织片,再到套口,再组装成一件针织衫……虽然“远水缓解了近火”,但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一年下来,一天最多的时候也只能产出200件。”戴寒珍说,这样的日子一共维持了3年,看着产量一直上不去,隔壁一家企业的老板甚至都看不下去了,几次建议他们改生产牛毛绒。

  虽然外界有诸多劝说,但终究抵不过自身的坚定信念,戴寒珍始终没有动心。她认为,这次的尝试只是起步阶段必经的历练过程,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坚持“人无我有”这一思路,“浅秋”的羽翼才能日渐丰满。

  B突破传统模式,邀请明星代言

  事实证明,那一年,戴寒珍的固执坚持是有回报的。

  通过不断努力,“浅秋”的加工点越积越多,产量稳步上升,“浅秋”这一品牌开始在濮院崭露头角。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浅秋”红的那一刻,曾经做牛毛绒的企业后知后觉,似乎也嗅到了针织服装这一商机,纷纷开始转型。

  几乎没多少时间,2家、3家、几十家……濮院的针织服装企业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加剧。

  “从‘人无我有’逐渐转变为‘人有我优’。”戴寒珍告诉记者,当年注册的“浅秋”品牌就是她手中重要的砝码,依靠这一“先天优势”,企业开启了另外一个计划:请明星代言。

  要知道,当年请明星代言还是个稀罕事,消息一出就不断被疯传。就在大家的讨论声中,“浅秋”成了濮院首家请明星代言的企业。

  2006年,是“浅秋”品牌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那一年“2006我们从此起飞”浅秋品牌大型推广会暨浅秋2006秋冬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当天,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理商、经销商出席外,还邀请到了香港明星李嘉欣为“浅秋”品牌代言并到场助兴,再次引起行业轰动。

  “很幸运,这次发布会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了浅秋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品牌自我宣传。”戴寒珍坦言,当年通过这样的发布会,其实是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挑战,也就是那场发布会,让“浅秋”通过整合品牌优势和社会资源,进入了品牌提升的新阶段。

  那一年后,“浅秋”把品牌效应发酵到了全国。

  据戴寒珍回忆,许多顾客来买衣服,就直接喊“我要李嘉欣身上穿的那件”。

  C开专卖店注重线下服务找寻新的发展天空

  有了明星代言品牌的效应及底气,“浅秋”的发展更加迅速。

  同样在2006年,“浅秋”开始积极探索多方受益的新盈利模式,在全国各地开起了专卖店,开始做系列化的服装。

  不曾想,这一次,危机又开始显现。“第一年我们大大小小开了二三百家专卖店,差不多是那年七八月份起步的,冬天的衣服非常好卖,于是拼命扩大生产,到了第二年四五月份,却明显卖不动了。”戴寒珍回忆,夏天卖羊毛衫短袖,那时顾客都不认可,出现了好多库存,原本赚的钱全都积压在库存上了。

  怎么办?戴寒珍和团队开始研究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产品面料,突破夏季服饰销售的短肋,找寻适合夏天的面料。“桑蚕丝做衣服,娇贵的衣服对清洗、晾晒多有较高的要求,当初‘浅秋’承诺桑蚕丝衣服提供售后服务,承诺了就要做到,其实也是在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戴寒珍表示。

  就这样,经过差不多5年时间,“浅秋”才真正解决夏季产品的困惑,布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

  D线上线下齐发展,浅秋走得更远更好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句话戴寒珍深有体会。

  2011年,在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前,戴寒珍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我们是跟代理商接触,通过代理商再销售给终端卖家,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年都有不同的专卖店在淘汰,但反馈过来的信息又是非常不准确。”戴寒珍说。

  怎么办?唯有破解。

  此后,“浅秋”很快拿出了应对措施,将加工生产环节外包给更专业的制造工厂,专注投入到品牌运营和终端销售服务中。一场新的洗牌就此开始。

  也就从那一年起,“浅秋”品牌通过省级代理模式,优胜劣汰机制,逐渐实现销售模式转型。

  机制建立健全后,“浅秋”对市场的感知度也变得更加敏锐,对代理商和渠道的管理能力日益提高,终端顾客的意见也能很快反馈到总部,整个渠道变得非常畅通。

  随后的几年,“浅秋”搭载了互联网这一快车,在天猫及京东商城等开设了旗舰店,并成立线下自营部门,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掌握前端市场信息,并经过不断改进,使得产品更加贴合消费者需求,从而在扩大浅秋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消费者对于“浅秋”品牌的认知度和好感度。“这样的模式,让我们真真切切了解到市场最真实的声音。”戴寒珍说。

  付出总会有收获,而且这个收获还是翻倍回报。如今,“浅秋”在全国各地拥有近400家加盟店和直营店,并每年保持一定比例的门店淘汰和增补,保持了品牌健康度和活力。

  E专注打造浅秋品牌,每个细节格外用心

  “你知道吗?一件平常的‘浅秋’针织衣,需要几道工序?”采访结束前,戴寒珍问了记者这么一个问题。

  5道?10道?记者猜了数次,对方都直摇头。“答案是45道。”戴寒珍说。

  为了让品牌之路走的更远更宽,“浅秋”的面料选的都是羊毛、羊绒等天然材质。“只选用南澳地区的美丽诺细羊毛。”戴寒珍告诉记者,“浅秋”的羊毛选用很有讲究,早在2009年,董事长高海松就和国际羊毛局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

  在产品设计方面,“浅秋”的设计团队与日本、台湾等地的设计师联手,共同解码中国针织时尚。每年,企业还会拿出利润的30%用于投入产品研发设计,每季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然环保的面料,为品牌的下一步延伸发展打下基础。“我们要打造百年品牌。”戴寒珍说,这是每个浅秋人最大的心愿。

企业办公区域

戴寒珍本人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销售 代言 明星 发布会 加工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