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渔民的婚丧习俗

2015年07月27日 08:23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乐忆英

  以前,渔民世代生活在船上,分为“本地帮”和“江北帮”(来自于鲁南或苏北),两者的渔船一样,分为前舱、中舱、后舱三部分,船面铺设一块块可以翻转的木板,称为“平基板”,渔民在板上面活动,前舱上面是渔民下网捕鱼的平台,舱下可以藏鱼。

   中舱上方盖有顶棚,前后都设有挡门,可以挡风遮雨,这是渔民的卧室。船尾为后舱,是行船摇橹的平台,船艄平基板边上放着一只缸灶,上面放铁镬子。船艄上方搭有高高的凉棚,凉棚高过中舱的顶棚,这样在摇橹行船时可以望见前方大片水域,以免与对面过来的船只发生碰撞。

   在婚姻大事上,“本地帮”与“江北帮”互不通婚。当子女成年后,由父母作主为他们张罗婚姻大事。除了童养媳外,父母们往往在熟识的渔民中打听合适的人选,由“敲猪头先生”排八字,算姻缘测日子,然后双方家长商量同意后,这门婚事就算定了下来。

   渔民的婚礼都是在船上操办,选定日子后,把船停在某个河埠,几家亲戚的船连在一起,用毛竹爿在船头及船尾绑定,另租一只伙头船,就是烧饭做菜的船。每只船上发三桌,前舱、中舱、后舱各摆一桌。本地渔民的酒水也按本地风俗,每人分一包糖。

   与江北渔民不同的是,女子也能上酒宴,至亲请全家人,头天晚上就全部到了,而远亲则是一家一个或二个代表。

   结婚仪式上,也请“乐人师傅”(即音乐班子),新房设在船舱中,先是敬神、祭祖等礼节,然后吃喜酒再迎亲拜堂,与岸上“先拜堂成亲再吃喜酒”的风俗略有不同。“见仪”环节也与岸上风俗不同,新郎新娘需手脚勤快,寻到长辈(夫妇两人)就请去新房中,让长辈坐在椅子上,然后新郎新娘跪下拜八拜,长辈要给“见面钱”,在当时也只有几角钱。如果只找到一个的话是不能行礼的,只有夫妇两人都在场才能见礼。所以大人们能避则避,而新郎新娘要手快眼尖,可见那时渔民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

   若男方有些积蓄,就买条小船当彩礼,女方则整理几床旧被子作嫁妆。条件好一些的渔家请“茶担”师傅,“茶担”还提供轿子,新娘子坐轿子在岸上兜一圈,来到河埠,河埠与渔船之间放一架竹梯,新娘子在铺有红毡的梯子上走到挂满红绸的船上。婚后,由父母给其渔船一条,不论新旧,而捕捞工具也一应俱齐,大多数小夫妻自立门户,开始独立生活。

   渔民中有老人去世,丧事办得很简单,由“敲猪头先生”联系在岸上找一块地(一般是无主荒地),将老人埋葬,再在船上摆上素酒,招待前来祭奠的亲友,直到把丧事办完。

   在旧社会,渔民被称为“渔花子”,与“叫花子”一样没有尊严,受尽渔霸的剥削和欺凌。解放后,渔民们才有了政治地位,政府帮助渔民发展渔业,渔民们开始了稳定的岸上生活。不过正因如此,关于渔家的有些风俗也随之消失了。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