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一位巾帼“旅行家”的起承转合

2015年06月24日 08:2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程新星

  十几年前,人们旅游是这样的:选择旅行团基本靠亲朋好友推荐,由于信息缺乏透明,每次旅行都像是“一锤子买卖”,旅行社成了最后的“赢家”。

   如今,人们旅游是这样的。网上可以直观看到旅游产品的说明,可以进行对比。原本繁琐的购买过程,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了。旅行社缺少了“存在感”。

   “这种被卡着‘颈脖’的感觉,这两年尤为明显。”沈月英,桐乡市春秋旅游公司的总经理,2000年6月经营旅游业,桐乡较早涉旅的创业者。面对如今的旅游态势,她觉得,“互联网+”是一个“翻身”机会。

  老牌旅游也受到挤压

   回想起旅行社刚开那会儿,沈月英的脸上写满自豪,她伸出4根手指:“我注册旅行社时,桐乡才这么几家。”

   沈月英回忆,当时基本不用抢市场,人们的旅游方式就是团队游,加上“三公消费”团队,够一年忙到头了。

   沈月英尝到了早入行的甜头,“春秋旅游”被评为四星级旅行社,成为桐乡旅业的佼佼者。

   但好景不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发生相应变化。在沈月英的印象中,旅行社的量变是从2008年开始的,这一年恰逢北京奥运会。桐乡的旅行社从最初4家一下子增加到28家。

   如今,桐乡共有大小旅行社50多家。这令身为老牌旅行社的“春秋旅游”感受到了压力。

   之后受“三公消费”限制影响,团队旅游数量急剧下降,这对于“春秋旅游”无疑是重大一击。沈月英说,单纯靠拉散客,收支平衡也很难保障。

   另外,告别了团队时代,自助游、自驾游等成为人们的“新宠”;告别传统旅游,线上旅游正旺,订酒店、机票只要动动手,价格还比旅行社订还低……这都让“春秋旅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互联网+”提供了转型之机

   现实不可逆转,唯有顺势而为。一个触点打开了沈月英的思路。2014年9月,桐乡传来即将在乌镇举办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消息。

   就在那时,沈月英接触一个名叫“贝竹一站通”的项目。她这个“门外汉”,开始尝试进入互联网世界。

   几个月后,中央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沈月英惊喜地发现,自己做的不正是“互联网+旅游”么。

   她说,传统旅游业走“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就是借助其力量进行集中采购、生产、传播,打通与用户的互动渠道,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瞄准方向,沈月英拿下了上述项目的嘉兴总代理。

   沈月英介绍,该项目以O2O模式,解决线下门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的难题,还通过建设旅景B2B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譬如,线下的旅游产品,甚至OTA的旅游产品均可以在“贝竹”上购买到。

   沈月英有着“桐乡情结”。她说,想整合姑嫂饼、三白酒、湖羊肉、槜李、皮草、毛衫等线下生产商,将特产集聚到一起。生产商多了一条销售渠道,而她和生产商之间也实现了“抱团取暖”。

   “‘互联网+旅游’重燃了我对旅游的信心。”沈月英攒足了雄心壮志,乌镇每年五六百万的游客量,她要“借船出海”,畅写旅游“版图”。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