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桐乡人过端午不只是吃粽子

2015年06月19日 08:26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沈怡华 /文 陈为民 /摄

  “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小儿女,都教耳鼻抹雄黄。”端午佳节近在眼前,桐乡的街头巷尾逐渐弥漫起一股浓郁的节日喜庆氛围。

   粽子自然是不能免俗的端午必备,但除了粽子,端午还有更多习俗牵着我们或近或远的节日情愫。

  店家手脚停不下来厂家不敢接订单

   和以往的每个端午节一样,居住在梧桐街道庆丰社区的王阿姨早早地去菜市场买来了菖蒲挂在门口。浸泡在水里的粽箬闪着清凉的光泽,酱油腌过的五花肉、拌了赤豆的糯米和香甜的豆沙也早就预备下了。“都说这节日氛围越来越淡,但每年包上几十个粽子,分给亲戚朋友还是免不了的。”王阿姨有些遗憾地说,尽管如今的端午节还保留着吃粽子的传统,可节日的味道远远不如从前了。

   粽子成了很多人牵系这个节日最强烈的记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振兴东路一家五芳斋门市部,远远地就看见,门口已堆满了黄色塑料箱子。这是一两个小时内领空的。

   店内供客人用餐的桌椅上也堆满了各种鲜粽子和礼盒包装,七八个店员忙得不亦乐乎。“断货,严重断货。”以为记者来订粽子,店员忙不迭喊了上来。“早不接订单了,现在发的都是之前的订单。”一名店员告诉记者,离端午越近,现包的粽子最好卖,几个放一袋,捎带一些咸鸭蛋,自己吃最实惠。

   记者看了下摆放的真空粽子礼盒装,价格都很平民,最贵的199元,大都在100元以下。“100元以下的,好几个规格已经断档了。”

   相比门市部的热火朝天,超市粽子销售相对比较平静。在市区几个大型超市内,专门开辟出粽子销售专区,摆放的多为袋装和礼盒装粽子,价格从10元至200元不等。“今年粽子最大特点就是实惠、返璞归真。”一名姓李的销售人员说,前两年还有动辄五六百的粽子礼盒,口味也是五花八门,今年这些都没了踪影。有的只是最质朴的粽子,口味也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大肉、豆沙等口味。

   唯一见到一款“花哨”的粽子就是用了布袋装,上面印上了一些网络热语,如“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大头吗”。“风格很活泼,价格也就30多元,年轻人买得挺多。”

   黄大星浆粽店是桐乡的老牌粽子店,这两天,拿大当家黄大星的说法“手脚都放不下来”。“平时一般每天卖五六百个粽子,这两天怎么也得1000多个吧。”黄大星说,因为一些企业都发了粽子,平时来吃的人少。但订单却一天比一天多,有的一订就是几百只。

   落市后,家里五六口人全上阵开始包粽子,得一直包到晚上。

   同样高兴地喊着“吃不消”的还有“三珍斋”的老总徐春乔。“一个多星期前已经不接订单了,现在每天发货量15万只以上。”徐春乔说今年粽子销售出奇地好,比去年增长了30%。

   究其原因,他分析主要是嘉兴一些出产粽子的大企业估计不足,整体产量少,使得供不应求。为了供足货,这两天“三珍斋”一百多号工人拉足马力生产。

  “五黄”销售进入旺季

   端午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防疫节”。刚入夏,天气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孳生,疫病易生。端午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将菖蒲艾叶悬挂或插在大门上,以驱除蚊虫,避邪驱瘟。

   在杭嘉湖地区,许多百姓人家还会把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和黄酒(黄酒代替雄黄酒)摆上餐桌,这也是端午饭必不可少的。

   昨天,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黄鳝、黄鱼的价格已“先行一步”,黄瓜、咸鸭蛋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市集贸市场的门口,不少市民围着在挑选菖蒲,大的每把2元,小的每把1.5元。梧桐街道东兴社区的姚林芬阿姨一下买了三大把,她说菖蒲要和大蒜、艾叶绑在一起,挂在纱窗上,防虫效果最好。

   在“五黄”中,身价最高的非黄鳝莫属。记者从多个农贸市场了解到,野生黄鳝大的卖到近90元一斤,折算下来一条就要十七八元,小的也要卖60元一斤左右。而养殖的黄鳝便宜得多,大概在40元一斤。

   一位水产摊主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黄鳝最好卖,虽然价格比之前涨了20%。”一来现在是黄鳝产出旺季,二来端午有这个习俗,平时舍不得买的老人,这个时节也会买点。“不过现在人重健康,觉得养殖的用药重,都宁可贵点买野生的。”

   相比之下,黄鱼的价格波动可能不如黄鳝那么大。“一般来说,端午前一天会涨点,但涨幅不大,一般单价涨3元左右。”摊主沈先生坦言,即便价格越临近端午越高,但大多数市民还是会选择端午当天买活鱼。

   据了解,目前大黄鱼的单价按个头从15元至25元不等。大黄鱼通常是养殖的,都是新鲜的。但要吃野生小黄鱼可能比较难,因为现在是禁鱼期,有也都是冰冻,价格也偏贵。

  你可能并不知道的端午风俗

   桐乡人过端午除了吃粽子、吃“五黄”还有啥?穿“五毒”自然位列其中。当然不是直接把蟾蜍、蛇等穿在身上,而是穿一种印上了蛇、蜘蛛、蜈蚣、壁虎、蟾蜍这“五毒”的土布。

   在市区一些布店里,这种8元一米的“五毒布”很俏销。一位新妈妈在婆婆的陪同下,正在拣布。“这布一般是给刚出生的‘毛毛头’做衣服的,又叫‘老虎皮’。因为孩子年幼,抵抗力弱,希望这件衣服能有老虎的威力,镇住端午‘五毒’的侵害。”婆婆说道。

   其实,小孩“防毒”有着一整套装备,除了“五毒衣”,还有老虎鞋、老虎帽,再佩戴上历本袋,那才算齐备。

   洲泉镇小元头村75岁的严雪芳做的历本袋、老虎鞋远近闻名,功夫最深之处在于全部苏绣完成,精美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因为太费时间,想要买一双老虎鞋得等上半个月。

   “我娘家是苏州的,十七八岁就跟着母亲学了。”记者看到严雪芳缝制的老虎鞋、历本袋,针脚整齐,色彩鲜艳。这些花纹式样都是老人自己设计的。

   在河山一带,农民将吃粽子的涵义进行了延伸。过了立夏,新嫁女儿的父母就要准备“端午汤”。前两天,华台村的吴霞燕刚刚往女儿女婿家送去了整整一车的“端午汤”。她笑着说,是老底子的习俗,第一年出嫁的女儿要送“五大汤”,分别在立夏、端午等重要日子。只是现在人们工作忙,很多人都将“五汤”并为“一汤”。

   吴霞燕专门找来了3个帮工,忙了整整一天,裹了280个大肉粽,又买来猪头、鱼、绿豆糕,这就是“端午汤”的内容。这是送给女婿家亲戚朋友的。至于其中的内涵,自然是长辈对于子女新生活的祝福。

   而石门人过端午却要享用一道黑暗料理“蜘蛛煨蛋”,让人实在有些悚然。因为慕名寻来的人太多了,还没过端午,桂花村的钟春甫已演示了五六遍“蜘蛛煨蛋”制作过程。

   在漫画大师丰子恺的《端阳忆旧》里就可以寻到踪迹,在青壳鸡蛋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把蛋给孩子们吃。

   钟春甫说,如今,“蜘蛛煨蛋”也只是在端午节偶尔拿出来纪念一下,它更多承载的是文化含义,而不是食物本身。

   石门桂花村的钟春甫用传统手艺土法炮制“蜘蛛煨蛋”。 (资料图片)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