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高桥镇越丰村:现代乡村“善治”的范本

2015年06月05日 09:29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什么?高桥镇越丰村的答案是:除了“富”和“美”,还要“和”,“和”,代表着一种和谐的向心力,一种融洽的氛围,“和”的背后,是乡村治理水平的彰显。

  在高桥镇越丰村,这个紧邻沪杭高速和沪杭高铁桐乡站的乡村,依托高铁和高速的双重交通优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三治”又为越丰村带来了新的变化,一个美丽而又“善治”的乡村正向我们走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越丰村,感受美丽乡村的风采。

  【村庄名片】

  高桥镇越丰村位于桐乡市南部,沪杭高速、高铁穿境而过,高铁桐乡站位于越丰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民小组,759户农户,总人口2948人。村辖区内有皮毛、制革、蔬菜、家纺等多家企业。2014年村民年人均收入2160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88万元。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和全体村民的积极支持下,越丰村先后荣获了省级培育示范中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卫生村、嘉兴市慈善村、桐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走进村里听故事】

  “三治”让越丰成为社会治理模范村

  法治是保障,德治是基础,自治是目标。近年来,一场以“三治合一”为手段,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桐乡轰轰烈烈地展开。高桥是桐乡“三治”建设的发源地,而越丰村则是高桥“三治”的一个样本。

  在当前社会诉求多元化的背景下,越丰村开展的“三治”建设,创新了社会治理,为美丽乡村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依托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和百姓参政团这三个载体,越丰村有效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创新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让这个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

  “新社区公园及周边的绿化带被人为损坏,道德评判团对这种行为严厉批评。并建议村里要加强宣传,树立宣传牌,安排专人负责清理绿化带农户种的作物。”去年,越丰村发现新村集聚点的绿化带被人为损坏的情况后,便组织道德评判团对此现象进行评议。

  在高铁站对面的越丰村新村集聚点,共集聚了220户农户,统一搬进了漂亮的小别墅。但从农民到市民,一部分农民还不太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有的农户在在村里新建的绿化带里种起蔬菜起来,破坏了绿化带。“前期村里人上门和农户沟通,效果都不太好。”越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说,通过道德评判团的评判,农户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过来,这种效果比村里以往指令式的要求要好多了。

  “经你们这么一说,我真是羞愧难当!政府修筑圩堤是为了村民好,如果我再不同意,全村人都得戳我们全家的脊梁骨!”在高桥镇越丰村,有一场设在居民家中的道德评判会,让原本纠结于青苗补偿费过低不同意征地的两户农户解开了思想疙瘩。目前,村里的道德评判团共有11名成员,他们大都是老党员、退休干部、村干部、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等,在越丰村都享有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老百姓都比较认可道德评判团的作用。他们在评判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公信力,以及基于自身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综合考虑社会因素、人情世故和习惯等进行说情说理,总是让人心服口服。

  两年多时间以来,小区楼房的房前屋后和楼道内杂物乱堆乱放、毁绿种菜、绿化带内乱晾晒、往河道随意排污……在道德评判团的评判下,一些农村社会中常见的陋习渐渐得到修正,越丰村的风气变得越好越好。

  道德评判团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评判陋习上,弘扬真善美,越丰村也用起了道德评判团。村委工作人员张水林说,村里在评选十佳“五有市民”和十佳“四好家庭”的时候,也邀请道德评判团来进行评议,将老百姓最认可的最美越丰人评选出来。

  修电脑、修电器、社保服务……碰到这类事情,越丰村村民都会拿出村里发放的百事服务卡,打电话联系相关人员。“打个比方,村民家里的电脑坏了,联系百事服务卡中的电脑维修人员就可以了,我们和有资质的电脑维修商签约,保证给村民提供优惠价,让村民享受到生活的便利。”沈春雷说。

  城市的素质+乡村的气质成就“越丰品质”

  今年70多岁的于关洪是越丰村新村集聚点的的一位农民,因为当年要修建桐乡高铁站,他和其他好几百家农户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了。作为征地的补偿,村里为他们在新村集聚点统一修建了小别墅,被征地的农民还能享受退休金和养老保障。“居住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真是想不到哩!”于大爷说,现在自己还在高桥新区种种绿化,一天能赚到80多元钱,再加上退休金,一个月的收入有近4000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搬进新村集聚点后,无论是在居住环境,还是收入方面,越丰村的老百姓都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子里有多家蔬菜加工企业和皮革企业,村民可以选择就近在家门口上班。对他们来说,虽然居住在乡村,但过的是像城市居民一般的生活。

  让村民过上市民的生活,这是越丰村党总支的奋斗目标。早在3年以前,越丰村就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通到每家每户的道路,并完善了道路亮化工程。前年,村里投资了170多万元修建了崭新的文化广场,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今年,村里又投资了1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多渠道帮助村民增收,靠的是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靠的是以村书记为首的村两委班子人员的努力奋斗。“这几年来,越丰村的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村党总支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沈春雷说,依靠以前越丰村土地征迁积累的一部分集体资金,村里资金投放到高桥新区建设的平台上来,每年可以获得70多万元的受益,再加上村里制革和家纺企业等上交的资金,村里每年固定收入有127万元。沈春雷计划着,抓住高桥新区建设的有利机会,盘活村里的现有资源,继续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和新村集聚点的农户相比,其他500多户尚未征迁的农户落差比较大,这也是我们一直很揪心的地方。”沈春雷说,村里会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帮助他们积极争取相关政策。

  【小村的畅想】

  越丰村在新村集聚以后,村民的生活慢慢向市民转变,越丰村也在变得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作生活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多了,这都是这几年来越丰村巨大变化的缩影。沈春雷说,越丰村会多想办法、多干实事壮大村集体经济,多为老百姓谋福利,并尽快改善没有完成新村集聚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最美人物】

  徐元明:不嫌脏,不嫌累,护送岳母走完最后一程

  徐元明,是颜家浜的“上门”女婿,岳父早逝,岳母年迈体弱,常常卧病在传,少则十天,多则几个月。徐元明坚持每天为岳母梳头洗脸,擦身翻身,端屎端尿,每隔一段时间还给岳母剪指甲、理发,让爱干净的岳母时刻保持整洁。为了防止岳母双腿肌肉萎缩,他时常为岳母做按摩,减轻病痛。2010年,岳母病情恶化,大小便失禁,脚趾溃烂,徐元明不嫌脏,精心护送岳母走完最后一段人生旅程。

  朱兴乐、姚惠娟家庭:只要真情在,贫穷夫妻也恩爱

  2002年,朱兴乐、姚惠娟结为夫妻,两人相敬如宾、相互扶持。2007年,妻子得了一场大病,朱兴乐端饭送水、喂汤喂药,精心照顾。直至今天,依然精心呵护着。朱兴乐工作勤恳,姚惠娟善良贤惠。他们是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真情在,贫穷夫妻也恩爱。

  【专家点评】

  高桥镇政协联络处主任曾正君

  在土地征迁、项目落地、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小农经济、恋土情结、大环境变化使得部分群众期待改变现状又害怕改变。在这一新形势下,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三个团为抓手,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高桥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

  2013年,越丰村新村建起,整齐的别墅、现代化的设施、优美的绿化环境,但老百姓一些在房屋门口乱堆搭、养鸡、种菜等老旧生活习惯与之显得不谐调,村委会推进改变工作遇到阻力,道德评判团介入后很快取得明显成效。这就是“三治”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基层运用后的生动效果。

  “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三个团的目的就是为了搭建一个让人民群众发挥民间智慧的平台,给老百姓一个合适的途径,放手让老百姓发扬志愿和首创精神。

  高桥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建中

  越丰村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离不开“领头雁”——党总支书记沈春雷和两委班子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

  近年来,越丰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深化以“法治、德治、自治”为主题的“三治”建设工作,打造学习型、团结型、服务型“三型”基层班子队伍,推行党课课堂、文化礼堂、道德讲堂“三堂”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了以党建促经济发展、以党建促民生事业、以党建促乡风文明的良好工作格局。相信越丰村的明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