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15年06月05日 08:5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沈林洁

  在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进而进一步导致乡村文化的流失。这就使得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区中,社区居民生活的整合性受到影响,个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感逐渐淡化,将阻碍城镇化的全面发展。

   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了精神的依托,发展只是一时的,它不会长久,而且失却了人类繁衍真正上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民间存在问题的梳理与探讨

   (一)一体化进程中物质的同化,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异质的存在

   自诞生之日起,村落便有了固有的文化及民俗。以村落为载体的乡土民俗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的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

   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们过分重视城镇对乡村物质的同化,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而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村落精神文化的异质的存在。

   (二)自上而下的一体化的推进,导致许多城镇精神垃圾对农村文化的侵蚀

   当前自上而下的一体化的推进,在促使农村迅速“城镇化”的同时,亦使一部分农村成为城市倾倒垃圾的垃圾场。近几年来,在城市滞销甚至被勒令下架的各种产品瞄准了广阔的农村市场,于是部分农村成为接受、消化城市垃圾的垃圾场。与此同时出现的境况是,许多城镇的精神垃圾也在不断进入农村,逐步侵蚀着农村文化,严重影响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如乡镇网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乡镇的歌舞娱乐的庸俗化,使农村的文化空气蒙上了重重的雾霾。

   (三)农村传统的质朴气质(如信用)无法被城镇认同,更不可能被吸收

   乡村的传统与文化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逐渐积累起来的资源,是一定区域内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认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容易产生共鸣。保护和传承、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个体的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当下人们经常提到的乡愁,就是人们对乡村认同感、归属感的衍生情感。这种情感很难被代替或者复制。

  乡村文化流失对村庄发展的影响

   (一)传统村貌消失,一些农副业也将被迫消失

   江南农村的传统聚居特点是依河而居,主要是因为生产、生活的用水方便。屋前屋后的竹木能给村民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如春天的竹笋、自留地菜园中的蔬菜。而迁入新居后,这些将不复存在,最大的损失是蚕桑收入。新居的居住面积只适合人居住,新居的设计也是城市化的,无法进行这些传统的家庭劳作。另外,猪、羊、鸡、鸭等传统农村象征的饲养动物将一概取消。新村在形式上将农村直接融进城市,但实质上拉大了两者的差距。

   (二)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农村缺乏发展的延伸空间

   传统民居建筑从整体上看,都是三五成群,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掩映在竹木树林中,加上每家每户所饲养的动物,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调研中,村里的老人争着向笔者说:“瞧,这小河、这树、这石桥埠,多好啊,但这些都快没了。”满眼是不舍与留恋。

   新村的规划是整齐划一的,所有的房舍也都一模一样,屋前屋后是水泥坪,虽方便了停车,但无法种植绿草果树,全然没有了农村的味道。一些村庄搬迁后,土地没有流转出去,从新村点到承包地隔着几公里,与原先出门就是田地完全是两回事了。村民搬迁新居的喜悦,被这样远距离耕种所带来的麻烦和烦恼所代替。无论是量还是质,农村的拓展空间非常狭小。

   (三)乡村伦理秩序的破坏,影响新一代农民的价值体系

   祭祀祖宗、祭拜神灵、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庙会的种种程式等,农村孩子在这些集体活动中收获的不只是一点快乐,更多的是生活、生产的步骤、待人处世的规则。乡村伦理秩序就是在这些活动中衍生,村庄便在这个秩序中向前行走,村民在这个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其内在的精神支撑着自己的生活。

   新居的搬迁疏远了宗族纽带,减少了熟人圈的敬畏心。在一些村落,整个村庄的年轻人都陷于赌博。老人们干着农活、带着第三代,整个村庄的诚信与纯朴已被严重破坏,面临着严重的道德滑坡。

   (四)带走了最后一缕“乡愁”

   新村点建设的城镇化模式,已使村庄从形式到实质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形式上看,农村已进入了城镇化状态,农村与城镇正进行着一体化的融合;从实质看,农民已经开始抛弃千百年来祖宗所扎根的土地,进入工厂。城乡一体化的结果是全面的城镇化,却没有留给农村发展的空间。所有人关注的只是物质的增长,而忽略了人本来就属于自然的公理。城镇的发展是以乡村为依托的,可以说,乡村是城镇的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霍华德所提的“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具体对策的研究与分析

   (一)新村点的建设在考虑实用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考虑审美与文化的传承,不应将曾经的江南小村停留在标本中

   村落文化在乡村建筑的传承中不可忽略。我们经常可以从房屋的构造,识别它属于哪个省份或地区的人所建。可见,村落中到处是本地文化的体现。村落的建筑物是文化载体之一。我们的祖先不遗余力地将梁柱雕花刻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这些装饰中蕴含着他们的审美、他们的追求和他们的价值观。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将其所包含的精神一代代传承。将搬空了的村庄进行保护,保护的只是一具空壳,制作的是一标本,而欠缺了最重要的人文气息。

   (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重建村落文化,重塑伦理体系

   对于已形成规模的新村,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如建立家族微信群、QQ群或原来村组的电子群体,经常开展一些以血缘为纽带的、或以原聚居地为纽带的、或以现居住圈为纽带的活动,以维持原有的交往联系,让新一代了解家族的故事。

   同时,在新村点布置一些文化场景,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村庄文化得以延续。还可利用这些新的电子网络平台,制作一些微电影、小游戏,展现村中流传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乡间习俗等,将其蕴含的价值观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得以延续。

   (三)将传统的民俗活动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让传统的正能量得以更好传承

   民俗活动其实是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男女老少都欢喜参与。考察这些活动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随着历史的脚步而不断改变。不能追随历史步伐的活动,慢慢地自然会被淘汰。如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庙会。考察它的历史我们发现,它的活动规则、节目内容等在每个历史朝代都有所变化,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流审美紧紧相随。再如一些传统小吃,如不改进其口味,则早已被淘汰。桂花村的桂花年糕就是一方面利用传统的工具进行制作,另一方面为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开发了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品种而得以发扬光大。

   (四)注重城乡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帮助

   从历史发展看,人类本来就来自于乡村。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不冲突、不矛盾的。相反,它是农村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农村,失去了农村的支撑,城镇的发展将会陷于困境。城镇的工业化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剥夺了农村的许多资源,这就需要城镇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反哺农村,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但我们在发展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应该赋予发展更多的含义,如文明、生态等。作为城镇,更需要从农村中汲取久违的诚信与纯朴。没有了文化的传承、没有了精神的依托,发展只是一时的,它不会长久,而且失却了人类繁衍真正上的意义。村房可以重建,但村庄无法重塑。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