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乌镇“地下”学校

说说抗战时期的私塾和家塾

2015年05月25日 09:0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高玉林

  1902年,乌青镇办起了两所小学,这是桐乡维新运动后倡导新学的开端。其一,是在立志书院基础上办起来的立志小学,学校校址在茅盾宅邸隔壁,校长为卢学溥。另一所是乌镇儒商、乡绅沈和甫斥资兴办的中西学堂,租用孔家祠堂作校舍,并聘请吴肖桐任校长。1907年,中西学堂迁入北栅奉真道院,改名为乌青镇植材高等小学。

  1937年,日寇入侵,学校被迫停课,学生失散,教师失业。不久,植材小学被夷为平地,立志小学也毁损惨重。1940年,汪伪政权在南宫小学旧址办起宣传所谓“东亚共荣”的小学,但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也不愿去任教。

  抗战期间,乌青镇失业在家的教师出于本能、民族良知以及生活需要,办起了形式各异的家塾或私塾。这些家塾、私塾,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只几个学生,有的也有上百人。为了避敌伪耳目,家塾私塾均不取名,仅统称学塾。他们在抗日形势变化中灵活机动,在“夹缝”中办学育人。

  如:青镇(现乌镇)南栅办在张同盛内的学塾,教师有沈侃铮、沈宝琦等人,学生达一百多名。不久,河对面适园(现乌镇医院旧址)驻扎了日军,为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校先迁入东栅三里塘的茧厂中,后又迁入中市(东土地堂)内。另有教师杨济时和性通法师在南栅郊外的茶亭庙内办了一所私塾,有二三十个学生。青镇中市的晚清秀才、原植材小学教师张鹿荪,在自己家中办起了“私塾”,学生最多时有近百人。东栅孙家办起了家塾,请人到家中教少年木心孙仰中读书,木心的表弟兄和隔壁邻居孩子沈钤(沈罗凡,现乌镇中学退休教师)等一起陪读。木心在遗作《海伯伯》一文中自述:“我在考入正式的大学之前,曾是六个家塾教师的门生,四个是被淘汰了的,两个是历久不衰的学问家。教中国古典文的是前清举人,一代名儒;教西洋现代文的是东吴大学早几届的文科学士,杜威博士的高足。二师言之谆谆,诚心诚意要我学贯中西……”这段文字,叙述的正是木心在1937年植材小学解散后在家塾读书的情况。

  乌镇北栅,张宝源银楼主人延请了晓庄师范毕业生沈定夫来家中课读子女,“名师出高徒”,附近学生纷至沓来,陆续增至30多人。于是,家塾后来迁入了“人寿丰”中药店内的厅上,家塾改办成了私塾。沈定夫家住西栅洪昌弄内,沈夫人徐祥芬也在家中办起了一所私塾。听我母亲说,我的两位舅舅就在他家里读过私塾,只是因外公“重男轻女”,母亲没有得到读书的机会。

  洪昌弄内,另有沈仿贤在西栅通霅小学旧址办起了私塾。在西栅,当过植材小学教师的费言如在家课读儿子费礼和,邻家孩子央求随读,也有七八个学生。

  留守教师们在“夹缝”中办学,他们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坚守岗位,使乌镇的孩童们不致失学,中华文化在乌镇得以传承,抗日救亡、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得以延续。教师们虽然各自办学,但和衷共济、一致抗日,与敌伪巧妙周旋。例如,当敌伪软硬兼施、逼迫张鹿荪先生将近百人的私塾并入敌伪小学时,他趁敌不备,夜间雇船,举家迁往严墓(今桃源)镇近郊,宁可去镇上摆袜摊为生,也不愿向敌人低头。当时,教师们甘守清贫,私塾主要靠学生的学费维持。家塾教师的薪酬当然由该户人家支付,处境要好一点。

  为了遮掩敌伪耳目,有的学塾挂起孔子画像、供着“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牌位。而课本问题,采用两个办法,一是采用《三字经》、《百家姓》等旧时启蒙读物;二是自编,刻蜡纸油印《中华活页文选》,算术、常识等课则靠教师板书与口授,比较灵活。教师还会随机插入抗日民主教育内容。时局不稳时,家长们不敢让子女外出,为此,私塾常被迫中断、停办。为了在较为安全的时日争取时间,学塾并没有寒暑假。有时,上课时间遇到“起潮头”(土话,指突发事件),学塾便开启后门,让家长来校将学生接走。

  这种在“夹缝”中办起来的学塾,灵活机动,时而转移,时停时开,一直持续到了抗战胜利。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乌镇 学校 教师 私塾 学生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