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枕水小镇往事

2015年05月06日 08:43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王 群

  我出生在一个不到两千人的小镇,民风淳朴善良,居民悠闲自得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小镇对外唯一的交通只有上下午两趟轮船:往东南是古老的崇德县城,向西北去是德清县—新市古镇。

  小镇被白水洋潭水南北蜿蜒伸展环抱,白水洋盛产远近闻名的四角尖尖鲜红色的菱。南北横向穿越而过的市河把整个小镇切成东西两部分。只有几座桥连接城乡,四周乡民如买卖较重的农副产品必须摇着农船进出镇上。小镇河西只有一所学校和卫生院,河东有唯一的二公尺宽的石板路“大街”,靠河的商铺便是“枕水人家”,房子用木桩筑在河面上,有的人家家里有台阶直接下到市河,公用的大石堍供船只停靠和居民洗刷。打开临河的窗便能见到潺潺流动的河水。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灿烂的金光洒在河面上捕鱼的船靠码头人们就能买到活蹦乱跳的鱼虾,船夫的吆喝声行人的脚步声揭开了新的一天。

  小镇的东西两面由市河上三座石桥把它连为一体。南面石桥称“中塔庙桥”,桥西的左边是一座道观庙,桥故此得名;桥西右边是一家不算小的茶馆(我上学时常在这里宣传演出),乡下大爷拿上自家种的菜,边喝茶边卖菜还能观看宣传演出,真是一举三得。农历5月20在中塔庙桥举行水龙会,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从桥堍转过北沿着河边的长廊走过八十来米便来到了我上学的学校“洲泉镇完全小学”,学校的右边和前边都被河水环绕。

  市河是孩子们天然的游泳池,那个年代的夏天,孩子们放学后会脱了衣服在市河里游水,晚饭前穿上衣服背着书包才回家吃饭去。我上一年级时一天放学路上,手里拿着一只在学校喝水用的小搪瓷杯子,看着有点脏便来到不远的市河洗洗干净。因为台阶离水面有点远,我人矮小,就踮起双脚努力让小杯子碰到水面,谁知一滑,杯子离开了我的小手。那时三四毛钱的杯子属价格不菲,我担心杯子掉了父母知道后挨骂,连忙翘起小屁股全身努力朝前伸开双臂去捞,没想到杯子没捞到,整个人扑向前,结果扑进河里去了。我不会游泳,在水里乱舞着双臂扑腾挣扎着……这时在附近游泳的小朋友们看到后,连忙游过来用尽全力才把我拖上了台阶。到如今,我当时是怎么离开台阶、怎么回到家的都记不清了。但因这差点丢了性命的事父母罚我没吃喜糖,至今久久不能忘却。

  中间的桥因位于市中心故取名中市桥,过桥可通往学校和卫生院。北边的桥为何取名塔水桥我不知缘故,但桥的西边又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过去不到一百米有一座叫祗园寺的桥,那里原有一座古刹,名祗园寺,建于梁代。古刹明朝开始衰落,到我们童年时只存下一个戏台,一片“白场”,但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课外生活的乐趣。因常有戏班子和马戏团来演出,放学后的我们便会直接到这里观看散场戏。

  塔水桥的桥西有一长排朝南面河的房子,桥堍下有一家沿河而建的茶馆。记得十岁那年有一天我身上起了红疹,给邻家大妈看了,她对我说:“你‘蛇缠’了,塔水桥堍茶馆内有个老伯会念咒。”

  我年纪虽小,但因父母不在身边只得一人前往。我找到那位已七十多高龄有点驼背的老爷爷,老爷爷让我坐在太阳下的凳子上,他手里拿着沾了水的稻草沿着小红疹移动,嘴里念着什么我听不清,过了一会就对我说:“好了。”我只说了声“谢谢爷爷”,没花一分钱就离开了。回家过了两天小红疹没了,真不可思议!现在医学上称带状疱疹,严重的高烧不退,治疗几个月才能恢复。邻家大妈还告诉我这位老伯虽生活条件不好,但请他医治“蛇缠“从不收钱。我想如果放在现在人们一定评选他为“最美嘉兴人”吧(包括从水中救我出来的小朋友)。

  如今交通便捷,小镇再也不是当年“远到天边,难到洲泉”的地方了,当年的枕水小镇如今已经成了工业重镇:素有皮鞋之乡、轻纺之乡、丝绵之乡之称。我由衷感叹枕水小镇正褪去古老的衣裙,换上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装,愿河更绿水更清流更畅,愿枕水小镇世世代代润泽沿河百姓。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