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桐乡城市公交的前世今生

2015年05月04日 09:22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阮如贤

  当人们漫步于街头,总会看到擦身而过的一辆辆橘黄色公交车,看到临街建筑物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看到十字路口排着长队等候信号灯变换的车辆……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受着今日桐乡的繁华。很少有人会联想到20多年前桐乡市区街头的场景——那时,城区的公交车数量还是个零。

  说起桐乡城市公交车的起源,其实和南门汽车站(现电信公司)的搬迁有很大关系。上世纪80年代末,县政府决定筹建位于振兴中路2号的新车站(现沃尔玛商场),新车站离县政府(现老六中)及北门人民医院(现中医院)较远。当时,桐乡城区仅有十余辆客运人力三轮车,人们外出,大多只能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外镇来县城办事的人因此十分不便、烦恼颇多。为解决这方面的矛盾,县交通局要求汽车运输公司着手试行开通城市公交车。

  据原桐乡县汽运公司机务科的孙万华师傅介绍,汽运公司特意将一辆大客车送到了湖州大修厂进行改造,依照公交车的模样进行布局。赶在新车站开业前,改造好的车返回了桐乡。该车车牌号为浙江06E0284,车身喷刷的“桐乡”二字,还是书法家沙孟海的手迹。

  1991年10月1日,位于振兴中路的新车站启用,同一天,桐乡首辆城市公交车亦投入营运。曾担任过首辆公交车驾驶员的陈鸿达和徐家伟说起当时的线路,记忆犹新——公交车从新车站始发,沿振兴路往西,至梧桐大厦(现梧桐大酒店)后,右转到原320国道,往东到地毯厂(现中国银行北侧),左转往鱼行街(原食品一店处),右转至梧桐大街影剧院,再过大庆桥穿学前路(桐乡一中),走北门大街至人民医院(现中医院),终点为党校。如此来回往返,约半小时一班,日均发送22个班次,驾驶员分上、下午两班制,车上有售票员,票价0.20元,一票到底。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梧桐大街为中轴线,桐乡对大部分老街进行了改造扩建,已形成了相贯通的路径,但总体来讲,路面宽度尚不能保证大公交车顺畅行驶。受镇区街面狭窄、道路拥堵、乘员不多等因素的影响,公交车开行了半年后,于翌年3月停运。

  1995年9月,市城建局和市公安局保安公司组建了城安公交公司,在城区投入10辆长安(6座)面包车,又称“黄面的”,开通了新车站至环北新村、庆丰南路至卫校两条公交线路。1997年,梧桐镇市政建设规模空前,庆丰北路、环城西路南段、校场路等高质量的混凝土路面相继建成,城区小面包车数量增至42辆,开通公交线路5条,营运里程达21.5公里。2000年5月,由于“黄面的”属私人经营,服务质量差,随意停靠、出城经营等违规问题频发,“小公交”的管理改由市建设局负责。2002年8月,市政府将城市公交经营权授予交通局,由市汽运公司组建公交客运公司。交通部门大刀阔斧地将42辆“黄面的”整体淘汰,替代以新购的舒适宽敞的中巴车、大客车。2007年10月,原租赁经营的部分公交车收回经营权,市区城市公交车由专门成立的桐乡市友谊城市公交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实行“公车公营”。

  光阴荏苒,转瞬二十四年过去了。这些年来,随着桐乡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民众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市政府加快发展为民服务工程,加大资金投入,令现代公交服务体系逐年得以完善。从夜班车的开通,到环保新能源车的营运,从语音报站系统的使用,到市民卡、老年卡、爱心卡的推出,这一切,让市民普遍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的温暖。如今,桐乡城区已拥有公交车178辆,其中,豪华大客车占总数的77%,有驾驶员197名,共开通公交线路17条,营运总里程198公里,年客运量达到了1147万人次。

  桐乡第一辆公交车 孙万华 摄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