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特色“三跳”,蓝印花布,江南茧画……一个个桐乡民俗技艺悄然走进课堂

桐乡校园里传统文化生根又开花

2015年04月15日 08:42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吴卓尔 实习生 陈怡夏 文/摄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课堂以外能力的培养,于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社团,应运而生。而在这之中,还有不少学校把具有桐乡特色的民俗作为开班内容,不仅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且喜欢上这项技艺,也让这项桐乡民俗得到更好的传承。

  A“三跳”是乡音更是乡情

  “三跳”是桐乡传统的民间曲艺,因其演出主要通过三段毛竹板碰击发出的响声来伴奏,故名“三跳”,这也是桐乡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而桐乡“三跳”传承人邱学良是石门镇人,因此石门人对于“三跳”的感情,格外深厚。

  沈娟英是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她接触“三跳”已有9年。2006年,因为学校有演出,她第一次跟着邱学良学习“三跳”。当时与她一起的还有另外3名教师和若干学生。也正是在那次的学习过程中,沈娟英发现“三跳”并没有她原先想的那样枯燥,反而十分有趣,而且唱词也很积极向上。

  之后的几年,身为音乐教师的沈娟英只要有机会,就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加进“三跳”内容。“当我拿起‘三跳板’时,台下的孩子都会特别安静”她说:“所以我就向学校领导反应,希望可以开设‘三跳’兴趣班。”

  沈娟英没有想到,她的建议得到了校长盛建萍的支持,盛建萍告诉记者,当初他支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三跳”这一曲艺,今后可以一直扎根在石门这片土地上。

  就这样,2012年,石门镇中心小学依托“乡村少年宫”平台,正式开设了“三跳”社团。

  原本沈娟英以为,“三跳”社团第一次招生会比较难,可是她没有想到,全校居然一下子报了100多名学生。经过层层删选,最终她挑选了34名学生,其中还有好几个新居民学生。沈娟英说:“新居民学生的嗓音条件好,而且她们也都很喜欢‘三跳’,所以就把她们招了进来。”

  可是,有了新居民学生的加入,给沈娟英的“三跳”教学带来了难度。回忆起初开班时的情形,她笑着说:“因为‘三跳’都是用桐乡土话来说唱,所以一开始,这几个新居民孩子总说自己听不懂,根本不要说学了。”于是,她除了在社团活动时间时,会一句一句教学,平时还叮嘱其他本地孩子,教他们说桐乡土话。

  今年5年级的钟羽柔就时常帮助纠正新居民学生的发音吐字,而她自己除了在学校练习外,回家也会练习,她说:“现在我的爷爷奶奶都成了我的忠实粉丝,他们可喜欢听我唱‘三跳’了,今年过年还要我在大家面前表演呢!”

  钟羽柔说,当初自己报名参加“三跳”社团,主要是觉得“三跳板”很好玩。“那现在呢?”“越学越有意思,小小几块板可以打出好多花样,而且左右手打的节奏还都不一样,很有难度。”小姑娘说起“三跳”,满脸的神采飞扬。

  这段时间,因为“三跳”社团中有10多个团员即将毕业,因此沈娟英又新招了29名新团员。这段时间,像钟羽柔这样的老团员都是在“以老带新”,把自己会的打板技巧交给低年级的学生。

  如今,石门镇中心小学的“三跳”社团,每周一到周五都会进行基本功训练,每周四还会把邱学良请到学校来教学。

  沈娟英说,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三跳”的校园课本,目前已经整理了一些“三跳”唱词,接下去还将邀请专业人士通过邱学良的录音材料,给唱词谱曲。她说:“这样,以前只是口口相传的‘三跳’曲子就有了谱,这样‘三跳’就更方便融入到我的音乐课上,也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这门桐乡独特的曲艺。”

  B在蓝白间里寻找儿时记忆

  “今天老师给你们一块白布,发挥大家的创造力,把布随意折好,用线扎起来,然后放在染缸中,明天中午大家来把自己的作品展开后晒干,就会出现一个特别的图案…”4月12日下午,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的老师朱晔红,带着学生们开始了新一次的蓝印花布之旅。这天的蓝印花布课,同学们将通过自己的创造力,用扎染这种传统的染色方法,将一块朴素的白布变得与众不同。“因为我生长在乌镇,从小就浸染在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水乡之中。远远地,仿佛看到巷子深处走来一个身穿蓝印花布旗袍的江南女子……”谈起开办这个蓝印花布课,她便有说不尽的体会。“纯粹是个人喜好,把生活中一些看似废弃破旧的东西再创造,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同时也教给学生一些动手小技能。”创作是没有套路的,这是朱晔红坚持的生活和教学理念。

  正是这份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蓝印花布课开课一年来,学生们都在这里找到了美的感悟。“孩子的创作潜能是无限的。你看这些桌布、抱枕、座椅、座垫、杯垫……都是用一些废旧的布条,废旧生活用品再创作而成的。我就是想让孩子们将生活中的废物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创作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让一些废旧的东西在他们手中又有了新的生命力。”“蓝”、“旧”、“创”、“艺”、“美”这五个字,涵盖了蓝韵手工作坊的灵魂和精髓。以蓝调为基色,用一双巧手和美丽的心灵,赋予旧物新生命。

  在教室一角,有一个安静水灵的女孩,正在专注地扎着自己的白布。她就是蓝印花布手工作坊现任社长陆妍,她也是“开班元老”。从最简单的穿线开始学起,到现在能自己作出精美餐巾纸盒、收纳袋、杯垫、玩偶等。作为第一届老成员,陆妍和蓝韵手工作坊一起长大。她说,在这里她找到了学习之外的乐趣。让一块朴素的蓝印花布有了新生命,在创意的过程中体验无限快乐,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乡土文化的了解。“这些美丽的蓝印花布,不仅带给我们美的视觉享受,更加提升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室墙上挂着的一块用蓝印花布装裱的“心灵手巧”4个字。这4个字,也是对这门特殊课程最好的诠释。现代实验中学副校长沈德明介绍说:“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三能素养’,发展孩子多元表现力。我们的蓝印花布课是去年3月正式开课,开课的初衷就是想通过第二课堂,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以蓝印花布为创作原材料,在传承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淳朴的蓝白之美中,让学生体会江南古韵,让蓝印花布这一桐乡非遗国宝传承下去。

[1]  [2]  下一页  尾页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桐乡 学生 印花布 蓝印 蚕茧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