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铁路工程师跨界研究屠甸文史 这个讲历史故事的人,本身也有一段传奇故事

沈金祥:为尘封的屠甸“回忆”正名

2015年04月07日 08:26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胡宇翔 文/摄

  人物名片:沈金祥,1937年5月生,屠甸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石家庄铁路学校、西南交大电气化专修科。退休前为兰州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曾获甘肃省、国家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各一项。2001年归乡养老,2008年后搜集大量史料,为家乡屠甸镇编撰了《屠甸史话》、《屠甸史考》两本历史文化读本。

  北窗正对着悠悠的北港河,屋内宽敞、明亮,轻柔的春风拨弄着老人的白发。4月初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市区滨河南苑沈金祥在桐乡的新居,时隔近3年,再次见到了这位热心于家乡历史文献搜集、整理的老人。

  2012年6月,沈金祥在屠甸镇政府的帮助下编写、出版了历史文化读本《屠甸史话》。

  这一次,老人又编写了一本《屠甸史考》。两本书加起来数十万字,配以照片、地图,都是年近八旬的沈金祥参考了40多万字的史料之后,一字一句手写下来的。

  本是一名铁路工程师的沈金祥,跟文史研究毫不“搭界”,可凭着自己对家乡——屠甸的深厚情感和眷恋,愣是完成了跨界转变。

  这个讲历史故事的人,本身也拥有一段传奇故事。

  告别四十余载铁路生涯不远千里返乡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投映出沈金祥半辈子的游子生涯。

  沈金祥是桐乡屠甸镇人,自16岁离开家乡去石家庄铁路学校念书,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异乡生活。离开屠甸的这段岁月,他从未忘却那个只能遥想的家乡。

  1956年,19岁的沈金祥从石家庄铁路学校毕业,随即被分配到了甘肃省兰州市的兰州火车西站工作。在西北重镇兰州,他从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做起,当过扳道工、调车员、技术员、车务段负责人、车站副站长……。

  现年79岁的沈金祥,仍对当初刚入职时的艰苦工作记忆犹新。“当时也不觉得辛苦,只想着要把活儿干好。”他说,当年的兰州西站是个刚建成不久的货运站,车次多、工作人员却少得很,任何工作都不轻松。调车员既要向列车发出指令、又要亲身引导列车出站,来回奔跑是免不了的。

  时隔近半个世纪,那种不论刮风、下雨也奔跑在铁道线上,向各个列车发出指令、引导出车的景象仍不时闪过他的脑海。

  “就跟铁道游击队那样,要跟着车跑,不时要‘跳车’,跳上火车、跳下火车。”沈金祥说,调车员每班要工作12个小时,几乎不能休息。为了确保列车按时出站,他有时还要替后一班的同事多顶1个多小时的班。为此,他曾在上世纪50年代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随着对铁路“战线”的熟悉,沈金祥逐渐成为了一名技术员。1980年,他还被推荐到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化专修科学习。完成进修后,他成了一名铁路电气化专家,慢慢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并参与完成了多项铁路项目的电气化改造。

  通过多年努力,他主持的项目获得过甘肃省、国家铁道部科技进步奖各一项,长期担任兰州铁路局运输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

  多年铁路工作生涯使做事认真负责和凡事善于求证的实证主义精神,在沈金祥的生命里“烙”下了印记。

  “一来思乡太久,二来仍在屠甸生活的弟弟需要照顾。”正因为这两个原因,2001年退休在家的沈金祥放弃了兰州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妻子一起不远千里回到家乡桐乡定居。

  最忆屠甸往昔人事景老人执着探究汇成书

  定居桐乡,沈金祥闲来无事就往桐乡市图书馆跑。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市图书馆3楼的资料室,翻看了不少有关家乡历史的文献资料。每每翻到屠甸的部分,他总感觉不满足。“原来家乡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专门记载关于屠甸的史料真是太少了。”沈金祥说,很多古迹地名众说纷纭,传说掌故语焉不详,历史名人淡出人们的记忆。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感觉这些遗憾越来越困扰着他。有一次,他读到关于明初的屠甸籍大诗人贝琼的记载,头一回听说屠甸还有这么一位大文人。“我自小在屠甸长大,却有那么多关于屠甸历史的事情不知道、不清楚。如果我不去探究、不去验证,那么今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留下更多的疑问。”想到这里,沈金祥觉得,他有义务为屠甸的这些散落的“记忆”去做些什么。

  为此,沈金祥开始收集关于屠甸的历史资料。他一边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一边为自己读到一些存疑的观点进行标记。

  念理工科出身的他,有着一种源自实证主义的执着。

  渐渐地,他收集的史料越来越多,有接近40万字。他起初标记的一些存疑的观点,很多也在比照多种不同史料中找到了结论。

  有些需要实地探访的,他就自己去找。很多知名地名或者古迹的原地址,他都去过。

  然而,老人既不会骑自行车,也不会开车,每次都是坐公交车。到了屠甸,他便步行前往目的地,找不到就沿路问村民。

  很多地方早已没有了古迹的踪影,可沈金祥就是不甘心。有一次,他了解到,依据古书记载当过南宋丞相的朱胜非曾在屠甸镇附近的乡下居住过6年左右。他想要找出这个故地。根据仅有的几条线索和当地流传的故事,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屠甸镇联星村的“旗杆下”找到了。

  2012年6月,沈金祥多年的研究、求索终于迎来了回报。在屠甸镇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印发了第一本历史文化读本《屠甸史话》。

  屠甸没有官方镇志,很多历史片段都面临“失传”,《屠甸史话》的问世显得弥足珍贵。

  “好东西”越攒越多新的屠甸“回忆”已出炉

  编撰了第一本书,沈金祥开心地像个孩子。

  第一本读本成书以后,老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去年2月,市委书记卢跃东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来拜访他。在沈金祥家,卢跃东把价值2000多元的一套《光绪桐乡县志》送给了他。

  怀着激动而又备受鼓舞的心情,老人读完了这套《光绪桐乡县志》,还在书中找出了10多处关于屠甸的记叙不详,甚至是出错的地方。他把这些点滴全都记下来,一一进行考证。

  比如,屠甸镇镇政府东侧有一块地名,被不同的史料称为不同的地名。在《光绪桐乡县志》里,这个地方是一个叫“燕居里”的村坊名。而1988年桐乡县民政局《地名志》则称为“院基里”,根据相关考证这个地名来自南宋末年白社书院的旧址。也有说法称这个地方为“县基里”,曾见证了屠甸最繁华的时代。

  在翻阅了大量史料和地名文字后,沈金祥考证认为,最后一种说法“县基里”最为符合史实,这也跟附近的小河“县基港”形成了呼应。他不仅解释了这个地名正名,还找到了不少关于这里的相关掌故。

  就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来,他又积攒下不少笔记。最终,他决定自费再编印一回。经过几稿修改,他最新编撰的《屠甸史考》也在上个月成书了。

  在这本书里,他把对于屠甸的“回忆”写成3个部分,“质疑”、“发掘”、“屠甸杂忆”。

  而这本书跟之前的《屠甸史话》不同,内容没有前者那么丰富,却增加了沈金祥的个人见解。

  在《屠甸史考》里写到关于考证吕大坟究竟有多高的事,吕大坟原是明代名士吕希周的墓地,坟地高大有如一座小山,是屠甸镇荣星村一处地标,屠甸人几乎无人不知。可这吕大坟过去有多高却有几种说法。沈金祥多次去探访,《屠甸史考》里不仅写下了他的见解,还提到了一些掌故。

  在最近的一次实地考察中,沈金祥欣喜地发现,过去的吕大坟如今成了荣星村的标志性景点——荣湖公园,附近保留了原有的地形,还添加了人工景致,成了村民们的文化娱乐中心。这块地方分别成了桐乡市级的“小六房良渚文化遗址”和省级文化保护遗址“吕希周墓遗址”。

  这样的保护和开发,着实让他感到欣慰。

  记者了解到,除了屠甸镇政府出资的一部分外,沈金祥专门把自费印刷的这本新书送给对屠甸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还认真地在扉页写上自己的题字“沈金祥赠,某年某月”。

  沈金祥把这当做一种对屠甸“回忆”的传递,希望这种传播和研究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回忆 家乡 成了 史料 地方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