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徽州册页:棠樾

2015年04月01日 08:39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俞 翔

  到棠樾来看闻名于世的牌坊群。

  几乎所有关于“徽州”的宣传资料上,都赫然影印着各式牌坊,像一张既精致又厚重的名片似的,向外界传递着古老徽州的形象和信息。而棠樾的牌坊群更甚。

  独自徘徊在次第排列的牌坊底下,仰头望去,因为视觉的缘故,牌坊显得更加庄重和威严,甚至明显感到些沉重,以至有了压迫感。马上收束了目光,投向空阔的四周,一片广袤的田野,碧油油的秧苗随着清风浮动,绿浪起伏。徽州自古“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田地稀少,就赶着徽州人走出大山,到山外面去闯荡。同时一族聚居的地方自然也选择在难得的平畴谷地之间。一条蜿蜒的公路绕村而过,稍远些,便是连绵不断的青峰翠龄,再远,就是徽州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了吧?七座石坊,一座座端详,一座座阅读:慈孝里坊、鲍灿行孝坊、汪氏节孝坊、吴氏节孝坊……。

  “慈孝里坊”的故事记载在《宋史·孝义传》里:有鲍宗岩者,字傅叔,徽州歙人。子寿孙字子寿。宋末,盗起里中。宗岩避地山谷间,为贼所得,缚宗岩树上,将杀之。寿孙拜前愿代父死,宗岩曰:“吾老矣,仅一子奉先祀,岂可杀之?吾愿自死。”盗两释之。确实很感人。乾隆誉之“慈孝天下无双里”,由是得名。

  其余的牌坊旌功表德,也各有出处。然而使我震动的还是那些贞节牌坊。余秋雨写过一篇《牌坊》,写几个在尼庵作学校的女教师落寞的生活,辛酸而决绝。我居住的乡间早已没有了这类牌坊的踪影,也就无法感受牌坊的威严。偶尔听老人讲起一些关于女子的辛酸故事,也就当作一个故事听听罢了,跑开了,也就烟消云散了。此间,看着牌坊上“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或者“节劲三冬”、“脉存一线”之类的题词,我不能想象文字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导游在路上讲过一个关于徽州女人的故事:

  自然是一个正当如花年纪的女子,和一家男子结婚了。这是好事。好事也就仅止于此。徽州的男人怎么能窝在家里呢?俗话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洞房里的花烛还没有燃尽,男人家就要起程了。这也没什么,谁让咱生在徽州呢?一世夫妻三年半,聚少离多实在是平常不过的事。问题是,他一去不复返,而传来的消息说男人已经过了瓜洲渡了,男人已经纳妾生子了,或者,男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就这么简单,女子是命中注定的。依旧清晨即起,服侍公婆起居,外出劳作,内勤家务,料理完田间地头的活计,料理厨下畜舍的杂事。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用想,因为一切都无济于事。夜幕四合,空房独守,哪怕一整天骡马一样的劳作后,腰酸腿疼之外,无边的寂寞和神伤,还是如同黑暗中无数的利爪,抓挠着脆弱的心房。于是吹熄了灯烛,摸索出那一串整百的制钱,解了绳扣,往空中抛撒……零落的制钱在木楼板上沉闷地撞击、滚动、静止……女子匍匐下身子,伸出纤细的双手,在每一条缝隙、每一处旮旯里搜索辨别……终于精疲力竭,东方既白,终于青丝变白发,美妇成老妪,终于白云苍狗过眼云烟,又筑就一座精美绝伦的“牌坊”。

  导游停顿了一刻,问:“大家猜猜,后来,她的后辈子侄见到的那串制钱是什么样的?”

  “绳子烂了!?”

  导游含笑不语。

  “肯定少了几枚!?”

  导游摇摇头。

  “早已不是原来那串制钱了!?”

  导游还是轻轻摇头,而后用征询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满眼期待的游客,说:

  “那些制钱上的铭文已经完全被磨平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回想着类似的故事,再看巍然耸立的牌坊,实在没有了游览的闲情逸致。拍打着坚实的石柱,它固然不会轻易倾倒,即便栉风沐雨数百年,依旧近乎坚不可摧。而我分明从那些横横竖竖的构架和文字里,看到了一张张风雨侵蚀的面目,听到了岁月深处无可排解的叹息,不,是喘息,是无语幽噎后的断续喘息,是油尽灯枯后的苍凉喘息……一个个曾经鲜活而美丽的女子,一个个活泼泼散发着香花气息的灵魂,终于被禁锢在了昏暗阁楼,禁锢在白纸黑字,禁锢在沉重的石柱下,不能呻吟。

  棠樾不仅有首屈一指的牌坊群,还有绝无仅有的“女祠”,就在牌坊群的西头,名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女祠构架宏大,轩敞宏丽。在传统的宗法制度下,女子自古不能配享宗祠。棠樾鲍氏,立女祠以祀,又到底能说明什么呢?

  这就是徽州女子的故事。

  或者并不仅限于徽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制钱 导游 的故事 牌坊群 也就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