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地名杂谈

2015年03月23日 09:20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苦李

  屡次坐K192公交车,由庆丰北路转入逾桥路,语音报站名总是“南汇埭”——相信绝大多数乘客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我觉得十分遗憾。

  来自逾桥村的我清楚,这里以前属于南仁埭村。“仁”和“汇”有点像,一定是当初有人看错了,才致今日之误。别人当然无所谓,但对原南仁埭的人来说,这个还是蛮重要的。城市化后,村庄已不复存在,倘能永久留下名字,于村民而言,也是一个安慰。就像世纪大道北段的东面,与之平行的那条稻乐路,原稻乐村的人想必喜闻乐见。继续说上面那个“南汇埭”,在一次坐8路车经过时,听到的是“南仁埭”,准确无误。希望K192的语音系统能改掉那个字。

  地名都有它的来历,各种各样。“南汇埭”若最终被广泛接受,应该算是阴错阳差吧。再举一个有点怪异的例子——很多人知道,桐乡市区有一个地方,被市民称作“大发大”。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里是汤家兜自然村,有村民在公路旁开了一家“大发大饭店”。显然,饭店的名字是财源兴隆的“大发”,是“大发”之大饭店,而不是“大发大”之饭店。饭店主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会因此出现一条大发路,甚至,那一片被命名为大发社区。不过,许多市民习惯上把那一带称作“大发大”,而不是“大发”,这实际上是对饭店名字作了不当截取,然后众人约定俗成了。

  约定俗成的力量十分强大。从桐乡市区到乌镇,中间须经过龙翔街道——那里,当年有龙翔寺。不过外来客若向当地人打听,往往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原因是,外来客口中的龙翔街道,明朝即开设冶坊,炉火熊熊,当地人一向称之为“炉头”,他们已经叫惯了。

  地名跟人名一样,虽然只是个符号,但肯定有高下之分,且不便更换,一般都要长期相伴,所以应当重视。

  桐乡新世纪公园,建造于进入新世纪时,故名。但叫这个名字的,太多。起名要有前瞻性,现在该公园仍在,“世纪”却早已不“新”,更不用说再过几十年。但愿若干个世纪后,该公园依然在,不过,那时候,我们的子孙多半会想,“新世纪”是指哪个世纪呢?嘉兴有所学校叫“二十一世纪”,假设几百年后该校还在,学生们能否想到,二十一世纪学校其实创办于二十世纪?新世纪公园主要建造在逾桥村所辖的丝车浜等几个村坊,以我浅见,当初不如就简简单单叫它“丝车”公园,至少还有一丝地域特色。

  现在,不少小区的名字里头,嵌有巴黎、罗马、加州、曼哈顿之类西方译名,不知是不是开发商想利用洋名,让购房者顿时产生“高大上”的感觉。在开发商心目中,欧美人生活质量比我们高出许多,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希望不远的将来,市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你我身边不再出现这样不伦不类的名字。

  桐乡城西,曾有个钱林乡,它下面的一个村,叫众善村。“钱林众善”,四个字连起来,就是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谓最完美的地名。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