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读徐渭《墨梅芭蕉图》有感

2015年03月23日 09:20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高逸仙

  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在诗文、戏曲、书画、军事等方面均堪称大家,涉足不同艺术领域均游刃有余,让人无法一言以蔽之。

  他怀才不遇,一生颠沛落魄而不得志,八次乡试未中,九番自杀未遂,七载铁窗生涯,晚年更有十多年断谷绝粮、与狗同居,“至藉藁寝”。

  他以一枝如橼破笔,以墨代色,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文人画带到一个新境界;他豪放泼辣、不求形似的审美格调,影响其身后近五百年,直至今日。

  他,就是徐渭。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田水月、青藤道人等。1521年,他出生于绍兴府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出生百日,父亲即去世,14岁时,生母病故。他心存远大,但八次乡试未中,一生“最高学历”仅为生员(秀才),这在视功名为“出人头地”唯一正途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断了前程。好不容易,他终于得到机会,成为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抗倭幕僚,以出色的才华备受胡宗宪赏识。然而,好景不长,五年之后,他便因胡宗宪入狱而受到牵连,以致精神失常,成为疯人。癫狂之中,他九次自戕,每每大命不死,但又因癫狂,误杀继妻,获罪入狱……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晚年更是贫病交加。最后,在变卖完所有书画和自用书籍后,徐渭结束了73年的人生道路。死时,他干瘦地蜷曲在一堆破烂的书稿之中……

  徐渭生活之坎坷,身世之凄凉,精神之畸变,是历史所罕见的。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画家凡·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方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恐怕只有徐渭了。

  徐渭身后120年,郑板桥被其深深折服,自刻印章: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也曾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尔。”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是受到徐渭的影响,“似与不似之间”便成了中国写意画审美的最高境界。

  一说到徐渭,未免话多。该进入正题了。

  梅花与蕉石为题材的画,在徐渭笔下反复出现,可见他对这一题材的偏爱。或许,这是因为,大块面的芭蕉石头更便于他淋漓尽致地发挥泼墨大写意的特性吧。此幅《墨梅芭蕉图》,隆石纯以水墨,用笔纵横抹出,浑厚华滋;芭蕉与梅花相互映衬,渴笔潇洒灵动,意气风发,六尺整图一气呵成,恣意磅礴。就在这干湿浓淡、来去纵横中,冬日芭蕉的破败萧瑟、梅树的劲挺清健以及整个画面意境的疏远荒寒,已尽现眼前。

  在笔墨之外,我们似乎还读到了更多的人间酸苦。正如他的题跋:“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难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芭蕉每到冬天就会枯败,而冬天正是梅花怒放的季节。徐渭让一个即将枯败的生命去嘲笑一个正在怒放的生命,只是因为它也曾经绿荫擎天吗?经历过,才知道,人生无奈是常态,很多事不可两全,多贪欲则多苦痛,会取舍才可能放得下。这正是他经过半生潦倒、体味人间苦酸之后所悟出的哲理。

  在徐渭笔下,绘画从来不只是对物的精细再现,更是在表现主观的情怀。这也契合了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之功能。

  再看徐渭题诗书法,以行草笔意出之,奇崛纵横,洒脱无羁。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看其文字间的跌宕沉稳,还真有几许“颜鲁公祭侄”文稿的气度。至此,徐渭“诗书画”三绝,已在此幅《墨梅芭蕉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徐渭的诸多作品一样,《墨梅芭蕉图》也未署年款。不署年款,甚至不署名(笔)款,是徐渭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他曾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此言是否由衷且不论,徐渭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书画(包括诗文),倒是真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中,他曾简编年谱《畸谱》一卷,其中,只字未提他所作诗文书画。或许,在他看来,诗文书画乃身外之物,人活着尚且如此痛苦,身外之物还值得那么看重吗?所以,署不署年款就无所谓了——他不相信世上有不朽的东西。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他过世之后,人们对他艺术的喜爱已足以让他留下的诗文笔墨成为永恒!

  我辈除了嘘唏,唯有惊叹了。

  《墨梅芭蕉图》系钱君匋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从福建一画商手中购得。原画已多处破损较重,后经上海博物馆名裱画师严贵荣老师精心揭裱,再请画家张大壮根据原画的墨色接笔,终于使此幅名画得以恢复原貌,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画曾入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的《徐渭画集》。

  《墨梅芭蕉图》明徐渭立轴水墨纸本197×98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君艺编号1

  款识: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难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徐渭

  钤印:“佛寿”白文方印,“文长”白文方印,“天池山人”白文方印,“漱仙”白文长方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