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爱心馒头,一段朴素却不寻常的寻味路》后续报道 上周五,热乎正宗的爱心馒头如约送到了严大伯手中

馒头微心愿:爱心在路上,脚步永不停歇

2015年03月23日 08:15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实习生 陈怡夏 记者 许惠良

爱心在路上,脚步永不停歇

爱心在路上,脚步永不停歇

刘艳荣正在做馒头。

3月20日,国际幸福日,这注定是一个传递爱心的幸福日子,爱和温暖在这个春雨淅沥的时节,持续发酵。

就在这一天,就要给严大伯送上热乎正宗的北方大馒头了。不知道这馒头是不是当年老严吃到的味道?带着忐忑和期待,带着约定和承诺,记者踏上了送爱心馒头之路。

微力量·桐心愿 我们在行动

等待,这一场如期的约定

下午两点半左右,当记者赶到东北饺子馆的时候,老板娘刘艳荣已经开始麻利地做馒头了。“早上就要开始发面,因为现在天冷,发的时间要长一些。”老板娘一边娴熟地做着馒头,一边用豪爽的东北腔和记者唠唠嗑,讲解正宗大馒头的做法。

北方大馒头之所以吃起来特别紧实,有嚼劲,关键还在发面时间把握和揉面的力度。一般,选用优质的高筋小麦粉,用温水和面,加入酵母,用水的比例要拿捏得当。老板娘有个独家秘方:“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这样就恰到好处了,馒头吃起来才不会太干或是太绵。

而揉面的力道,可是决定了这馒头劲道与否。加入干面粉,要有耐心地慢慢揉搓,把面团中的气泡全部压出,盖上湿布后,再醒二十分钟左右,这样面团就已经发酵到位了。

把面团搓成长条后再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揉成扁圆形。七八个一屉,接下来就是上锅蒸了。

刘艳荣仔细把蒸锅擦干净,在锅中加入冷水。“蒸馒头也是有讲究的,发好的面要等水开后再蒸。”等七八分钟,锅中的水沸滚,就把摆着馒头的蒸屉放到锅中,盖上锅盖,差不多要20分钟。

不一会儿,馒头独有的麦香偷溜出来,撩拨着人的味蕾。老严的馒头即将出锅,记者满怀期待的心也持续升温。

“馒头好啦!”老板娘爽朗地招呼记者。“多给老人带点儿去,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只要他喜欢吃就好。”虽是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话,却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只因寻找那记忆中熟悉的味道,陌生人也因此而不再陌生。

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郁面香的馒头,个大而饱满,虽微微泛黄,面皮有些皱巴巴,没有市面上卖的馒头那么“白富美”,却是揉进了爱心、贴心和热心的“小清新”馒头。

“快给老严送去吧,趁热才好吃。”挥手告别热情的东北老板娘,记者踏上了送馒头的路。究竟这馒头是不是老严记忆中的味道?忐忑和期待,我们走了一路。

一句谢谢,足矣

来到约定好的地点,严大伯迟迟没有来,两袋大馒头冒着热气,似乎也在安静地等待这场约定。“你好,是小陈吗?”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枣红棉衣,头发微微发白的老人来到了记者身边。“谢谢你啊,还麻烦你特地送来。这馒头一看就很正宗,就是那时候的样子。”严大伯心满意足地拎着这两袋馒头,“真是好心人多啊,一个小小的心愿,没想到真的能实现。”老人脸上,笑开了一朵花儿。

说起味道,老严激动地声音有些微颤,他说,就是这个难忘的味道,那年在兰州,就着罗宋汤吃的大馒头,嚼着嚼着还能嚼出甜味。罗宋汤暖胃酸甜,馒头也是新鲜冒着热气的,兰州的冬天异常寒冷,风雪飘零的日子,是这馒头与他相伴。看着老人欣慰而满足的笑,似是一抹温柔的春风,把希望融进春的图景。

这是一场爱的马拉松,因为一种记忆中难忘的味道,埋下了思念的种子;这是一座爱的城市,因为一群善良的人,便盛开了春日里最明媚的花儿。夕阳最美,晚照情浓,让爱心的接力,在桐乡这座温暖的城市传递下去,伸出手,接下你的接力棒,让真情蔓延。

如果你有什么心愿,请大声告诉我,“微力量·桐心愿”,我们一直在路上。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馒头 味道 老板娘 老严 心愿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