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乌镇陈家村:为了让村民记得住乡愁

2015年03月18日 09:0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宋彬彬 通讯员 沈丹婷 图片由陈家村村委会提供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3年,桐乡成功跻身“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行列。近年来,桐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美丽乡村建设给农业、农村、农民都带来了哪些变化?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又如何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的?即日起,本报推出《行进百村精彩故事》专栏,探访桐乡农村嬗变背后的故事。第一站便是位于乌镇西南部的小村——陈家村。

  【村庄名片】

  陈家村处在乌镇西南边,紧邻湖州,交通便捷。全村人口1780多人,境内河网交错,水质良好,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陈家村党总支班子拧成一股绳,推动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让90%以上的村民搬进新居,同时,九成以上的村民在家门口走上致富道路。如今,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推动下,陈家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成为镶嵌在桐乡北面一颗耀眼的明珠。

  【走进村里听故事】

  初春的早晨,陈家村的柳枝儿吐出新芽、玉兰含苞待放,雨后的小村空气中弥漫阵阵清香。村间的凉亭里,几位老人围坐一起,切磋棋艺,一旁还有几位老人在疏通筋骨。在村党总支书记冯和明的陪同下,循着老人们爽朗的笑声而去,聆听他们所感受到的陈家村之变。

  “以前村里哪有这么好的水泥路,都是烂泥路,下雨天可不得了,那叫一个脏。”“大家伙统一住上齐刷刷的新式洋房,更像做梦一样,连隔壁的湖州人都好生羡慕呢!”“日子好过了,最要紧的环境现在也越来越好啦,这种生活可真当是‘赛神仙’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陈家村点缀得如诗如画。

  ——昔日“后进村”今变“示范村”

  陈家村富裕了。2005年,这个昔日的桐乡市集体经济薄弱村摘掉了头顶上的贫困帽子,逐步迈向经济强村序列。如今,陈家村作为桐乡市首批省级中心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昔日“后进村”今变“示范村”,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提及陈家村的变化,到村任职近18年的冯和明提到了两件印象深刻的事:第一,1998年到村任职时,由于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村里日常开支非常紧张,多年发不出工资来;第二,1999年遭遇“630洪灾”,由于村庄地势低洼,加上农田水利设施老旧,让多个村民小组受淹严重,让这个纯农业村再次雪上加霜。

  如今,冯和明所困惑的这两件难事都得到了解决。一组数据显示,陈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58元以上,形成了以服装、工艺鞋为主的两大工业行业,私营企业达到20多家,总产值过亿元。同时,自2000年开始,通过三次标准农田整理,低洼农田改造和老旧机埠改造等,全村农田灌溉防洪能力全面提升。

  “新农村建设给全村发展带来了机遇。”早在1996年,陈家村就开始实施新村规划。2000年,当其他村民还在观望之时,首批村民已经搬进新村点居住上崭新的小洋楼。到2005年6月,陈家村又被列入桐乡市宅基地整理复垦试点村,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2009年,陈家村开始将原来沿路而建的新村规划变更为新村集聚,规划了一个中心村一个辅助点:光明新村和光辉新村。2011年,陈家村又被列为桐乡市申报的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之一,乡村面貌大变样。

  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改变,这也给陈家村的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了一条路径。冯和明介绍说,如今,全村443户农户中有90%以上搬入新村规划点,通过宅基地整理、特高压线征迁、厂房出租、基金增值收入等多方面的途径,全村每年的集体经济固定收入就达到70万元左右。

  ——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景

  90%以上的村民擦掉了脚上的泥土,住上了洋气的别墅,放下了锄头的农民,如何让他们真正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放下了锄头,还能有稳定的收入,就不愁。”沈建林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如今,沈建林确也早已把家中的良田流转给种粮大户去耕种,并实现了“穿着皮鞋收粮”的愿景。最让沈建林感到开心的是,靠着村里的厂子,一家人都有活干。“以前,常年在外打工,还顾不到家人和孩子,现在既挣到钱又顾到家,这样的新农村才美啊!”

  如今,沈建林的妻子在村里的鞋厂上班,他的母亲则在服装厂里打零工,他自己则购置了一辆货车,在村里为企业送送货等,一年下来,全家的年收入就达到了十几万元以上。

  “很多的针线活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这给一些中老年人以很大空间。”村民李大娘特别闲不住,她每个月都会到村里的鞋厂接一次要做的“单子”,帮着剪剪线头、装装吊牌等,然后再由专人收回去,生活十分充实。闲暇的时候,就和老伴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里下下棋、喝喝茶,其乐融融。

  如今,在陈家村,一千多亩的良田都实现了流转,种粮全部交给了附近的种粮大户来解决。每年稻谷丰收的季节,村民只要拿着粮票去领大米就可以了。在这里,摆脱了农田后的农民,生活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

  冯和明说,在陈家村附近,如今有各类服装和鞋厂多达二十多家,除外出创业外,全村九成以上的劳动力都选择在家门口的企业就业。

  ——陈家村的最美故事

  【最美婆媳】童养媳与婆婆演绎别样的“母女情深”

  在陈家村,提及沈林珍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如今,沈林珍有70多岁,婆婆也已过世,但是婆媳俩演绎的一段“母女情深”的故事却一直在村里村外传扬。

  沈林珍又被称为“小林珍”,因村里有同名者以区分。沈林珍出生才一个多月幸得沈阿五收养,成了童养媳。沈阿五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把“小林珍”拉扯大,将其视为掌上明珠。

  2008年4月,87岁的沈阿五突发脑中风,此后便全身瘫痪,常年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那时起,沈林珍就担负起照料婆婆的全部重担。沈林珍一边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一边还管理着家里的几亩地。为了方便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沈林珍还把自己的床铺搭到了婆婆房间门口的狭窄过道里。

  得益于沈林珍的悉心照料,沈阿五虽然长期卧床,但是却没有长褥疮。原来,沈林珍每天到田里去干活时,都基本上一个小时左右就要回来给婆婆翻一次身体,并进行清洗。一天下来基本上要给婆婆翻身五六次,晚上还要起床翻两三次。就这样,沈林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在她的影响下,沈阿五的几个儿子也抽空帮着照顾老母亲。一段佳话在村里村外传开,沈林珍的敬老精神也影响了她的子女、兄弟、乡亲等,成为陈家村恒久的正能量。

  【最美家庭】“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徐应通,男。1949年6月14日生,陈家村光辉桥组居民。徐应通原是老村干部,在引导子女为人处事上要求非常严格。退休后是村里的义务调解员,又热心村里的公共事业,是陈家村公认的好党员。

  2013年3月,徐应通老人被检查出得了严重的肺病。在徐老住院的半年时间里,没有文化的老伴显得措手不及,一时无法好好照顾徐老。此时,70后的儿子徐玉良便承担起父亲在住院期间的饮食起居,儿媳沈玉美也时常守候在病床前,帮着端水倒尿,从无半句怨言。

  2014年初,出院回家休养的徐应通身体有所好转,一向勤垦的他坐不住了,想干点简单的家务。儿子儿媳知道了像哄小孩一样让他好好休息,虽然家中尚有外债,但为了父亲能尽早康复,徐玉良两口子还是拿出钱来,安排徐老到北京散散心。他们的一片孝心和孝行,得到了邻里乡亲的一致好评。如今,在儿子儿媳的悉心照料下,徐应通老人身体恢复非常好,一家人和和美美,成为陈家村美好家庭的典范。

  【小村的畅想】

  离开陈家村的时候,冯和明特意带着我到村里的民石公路上走了走,这条路正在封闭施工,由于来往车辆较多,道路要进行拓宽和改造,这被列入了今年村里的重大工程。另外,在村委会前面,一个村级农民公园也将付诸建设。冯和明说,2015年村级建设项目投入将达到400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不断变化更新的陈家村,映衬着全村人对于生态美的不懈追求。目前,全村居民的生活污水都通过纳入管网或进行微动力集中处理,实现雨污分流。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中,村干部当好“服务员”,赢得村民的配合,去年全村拆除了境内所有该拆除的猪棚、鸭棚,有效控制污染源。

  乌镇旅游的不断发展让位置偏远的陈家村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想象。对于未来,陈家村的路径是继续做优环境,让水秀起来,村庄美起来,“希望以后有游客来村里玩的时候,留下的是一个好的印象。”朴实干练的冯和明描述着游客的感受,“沿着乌镇往西,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小村,可真应了那句‘来过就未曾离开’。”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家村 林珍 婆婆 桐乡 以上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