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小肩膀举起“奥林匹克梦”

2015年03月16日 10:03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孔 越 摄影 见习记者 成 杰

  傍晚,少体校的训练场地里灯火通明,杠铃摔地时发出刺耳的“啪啪”声,此起彼伏。40多个孩子正反复地练习,挺举、抓举、接力推、挺支撑……这群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不过十六七岁,一个个穿着单薄的上衣,与一个个沉重的“大圆饼”“作战”。为备战4月25日的嘉兴市第八届运动会,小运动员们这几天延长了训练时间,加大了训练力度。

  这时,看到记者手中的笔记本和照相机,几个10来岁的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徐曙凤、王胤、张俊杰、蔡博涵……”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记者“报名”,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在笔记上,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还拉着记者去看自己练习。不同于即将参赛的哥哥姐姐们,这群孩子的训练器材是没有配重杠铃片的杠铃,“你别小看哦,这也有15公斤重!”刚说完王胤就轻松地以专业动作完成了一个挺举,然后双手叉腰,好像向记者发起了挑战。虽然记者身材比较瘦小,但心想一个“小屁孩”能轻松举起来的杠铃,肯定难不倒自己。结果没想到“看人挑担不吃力”,想轻松举起15公斤的杠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不由得钦佩起这群稚嫩的孩子。

  “我的梦想是拿奥运会冠军!”12岁的徐曙凤兴奋地说。这样的梦想一定存在于这里很多孩子的心中。半年前,市少体校的教练来到她的学校,根据“目测”选中了她,在此之前,她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做了近20年的举重教练,娃娃们的灵活性、力量、柔韧性、爆发力等,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来。”举重教练钱树清自豪地说。

  但刚练举重时,很多孩子的父母和家周边的邻居都不看好,觉得一个小孩练举重,辛苦自不必说,长期的训练可能会导致身体变形、长不高等,这成了许多家长对举重认识中的共同误区。特别是对女子举重运动员来说,现实也许更加残酷。举重运动出成绩慢、训练时间长,退役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困难等等都是他们需担心的问题,种种原因,导致练习举重的人越来越少。

  “就是想练,单纯地喜欢。”尽管一开始对举重没有十分清晰的概念,但是吕陆莹对举重这项运动有着特别的喜爱,她并没有因外界的看法而改变。钱树清在她来训练的第一天就告诉她:“练体育的,没有一个不苦的,而举重还是一项寂寞的运动,更是‘苦中苦’。”女孩子练举重,除了要克服生理上的辛苦外,还得有一颗坦然面对枯燥练习的平常心——每天面对沉重的杠铃,举起来,放下去,再举起来,放下去……于是,体能、力量、速度、协调性、田径与举重等动作无间歇练习,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作为举重运动员,付出的艰辛比常人更多,除了日常的文化学习外,还要兼顾运动训练。小运动员们都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等假期训练。很多孩子寄宿在少体校,一周至多能回家一次,“偷偷躲在被子里哭,有时候真想不练了。”重量加得太高、身体超负荷等训练的艰辛让不少孩子想过放弃,但很多人还是坚持了下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抓举96公斤,挺举115公斤……”在去年的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上,吕陆莹在女子58公斤级比赛中发挥出色,终于获得了总成绩第一名和抓举第二名、挺举第三名的好成绩。

  “奋战”了数个小时,孩子们陆续换上平时的衣服,吃饭、洗衣、玩耍、晚自习……从“小汉子”回到了一个懂事而又天真的小孩子。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举重 杠铃 公斤 练习 运动员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