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三社”联动增添梧桐自治活力的感悟

2015年03月11日 13:59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从2011年开始梧桐街道致力幸福家园品牌建设,立足履行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以“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为主,促进社区服务由“管理型”向“自治型”转变,开始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做到边试点边发展边规范。目前共有民非4家、注册社区社团12个、备案社团105个,将各类社会组织打造成一支构建幸福梧桐的重要力量,从而推动“三社”联动的活力。

  经过4年的工作推进,总体感觉“三社”联动关键在“人”与“联”两个字。

  一是人。在于人的能力和人的意识。结合梧桐街道的实际,社会专业工作者在基层尚未全覆盖的前提下,街道95名全体社区工作者努力学习,率先转型。到目前为止,桐乡市持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社工总数达到9人,另有36人考取了嘉兴市级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持证率为48%。有了人才队伍的支撑,梧桐开始在为民服务上寻求新的突破,逐步开拓社会工作新的舞台。

  二是联。从大的方面讲要转变政府职能,理清社区的职责,给予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平等、独立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资格与渠道,从小的方面讲,社区一方面主动要把部分事务交给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来做,为社会组织给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搭建平台。

  怎么联?有了人力的支撑,通过培育注册社会组织、设计服务项目的方式有效联动。2014年街道率先试点培育乡镇级层面首个社会组织,吸引热心公益人士注册桐乡市梧桐心贴心服务中心,设计托管项目,采取“公建民营”基本运营架构,大胆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探索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在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做出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该社会组织已经于去年10月顺利入驻凤鸣公园居家养老中心。梧桐街道同时对2013年在民政局备案的105个社会团体进行提档升级,根据社区社会组织规模小、数量多、活力足、经费和办公场所要求低等特殊性,按照市民政局试点先行、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等注册要求,对13个社区明确提出全面开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并予以登记,共申报注册12个社区团体,涵盖青少年、新二代、老人等服务群体,有志愿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兴趣爱好类等,百姓身边社会组织成为了幸福家园建设的生力军,激发了“草根公益”的自治活力,又为百姓提供更为贴心专业服务。

  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虽然在初级阶段,但是它们的的确确在为老服务、新居民子女教育、家庭和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街道每年通过公益项目立项、实施、评估多个环节获得资金资助、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初创期的社区公益社会组织提供发展扶助,进而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让公益服务接地气、惠民生。

  梧桐街道社会工作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虽然是尝试性地迈出了梧桐“三社”联动本土化步伐,但是结合市“三治合一”工作仍然深感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街道将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以登记备案为手段,以服务实效为目的,真正实施多元有效治理的“三社”互动模式。搭建平台。建立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让各类社会组织有一个定期活动、交流、学习的场所,加强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完善社工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规范管理。对于登记注册的社区团体,在培育孵化阶段以“1名社区工作者+1名社会工作者+1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模式,开展社会救助、社区教育、社区文体等各类服务,坚持边发展、边规范,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自治目标;舍得投入。整合优化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将联动经费列入街道财政预算,以“公益创投、项目化运作”等方式,支持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多渠道发展,以实现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新常态。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