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传媒学子背着相机翻山越岭,为你定格最美容颜

2015年03月05日 07:19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见习记者 陈松

  浙江传媒学院有个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里,他们背着相机来到了贵州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和贵州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一起,走进大山,为那些几乎一辈子没有下过山的人免费拍照。

  今年2月22日,大年初四,他们背着行李、帐篷和食物,扛着相机、打印机等一系列设备进山。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见到了大山里的人们,大多为苗族人。这些人有着大麦色的皮肤、清澈的眼睛、华美的民族服饰和腼腆的笑容,质朴得如同山里的泉水。

   这次历时5天的大山之旅,由于物资稀缺,他们走得异常艰辛,却留下了数百张照片。离开时,当他们收到了来自大山的感谢和祝福,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跋涉:

  进山的那天走了28公里

   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队长徐一帆大年初一晚上就离开了家,坐上了从山东开往贵阳的火车。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徐一帆在手机里写了一篇《临行小记》,里面说道:“从小到大,没在家里过年的次数总共有4回,最近一次在前年的校考。今天是大年初一,好在不是除夕,也算是没有再给我加一次不在家过年的‘恶名’……过年最尴尬的问题,不是有没有女朋友之类,而是几号走。说了出来,我也实在不好解释到底是去干嘛。来的路上,我就和我妈说,我是去做好事,他们也就明白了吧?”

   火车载着思绪万千的徐一帆驶向远方。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的其他小伙伴也在这几天踏上了行程。2月21日,他们在贵阳集合,并和贵州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见了面。

   当晚,一伙人着手整理进山的行李——换洗的衣服、5天的食材、洗漱用具、帐篷、睡袋、相机、打印机、相纸、覆膜机、切刀……将行李打包,并分成几乎等重的包裹,压到每个人身上有小几十斤重。

   第二天早上5点,天蒙蒙亮,他们踏上了进山的路。从贵阳出发,先坐火车到毕节地区的织金县,辗转3个小时后到了白泥乡。因为沟通障碍,当地居民没有理解他们的来意,他们只好转而去下一个地方——阿弓镇。到了阿弓镇,汽车便不再前行,剩下的路,得靠他们两条腿走了。

   从阿弓镇走到化董村,整整28公里。志愿者们徒步走了4个小时。好在半途中,遇上了一个开皮卡的大叔要进村,大伙儿就把身上的行李全放到了车上,轻装上阵轻松多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静谧又壮丽,徐一帆用手机拍摄了一张途中的风景,称之为“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说,这是大山张开怀抱在欢迎他们。

   来到化董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算下来,他们跋涉了14个小时。在接下来的4天里,志愿者们先后在化董村和依聋村为村民们拍照。每个村都有好几个组,组和组之间往往又相隔甚远,为了照顾到每一个组的村民,志愿者们来回跋涉,连续走了多天山路,回程时,不少志愿者的鞋子开了口。

  拍照:

  盛装打扮,超靓的苗族伙伴

  来到化董村的第二天,志愿者们早上7点起床,洗漱完毕以后,开始准备给村民们拍照。一出门,他们就被眼前的“盛况”惊呆了。

   原来,2月23日那天,正好是苗族类似于跳花节的相亲节日,所有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很多女人头上戴上了长角头饰。这个长角头饰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据徐一帆回忆,当地人先是把一长溜白毛线和黑毛线挂在门框上理顺,然后把黑毛线呈倒八字缠在一把月牙形的大木梳上,盘好后,用白毛线系紧,整个盘发过程需耗时一个多小时。

   化董村是一个苗寨,全村分5个组,是苗族的箐苗分支,由于至今仍延续着以牛长角头饰为象征的古老习俗,箐苗也称牛角苗。他们的服饰颇具特色,除了纯手工刺绣的仿箐鸡羽毛显色的漂亮衣裙外,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那块藏青色的羊毛毡刺绣围腰,千针万线,色彩斑斓。拍照的时候,大家把最美的衣服和饰品都穿戴了起来,没有围腰的村民索性围上了一块鲜艳的围裙。

   化董村是阿弓镇最贫困的少数民族村之一,很多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他们知道拍照这回事,还是从外面回来的、见过世面的村民口中得知的。一些稍稍富裕的家庭会把家里的照片裱起来,挂在墙上。如今,来了这一支免费为大家拍照的队伍,村民们高兴得不得了。

   几天后,志愿者们去了依聋村,受到了同样程度的欢迎。

   由于相纸有限,照片以全家福为主。盛装打扮的苗族伙伴们,选取了各自认为非常有意义的地方作为背景,有的站在高处背对远处的大山,有的站在自家大门口,有的以一片茂密的树林为背景,还有的站在一片堆着石料的空地上。据说,这块地上将建一栋新房子,是他们的新家。“咔嚓~咔嚓~”相机快门的声音响个不停,苗族姑娘们不约而同地摆出了双手手背叉腰的姿势,苗族的男人们绽开了羞涩的笑容。“我们是拍全家福去的。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我们给他们拍个人照,由于相纸有限,我们就算拍了,也不能给他们全印出来。”徐一帆说,那时候,他觉得特别难过,在这个只能同族通婚的大山里,这也许是一个女人唯一可以记录自己青春的机会。

  真情:

  土豆、青菜……礼轻情意重

   来到化董村的第一天,志愿者们从村长家里借来了锅和电磁炉,挑了井水,做起了大山里的第一顿晚饭——辣椒拌面。由于食材有限,在往后的5天里,他们做好了每天吃辣椒拌面的准备。

   没想到,有天,住在化董小学隔壁的老爷爷给他们送来了一盆土豆、一袋白菜和一碗猪油。尽管语言不通,没有村长的翻译,大伙儿听不懂老人在说什么,但是看到这些食材和老爷爷示意他们拿去吃的手势,大伙儿都明白了。

   那几天确实辛苦——白天赶路拍照,晚上打印照片,第二天又要将照片一家家送去,光靠辣椒拌面根本不足以补充能量。有了老爷爷的赞助,志愿者们吃上了大山里最丰盛的一顿饭:两盘猪油炒土豆、一锅猪油青菜汤。这是他们进山3天来唯一的一顿蔬菜。

   在依聋村拍照,比在化董村拍照顺利多了。

   依聋村的村民大部分说的是偏普通话的贵州方言,且由村长和村支书轮流带队,每天陪着他们翻译听不懂的苗语。村民们特别团结,只要村支书在某个组的中心位置喊一声,全组的人都出来拍照了。

   志愿者们为拍到了一张整个组的全家福而雀跃不已,村民们也是一样。一户热心的苗族人家拿出了瓜子款待他们。“我们忙着拍照,空不出手来,哪有时间嗑瓜子?那个村民太热情了!看到我们队里一女孩衣服上有帽兜,就把瓜子灌到她帽兜里了,一定要我们带走。”这一幕,徐一帆用手机抓拍了下来。

   临走的时候,志愿者们嘴里念叨的、心里怀念的,不是他们如何挺过没有自来水、无法洗澡的5天,不是学校宿舍的窗玻璃是破的,晚上睡觉冷风往里灌,不是没有蔬菜的伙食,而是这一路他们结交的朋友,印象中苗族人质朴的笑脸。那些没有磕完的瓜子,每个志愿者都抓了一把带在身边,仿佛这是除了照片以外,也能带着大山温度的东西。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