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她们

2015年03月04日 08:55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观前街前月下珠,道是无情最有情

  【人物小传】

  陈爱珠(1874~1940),茅盾、沈泽民的母亲,乌镇中医世家老中医陈我如的独生女儿,乌镇沈家秀才沈永锡的妻子。她聪明能干,知书达理,自嫁到沈家后,更加博览群书,成为旧时代接触世界各国历史的女性先驱之一。1940年4月17日于乌镇去世,享年66岁。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

  徐玲芬@陈爱珠

  尊敬的陈爱珠先辈: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真有所谓穿越,那么,当我把这封无法投递的信,刊登在报纸上的时候,或许,识文断字、一向爱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政治的您,真的可以读到呢。作为名人的母亲,您只是光环背后默默无闻的一个女人,我很希望将您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您是如此不平凡。

  您改写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俗偏见。“朝廷如开女科,陈爱珠准能考取秀才。”这是从小教您读书的王老秀才说的。

  四岁时,您就被父亲送到王老秀才姨父家读书识字,还跟姨母学会做菜、缝纫、裁衣等,且样样精通,老秀才逢人便夸。十四岁时,您在父亲指导下,把几十号人的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您十六岁那年,镇上的老绅士卢小菊为沈秀才家来说亲,沈陈两家的亲事一锤定音。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这是您儿子茅盾说的。

  为人妻,您勤俭治家,相夫教子,又样样出色。十九岁那年,您与沈家少爷结婚,从此,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爱新知的丈夫教您读如《史鉴节要》、《瀛环志略》这些实用的历史地理书,而这日后在儿子启蒙教育时果真派上了用场。

  茅盾五岁该上学了,由做母亲的您亲自来教,且自选自编教材,包括《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就这样,您成了茅盾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为人母,您的见识与付出,您的包容与牺牲,成就了您伟大的母爱和对家国的大爱。茅盾八九岁时,您丈夫病了三年,最终撇下您和两个年幼的儿子走了,只留一句“大丈夫要以天下为己任”给儿子。从此,您担负起严父、慈母双重职责,独自抚养两个儿子成长,直到大学毕业,成为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有用之才。

  “那时乌镇人到外地去读书的简直绝无,而在大学里念书则就只有他们两位昆仲,这种惊世骇俗的见地,何等伟大。”这是茅盾的内弟、作家孔另境说的。

  您在儿子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更有常人没有的眼光。那一年,泽民考取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做母亲的您很高兴,特地从乌镇赶往上海,送儿子到南京读书,您买了《西洋通史》、《西史纪要》、《东洋史要》、《清史讲义》等书送给儿子,并对他说:“你将来要做工程师,但也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后来两个儿子都没按照父亲遗愿学工程,走上了革命道路,您却说:“你们走的路是对的,如果你们父亲不死,说不定他也是会走这条路的。”又是怎样的通达事理!

  抗战爆发,您避难到上海,每天都在读报,老花眼镜后面,是您对时局和社会的关注。您兴致勃勃地读《西行漫记》,读《中国的新生》。您日夜盼望抗战早日胜利,儿孙能团聚。可是,您没有等到胜利,就在1940年4月7日,一个阴沉沉的傍晚,在老家乌镇无疾而终,其时身边一个近亲也没有,您的儿子远在千里之外而不得归,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古镇新月,观前街前青石如旧。陈爱珠,您是小镇上起落的一颗默默无闻的明珠,岁月悠悠,永不褪色。梅开又是一年春,在这个女人的节日里,同为女人、妻子和母亲,惟点一瓣心香献给您。

  桐乡女子才情重

  【人物小传】

  徐自华,字寄尘,号忏慧,1873年生于浙江桐乡崇福。出身名门望族,曾祖父徐克祥官至户部侍郎,祖父徐宝谦至刑部郎中,父亲徐多镠为清国学生。1893年春,嫁与湖州南浔富户梅福均为妻。七年后丈夫病死。1906春,应聘浔溪女校校长,与秋瑾共事,成莫逆之交。秋瑾死后舍身营葬秋瑾,执掌竞雄女校,捍卫秋祠、秋社。1935年卒于杭州西湖,葬孤山。为南社诗人。

  徐自华像

  沈娟华@徐自华

  自华先辈:

  在这乙未岁初的日子里,您的故乡,春雨连绵,洗濯着江南的大地。此刻,穿越时空的隧道,给您写这信,倍感荣幸。这才正月初,即已是杨柳吐翠,樱桃花过,眼花缭乱的春天,草长莺飞的江南,都已是可望也可及的了。

  3月8日,每到这个女人的节日,我就会想起古往今来那些走过了历史的尘埃,走进了今人视野的女人。妲己、昭君、李清照、卓文君,她们或祸国,或救国,或以文长存,或以情永驻,只是她们的身影太过遥远,她们的光彩太过炫目,所以在我的眼里,她们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星星,可以仰望,却难以伸手触摸。

  而您,却近在身边,触手可及。走进您老屋的院子,可以看到您移步的身影;踏上您小楼的楼梯,可以触摸您温暖的肌肤,甚至是感受您平和的呼吸。您以平凡的桐乡女子之身谱写了不平凡的乐章,女儿、母亲、挚友、诗人、革命志士,任何一个篇章都至善至美。

  是您,以一段短暂并不算美满的婚姻而养育一双儿女,以一段传奇却非同寻常的友情而成就一世英名,以一个生于官宦之家的继室之女而学养成一代诗词奇才,以一个命运多舛的旧式妇女而修炼成一个绝世的传奇伟女子。

  读您20岁时写的《诉衷情》,“年华容易水东流,雁又叫妆楼。……愁过春日,闷过长夏,病到新秋。”也许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可是自幼锦衣玉食深得祖、父喜爱的聪慧与才情清晰可见。

  读您28岁时作的七律《风雨秋窗幼儿卧病诗以遣闷》,“药鼎轻烟飏碧丝,况当风雨早秋时。吟窗尘迹嗔顽婢,病榻啼声厌幼儿。……痴呆生性终难改,暂得偷闲又咏诗。”家庭变故无着,国事变幻无序,养育儿女的辛苦不易,偷闲咏诗的性情气度,于此可窥一斑。

  读您33岁与秋瑾同游杭州西湖时所书的《满江红》,“岁月如流,秋又去、壮心未歇。难收拾、这般危局……蒿目苍生挥热泪,感怀时事喷心血。愿吾侪炼石效娲皇,补天阙。”这巾帼女子的男子气概,不正是日后筹款资助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倾箧帮助秋瑾起义,直至完成秋瑾“埋骨西泠”的遗愿,由闺阁女子而成革命志士的一生的写照?

  在这个春雨连绵不绝的岁初,展读您的诗词,重温您的一生。我甚至设想,自己若早生百年,可以目睹您亲切美好的容颜,聆听您温和坚定的话语。我甚至设想,您若晚生百年,也可以看到而今的家乡,可不再有专制的清廷,不再有动荡的时势…

  教之导之,爱之容之

  【人物小传】

  沈珍(?-1956),木心的母亲,嫁入乌镇孙家后与孙德润育有两女一子。长女彩霞,嫁至南浔镇某纸店的王济诚,1943年到杭州开纸店,倒闭后迁至上海浦东高桥镇定居;二女飞霞在读中学时染病,回家诊治无效而去世;儿子孙璞,即木心,排行老三,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沈珍在避难后一直住在女儿家,1956年病逝于上海浦东高桥镇,后事由王家料理。

  木心的全家,时在1931到1932年间。自左至右:父亲、孙璞、小姐姐、母亲、大姐姐

  徐佩玉@沈珍

  沈珍女士慈鉴:

  88年前的2月14日,您做了第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漂亮男婴呱呱坠地。之前您已经有了两个女孩彩霞、飞霞,真是祖上庇荫,终得男孩。举家庆贺孙家有后,祖父为他取名孙璞,意为未曾雕琢的玉。想必您倍感荣耀和幸福吧。

  可是好景不长,6年之后的1933年,本该是相夫教子、其乐融融的时光,可是命运之手太过于残忍,您丈夫孙德润旧病复发,不治身亡。一直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束缚了很多女性的手脚,您却不仅忍住中年丧夫的伤痛,还以您柔弱的肩膀,独挑大梁,将孙家里里外外处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的岁月兵荒马乱,国破家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当时中国人的美好梦想。木心上学的学校解体了,您专门聘请了一位先生在家教木心读古文;后来您带着三个孩子去嘉兴亲戚家避难,您一直都没有忘记对孩子们的教导。

  您是木心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夏天的夜晚,一家人一起坐在后花园的亭阁中乘凉,您不忘教木心背诵《易经》的口诀;木心从小读唐诗都是您教的;即使在“逃难”时,也不忘教他读书。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讲述:“教我读杜诗的老师,是我母亲,时为抗战逃难期间。我年纪小,母亲讲解了,才觉得好。……”当您得知木心在街上捉弄了一个算命瞎子的时候,心里不快,及时教导他“做人要讲慈善,不能捉弄人。聪明要用在正事上。”您总是心存善念,常说不可暴殄天物,天理昭昭,善恶必报。

  木心在《童年随之而去》一文中的记述,可以说是您教导孩子的一个缩影和成功案例。木心小时候也顽皮,读书作文常常要偷懒,您总是亲自查看,这于未曾懂事的木心来说,就是一种督促,一种鞭策。“我去其恶评誊录一遍,备着母亲查看——母亲阅毕,微笑道:‘也亏你胡诌得还通顺,就是欠警策。’”

  在睡狮庵做完佛事下山后上船回家时,童年木心由于太过兴奋,那只钟爱的“青蓝得十分可爱”的越窑小碗竟然忘在了庵里。“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看得出来,您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了解、理解和爱。“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儿子看到小碗会不由自主地吟诗,您就知道儿子对这只小碗的钟爱。也看得出来,您的温柔得体和宽容仁慈。母爱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失而复得,乐极生悲。当儿子“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脱手,碗飞掉了!”换成是别人,会不会骂儿子不懂事,甚至上去就是一记屁股呢?您没有。“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这样的事情以后多着呢。”轻轻的一句,不仅蕴涵教育技巧,也包含了人生哲理。

  失败的家教各有各的失败,而成功的家教都是相似的。教之导之,爱之容之。您的教导和岁月的雕琢,成就了大家木心。您,是木心的母亲,也是所有女性的楷模。从您身上,我们照见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实在惭愧。

  慈母手中线,一生牵着他

  【人物小传】

  钟云芳,丰子恺的母亲,石门镇丰家举人丰鐄之妻。自丰鐄故世后,钟云芳靠家中数十亩薄田和一间染坊店,抚育一大堆儿女,最后只剩下二女一男长大成人。193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五)在石门镇老屋内去世。

  丰子恺母亲钟云芳和诸孙

  尊敬的钟云芳先辈:

  我想,假如您生活在现代社会,一定会成为妇联表彰会上的主角呢。那么,当您面对观众,要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是不是又会谦虚地说那句口头禅:“我是盲子摸在稻田里了”,没有什么经验可说呀。

  我知道,这是我的凭空幻想,但在我内心,您是名副其实的“三八红旗手”、“巾帼示范岗”。作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哪怕是生活在那个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时代,您也绝对担当得起“独立”、“自强”这些用于形容当今杰出女性的褒奖之词。而对您儿子丰子恺而言,您口角上慈爱的笑容和眼睛里严肃的光辉,始终如一陪伴了他的一生。

  儿子才9岁,父亲就去世了。对幼年的丰子恺来说,您既是那个坐在老屋西北角八仙椅子上自如应付来人,一手处理家事、店事的一家之主,也是肚子饿的时候可以撒娇讨块饼饵、讨个铜板的慈爱母亲。在缺失父爱的环境里,您给了儿子亦父亦母的完整关怀。

  儿子17岁离家求学时。您虽不识字,却一直东奔西走寻人商量,终于慎重地为儿子的前程做出了第一个选择。临行前,您如严父般告诫着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道理,又不忘做足慈母的本分,准备好学费,打点好行李,考虑周全到甚至还专门做了一个针线板给儿子带着备用。于是,“慈母手中线”,牵引着年少的丰子恺来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遇到了恩师李叔同和导师夏丏尊,自此开启了艺术人生的第一步。

  儿子23岁要出国留学时。为了成全儿子的理想,如您这样的一位普通小镇妇人,不顾镇上众人的谴责和非议,忍痛卖去了一宅祖屋,筹得让儿子东渡日本的费用。只因您力排众议的远见,让丰子恺在异国他乡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寻觅到更多的兴趣,也渐渐看清了自己的前路。

  直到而立之年,儿子再次回到您的身边,回到儿时居住的老屋。老屋抚育了丰家三代,在您心中,仍抱有一个建造新屋的梦想。您极有远见地买了地,找木匠借来六尺杆量地皮,最终却因这一大家子的生活压力,不得不将这梦想沉淀下去,直至您离开这个世界,造新屋的愿望还是遥遥无期。不曾想,五年后,宽敞明亮的缘缘堂新屋落成,在全家二三十张幸福的笑脸里,却唯独缺了儿子最希望看到的母亲的笑颜。当您看到儿子在新屋中安心写作的时候,您一定也深感欣慰吧。

  哦,对了,再多说些您不知道的事。在缘缘堂,丰子恺先生创作了很多传世的文学和漫画作品,并赢得了无数的粉丝,而我也最喜欢丰子恺先生这一阶段的作品。想来,或许是因为里面凝结了太多的爱。如丰子恺先生自己说的:“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写到这里,我似乎也能像丰子恺先生那样,在脑内模拟出“您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的模样”,而这身影似乎渐渐和很多我所认识的母亲们的影子重合了,变得更加丰满立体,更加触动着我内心的最深处。

  在这个女人的节日里,我也要祝所有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

  【人物小传】

  沈孺人(1587-1632),杨园先生之母,生有两男一女,早年伤夫寡居,教子有方,“人惟此志,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这一母训,见载于《训门人语三》,卒年四十五岁。

  徐美芬@沈孺人

  尊敬的沈孺人先辈:

  您驾鹤西去已经380多年了。后人尊您次子张履祥为一代大儒,这是您这位非凡的母亲留给故土、留给世人的无价之宝。

  同为女性,我崇敬您这位有主见、善持家的主妇。

  当初,您嫁了一个学问精湛又是大孝子的丈夫九芝公,育有二子一女。可年仅三十七岁的夫君就抱病离您而去,留下一个缺了顶梁柱的家庭。您柔弱的肩膀奋力扛起了这副重担,靠日夜纺织补贴家用,还要供两个儿子上学。

  万历四十七年,也就是您夫君过世没多久,炉头一带发大水,虽然张家尚有田产十亩,能靠租米勉强度日,但有恶邻趁家主新殒,欺寡母孤儿弱小,连使阴招图谋张家田产。可您虽为妇道人家,却能有如此魄力,宁可倾尽米囤也要一遵前售主议定的价格,并设法保全了自家田产。

  同为母亲,我敬重您教子有方、功在千秋。

  您深埋内心丧夫之痛,谆谆教导儿子们:“人惟此志,孔孟亦两家无父儿,只因有志,便做到圣贤。汝若不能读书继志,尔父九原安得瞑目?”

  长子履祯(1608—1677),宅心仁厚,又刻苦好学,为救乡村孩子于天花恶疾,多方考索相关医书,四处寻访讨教名医,专门研究,日积月累,通晓治痘良方,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治痘高手。

  次子履祥(1611-1674)他五岁就能端坐,随父亲学《孝经》,朗朗成诵,七岁开始授业于孙台衡、陆昭仲、诸叔明、傅石畲四位恩师。眼看着儿子一年年长进您一定很欣慰,但您自己却操劳过度,不幸在儿子二十一岁时撒手人寰,年仅四十五岁。您一定特放心不下这个刚刚成年的儿子吧?

  您的儿子一天也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履祥自言:“自少至老,遵奉此训,栗栗畏惧,不忍忘遗体之重而已。”他一生潜心于义理,获得了从祀孔庙的儒者最高荣耀,后人尊崇他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农学家。他著有《补农书》、《近古录》、《训子语》、《训门人语》等,汇集成《杨园先生全集》。因为有您的言传身教,他也强调立志、注重培养优秀子女,创导特色教育方法,“耕读相兼”、“德业交养”的理念为后人提供了精神维度的重要典范;而他的“正心诚实”,则不限于论说,更注重践行……

  我还要很自豪地告慰您,您的儿子在家乡一直受到后人敬重,如今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他的思想学说,从中汲取智慧营养。2011年,桐乡市人民政府专门举办了张履祥诞辰四百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最近又整理出版了《张履祥诗文选注》等,供代代学子传诵。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