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百年老校“作别”翔云观

2015年03月04日 08:30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张卓君

  连绵下了几天的雨,濮院镇老城区的观前街上很安静。不过,与翔云观仅一巷之隔的百年老校里却很热闹。开着电动三轮车的师傅正一趟趟地运送着桌椅等物件,往来于新老两个校区之间。

   今年,观前街11号已成为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以下简称翔云小学)的过去。1000多名师生将前往新落成的校园里开始新学期的生活。

  老校往事:

  绕着观前街,就是孩子们的天下

   1870年,清同治九年,濮院镇上的有识之士筹款创设了翔云书院。因书院毗邻着修建于1309年的翔云观,书院自然而然传承了“翔云”之名。

   历经百年风霜,木质结构的教舍终难抵时代的洗礼,翔云小学最初的模样已难寻。但停留在很多老濮院人记忆里的校园景色依旧没有褪去当初鲜活的颜色。“记得门口有一块看不出什么字的石碑,我们常围着石碑,构思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故事。”36岁的范麟回忆起在翔云小学读书的时候忍不住失笑。“校门附近的石狮子最好玩。放了学,低年级的小屁孩常常爬上去玩,又被老师叫下来。”26岁的杨肖维滔滔不绝说着小学时的趣事。

   两尊门神似的石狮、需要人推开的不锈钢校门以及明显带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教学楼。这是停留在很多80后记忆中翔云小学的模样。“时间再往回退,那时的学校又是什么样子?”走在搬迁一空的校园里,如果记者不是遇到了冯师傅,很难在脑海中勾勒出翔云小学曾经的面貌。

   53岁的冯师傅是学校保安,是老濮院人,也是从翔云小学毕业的。“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与河港之间还有一排临水的建筑。学校门口的街不像现在这么宽。没有汽车,也很少有自行车,大家都是走着石板路,一路打闹着来到学校读书。”趁着休息时间,热心的冯师傅领着记者逛了一圈。“看看隔壁翔云观的大门,那时,学校大门的样式跟这差不多。”冯师傅用手比划着,“走进大门就是一段石板铺成的过道,再往里就是教舍了。当时还是木质结构的平房。观前街上还有幼儿园和学校分部,整条街几乎就是孩子们的天下。”

   那块很多人都有印象的石碑,上面的内容其实是翔云书院成立时立下的碑记。“原先石碑一直嵌在校门处的后壁上。新校区建成后,石碑被搬进校史纪念室里了。”冯师傅道。

   不过在石碑的旁边还刻有一幅翔云小学的学校沿革图。1870年建成翔云学院;1906年,从翔云书院分出了女子学堂,两所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着名称;直到1950年8月,两所学校合并为桐乡县濮院镇完全小学,接着逐步发展为如今的翔云小学。“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叫濮院油米厂‘五七’小学。”冯师傅指了指学校沿革图靠后段的一个称呼。

  新校寄语:

  高大上的数字化硬件,嘉兴佼佼者

  老校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记忆,但蹒跚的步伐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

   教舍太过陈旧不堪、功能教室缺乏、硬件设施老旧、周边交通不便等原因摆在眼前,老校身处旧城区,想要扩建或重建的计划也难以实施。找一处合适的“新居”成为摆在翔云师生面前的一道坎儿。濮院实施旧镇改建项目成为加快翔云小学迁建的有力推手。

   在洪硖公路西侧,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校园展露新颜,这是翔云小学的新址所在。在新学期开学前,记者也提前进行了一次探访。

   带有人文气息的围墙、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操场,花园似的学校风景让人惊艳不已。再往里走,从普通教室的学生专用课桌椅、到专用教室里那充满童趣的天花顶,都透露出浓浓的现代感、严谨的精细化和暖心的人文关怀。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老师也参与了部分设计。“像美食教师、音乐教室、图书馆等的内部构造,每个班级的门牌,就连校园围墙上的石刻画都是由学校老师亲自出马设计的。”校长施志萍向记者介绍道。

   翔云小学迁建工程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2013年9月破土动工,2014年12月底完成全部土建、装修、设备安装、室外绿化等工程,2015年1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学校迁建工程总投资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校园内共有6幢建筑,拥有36个普通教室,5个综合教室,8个专用教室,教育辅助用房齐全。

   学校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不过,这些还不能代表翔云小学的全部变化。

   “数字化才是翔云小学新建后的最大亮点。”施志萍自豪地表示。在这次探访中,记者也零距离接触了数字化校园的核心部分。

   在每个教室的黑板处,都安装着一台看上去很像是液晶电视机的机器,这实际上是70寸大屏的触摸式一体机。通俗来讲,在上课时,这台一体机承担起了黑板、幻灯片、电脑等功能。而这只是数字化校园的一小部分。

   在学校的系统控制室内还放置着五六台24小时不停运转的大型机器,通过探头、缆线、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虚拟和现实校园沦为一体,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空间的维度,真正实现了“智慧学校”的建设。

   今后,数字化校园的作用和好处还体现在何处?可以实时监控校园内的环境;可以建立学生档案大数据库;可以与全市乃至是外省的学校进行课堂互动直播……如此“高大上”的硬件,在桐乡乃至嘉兴地区也是佼佼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