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2月12日 08:24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2015年2月4日在桐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桐乡市市长 盛勇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桐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四大奋斗目标”,突出抓好“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三件大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成功承办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1%;财政总收入89.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亿元,同比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5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10.1%。 

——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发展质量持续优化

工业经济转型提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38家,亿元企业40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4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率16.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19.1%和15.7%。“四换三名”、“两改两创”扎实推进,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38项,完成投资80.7亿元,现代化技改投入和设备投入占工业生产性投入比重达75.8%和64.1%;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2个,实施“两退两进”项目74个,腾退低效用地1705.7亩;新增浙江名牌8个,省著名商标4件,成功列入“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推动企业上市股改,新增股份制企业9家、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中国玻纤总部迁址桐乡,新澳集团、华友钴业成功上市,华章科技在港交所转至主板上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42.8亿元,同比增长12%。

服务业经济提质增效。平安养生养老和雅达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乌镇国际旅游区位列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类评估第一位。持续推进“个转企”、“企转规”工作,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149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93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2.5亿元、增长8.4%,占GDP比重达到43%。全年新增贷款90亿元,贷款增量和余额增幅稳居嘉兴第一。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现电商交易额680亿元,同比增长94.3%。全市实现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50.6亿元,其中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草市场实现交易额280亿元和6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2.5%。濮院320创意广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严格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基石,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2.4万亩,粮食储备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土地复垦3078亩,新增土地流转2.8万亩。签约农业投资项目64个,总投资4亿元的百花欢乐大世界项目落户石门并启动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增农业庄园建设点27个、家庭农场158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示范主体17个。桐乡杭白菊成功创建省级区域名牌。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旅游综合改革成效初显。以“一业驱动四化”的理念,推进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市、镇、村三级旅游管理组织网络,创新重大旅游项目投融资机制,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规划编制。全面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江南乌村、港龙世界风情木屋庄园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乌镇国际戏剧节,振石大酒店荣膺我市首个五星级酒店。全年共接待游客162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28.5%。其中乌镇接待游客692.4万人次,同比增长21.7%。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实施。出台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支持计划等10项配套方案。挂牌运营省股权交易桐乡运营中心,注册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试点“幸福新桐乡”农村居民普惠理财计划,受益农村居民1.7万人。创新政府融资方式,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和投向。以“多规合一”为契机,扎实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修编。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对全市2811家企业在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定价,规上和规下企业亩均税收分别提升9.6%和6.8%。

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全面深化。承接上级下放审批权限,推进审批层级一体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正向和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梳理十大类行政权力事项并上网公布。实施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审批,三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全覆盖。建立首席代表、期望办理新模式,推行“宽进严管”的工商登记制度,完善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考核体系。推行简政放权,实施强镇扩权,优化“政务超市”服务。推进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取得突破;综合行政执法、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农村产权制度和“三偿”生态保护机制等改革取得新成效。——有效投入深入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推进扎实有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交办领办项目落实机制,推行“三色”预警和追效问责。京马电机、易锋机械等261项市级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华能热电联产项目并网发电,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5%,完成总投资20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2.3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74.8亿元、服务业投资193.6亿元、农业投资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20.7%和18.6%。

  招商选资成效显著。加大接轨沪杭工作力度,重点围绕汽车汽配、新特材料、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等召开各类主题招商会63场。突出一把手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合众新能源汽车、普洛斯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38.4%;市外内资106亿元,内资注册资金4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7.4亿元。引进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2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个,行业龙头企业项目1个。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通过验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科创园投入使用,并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7项。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7865名,其中桐乡市级以上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6名。

  ——城乡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治水治气取得实效。治水工作强势推进,全省首创跨地市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大力推进“清三河”行动,完成2.3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和1.6万户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取缔沿河非法砂石料加工场22家。市级河道水质由原来劣五类、五类水为主转变为以四类、三类水为主,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评价为优秀。深化“4+X”行业整治,关停淘汰重污染高耗能企业199家,整治提升148家,查获环境犯罪嫌疑人62人。全国首创死亡畜禽生态化处理模式,畜禽养殖业减量提质取得实效,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9.9万头,家禽养殖减少42.1万羽。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控整治,拆除燃煤锅炉229台(套),淘汰黄标车4734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工作,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临杭大道开工建设,桐九公路客运中心至高铁火车站段和莲都公路市区至乌镇段加快建设,洲甸公路新农村至史桥段建成通车,环城东路综合改造全面竣工。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40公里,危桥改造64座。深入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县和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整治圩区3万亩,改造灌区节水配套3.6万亩,河道综合整治138公里,获省政府“大禹杯”金杯奖。大力推进通信基础网络建设,4G网络覆盖面拓展到村。数字桐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500千伏桐乡输变电工程和20千伏电网升压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

  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全年完成项目投资87.6亿元。凤凰湖景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区建成生态绿道13.7公里、绿地3894亩。完成市区7个“城中村”改造,三年累计完成改造任务的70%。调整市区保洁体制,实施城乡环境卫生“四位一体”改革。崇福新一轮省级小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濮院旧镇改建项目房屋征收工作有序推进,乌镇“镇区景区化”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完成“三改一拆”总面积474万平方米。深化“美丽乡村”及“两新工程”建设,优化镇村布点规划,乌镇横港村、崇福店街塘村入围浙江省2014年度美丽宜居示范村。

  ——和谐民生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市通过督导评估,非法托幼机构整治、新居民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成效显著。全市高考本科一类上线806人,技师学院获批筹建。设立市政府“医学助学金”,启动实施市域内医联体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嘉兴市级卫生应急示范镇(街道)实现全覆盖,省级卫生强市通过复核。“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平稳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市文化中心建成开馆,成功举办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子恺杯”第十届全国漫画大展,全国“茅盾文学新人奖”落户我市。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省体育强市通过验收。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整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9%。启动残疾人托养庇护中心建设,全年发放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金1813万元。实现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新建各类保障房348套。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18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引进并建成2家民办养老机构,市老年公寓二期投入使用。

  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推行“三治合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建立市镇村三级法律服务团,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全省首创跨区域平安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全员维稳责任制,推进“六五”普法,开通“市长信箱”微平台,加大信访积案和初信初访化解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开展村(社区)“机关化”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实行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出租房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 

  其他事业协调发展。开展侨情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启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成功创建省首批“红十字工作示范市”。民宗、外事、档案、史志、慈善救助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优抚安置、妇女儿童、老龄工作取得新成绩,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夺得六连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8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发文同比减少26.6%,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30%,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8.7%。深入开展“四联四强”大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进村入户联企活动,一批基层、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干部联系群众更加紧密。注重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狠抓落实,政府决策更加贴近民意,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工作推进更加有力。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政府工作取得了一些新成绩和新突破,这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负重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桐乡发展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企业生产经营潜在风险较多;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够快,转型升级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事业发展均衡化程度还不够高,公共服务离人民群众期待还存在差距;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社会治理任重道远;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效率不高、执行不力,政府转型任务依然繁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努力加以解决。

  2015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的关键一年。新常态要有新认识。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样的发展趋势要切实把握。新常态蕴含新机遇。“一业驱动四化”加速产业融合发展,“一网引领四化”推动经济创新发展,这样的发展机遇要倍加珍惜。新常态催生新要求。需要我们坚持重实体、兴实业、强实力,大力发展税源经济,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需要我们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淘汰偏低端、主攻中高端,所有企业无一例外;需要我们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立足长远抓当前、着眼全局谋一域。这样的发展理念要坚定不移。

  根据市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主基调,扎实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坚持“工业强市”、“市场强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认真抓好“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三件大事,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休闲名城、互联网智慧强市。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财政总收入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质”的导向促转型,着力提升经济实力

  突出旅游产业驱动作用,彰显融合效应。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统筹整合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项目带动,抓好“一带一路”规划建设,有重点推进风情小镇和乡村旅游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快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创建乌镇——石门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开拓地接市场,构建旅游营销推广体系。全年接待游客17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4亿元。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培育一批工农业旅游产品示范点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突出实体经济关键作用,放大投资效应。抓实体经济首先是要抓好工业。深入实施“六大倍增”行动计划,推进“两改两创”,加快玻纤、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扎实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工作。突出经济开发区、崇福经济区、临杭经济区等重点平台的示范效应,加快推进复合材料、汽车汽配等产业园建设。加大有效投入,强化项目支撑,加快推进合众新能源、隆翠房车等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94亿元、服务业投资219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投资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精准招商,继续加大接轨沪杭力度,主攻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力争在招大引强上有新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8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45亿元。鼓励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进出口总值和出口总值分别增长6%和8%。推进服务业集聚区、振东金融商务区等服务业重点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商贸、金融、物流、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旅游与市场互促共进、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融合发展。

  突出要素改革导向作用,释放红利效应。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扩面为契机,深化土地、金融、能源和环境容量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绩效评价办法,拓展绩效评价领域,进一步强化“亩产论英雄”的评价导向。有序推进“两退两进”工作,淘汰落后产能项目20个,腾退低效用地1500亩。探索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家;加快构建要素资源交易市场,促进各类资源市场化流转;升级“中小微企业贷款支持计划”,优化小微企业扶持方式。认真贯彻新《预算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拓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大项目的体制机制。切实做好国有公司分类转型工作,保持政府债务合理水平。加大项目审批事前、事后改革力度,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提高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即办率”。围绕“三权到人、权跟人走”,加快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土地和分配制度改革。

  突出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发挥引擎效应。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启用国家级毛针织品质检中心,建设省级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重点打造集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引进孵化项目30个,其中高端人才项目10个。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型企业30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设立政府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0项,新增专利授权2300件。创新引才用才机制,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450名、桐乡市级以上创业创新领军人才30名,培育高技能人才3500名。

  二、把握“网”的机遇谋发展,着力壮大信息经济

  全力承办互联网大会。健全互联网相关组织机构,加强与国家、省级层面的联系。力争建成乌镇会展中心,高起点规划大会永久会址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强化氛围营造,充分展示城市形象。进一步完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开展乌镇电力补强提升工作。改造提升景区会务接待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高标准做好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承办工作。

  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科学编制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一核一带多点”的空间布局,以乌镇为核心,经济开发区、科创园等为节点,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差异化发展会展会务、电子信息制造、数字内容、互联网教育等产业。设立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出台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互联网相关人才,打造协同配套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积极推动国家互联网公园、国家互联网大学筹建相关工作,积极创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基地。

  促进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重点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00项,“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00项,争创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加快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新增崇福(皮草)、石门(皮鞋)、洲泉(皮鞋、蚕丝被)等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争创省电子商务示范区。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以网惠民”。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民生、政务服务、城市公共治理领域广泛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基础投入,实施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安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乌镇“智慧小镇”建设,完成面向家庭的社区综合宽带示范项目。

  三、彰显“美”的理念强统筹,着力改善城乡面貌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生态环境。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以铁的手腕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加快实施“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完成黑臭河整治,增加四类以上水体断面比重。完善治水长效机制,全力整治以畜禽养殖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入网率。进一步理顺水务体制,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申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完成市区管网普查,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和截污纳管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河道整治150公里,圩区整治2.8万亩。深化“4+X”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黄标车”淘汰1000辆。深化“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工作,启动污泥处置项目,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继续因地制宜推进“森林桐乡”建设。

  推进有机更新,加快城市建设。注重产城融合,加快“一市三城”建设步伐。推进凤凰湖核心景观工程和夏家浜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东兴生活广场建成并投入试营业。推进杨家门区域旧城改建、濮院旧镇改建,加快市区“城中村”扫尾工作,注重拆后利用。深入推进崇福省级小城市和洲泉、濮院嘉兴市级小城市建设,加快乌镇“镇区景区化”步伐,协调推进其他新市镇建设,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小镇。加快临杭大道、莲都公路市区至乌镇段等项目建设,完成320国道崇福景卫至新农村段改造提升和湖盐线龙翔段、羔民线等6条县道大中修工程,桐九公路建成通车。

  做强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坚持高效生态农业方向,开展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业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农场经济和庄园经济,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6家、星级农业庄园5家。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2.1万亩。加快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创建省级示范主体6个,巩固提升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成果。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壮大特色精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严格土地执法监管,稳步推进新村集聚。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完成土地复垦2600亩。落实惠农政策,以改革的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快“美丽乡村”扩面提升,构建“一村一品一景”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四、围绕“好”的要求惠民生,着力增进百姓福祉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小班化进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加大技师学院(筹)等职业院校建设力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医疗开放合作,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探索药事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模式,逐步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全力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争创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市。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加快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名人文化、运河文化和古镇文化的魅力,办好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积极引进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启动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推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大就业培训和鼓励创业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做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业转产家庭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逐步增加就业岗位,有效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健全社保工作网络。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工作,探索建立医疗等基金使用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和残疾人保障等制度,加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等社会募捐和救助力度,不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启动实施“智慧养老”工程,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城市社区全覆盖,力争农村社区达到三分之二,着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深化“三治合一”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和“平安桐乡”建设。开展“五星级”和谐示范社区创建,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重点在养老、助残、低保等领域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做好专业社工的培育和引进,促进社区、社团、社工“三社”互动。全面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和新居民居住证改革试点,加快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和网络舆论宣传引导,办好市长电话,重视初信初访,扎实做好信访积案化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做好与开化等地的山海协作工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外事、统计、史志等工作,稳步推进民宗、台侨、档案、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事业。

  办好惠及民生8件实事。按照贴近民意、惠及百姓的要求,今年确定了8件实事项目,我们将精心组织、认真办好,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1.学校餐饮安全提升工程。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5所,升级改造10所;全市学校食堂“五常法”管理比例达到90%以上,“阳光厨房”比例达到100%。2.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工程。改造3家城镇农贸市场为放心市场,创建大型商超“放心柜”6家,品牌超市进校园实现全覆盖;建成20家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阳光厨房”;开展豆制品行业等规范化整治。3.城乡社区安防工程。新增视频监控探头1100个,在20个小区(村居)建设车辆识别监控等技防设施。4.“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工程。新增垃圾分类处置试点小区(村)20个,完成市区垃圾房改造500个、公厕改造30座,推进村级垃圾中转房达标改造。5.市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市区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惠及居民4100余户。6.公共自行车扩面工程。推进公共自行车服务向镇(街道)延伸,市区、濮院、崇福和乌镇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点90个、公共自行车2400辆。7.市民卡扩面和功能拓展工程。基本实现户籍人口市民卡全覆盖,拓展市民卡在公共服务场所、医疗机构诊间结算、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8.智慧城市无线网络提升工程。在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建设和开放免费WIFI网络,实现4G信号全覆盖、网速达到100M。

  五、坚持“高”的标准抓落实,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用法治的思维抓落实。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解决问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坚持科学理政,实施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策制度,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坚持廉洁从政,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严查违法违纪行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

  用市场化的理念抓落实。进一步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创新政府扶持方式和评价机制,推动政策导向由扶持个体向扶持公共平台转变。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

  用敢于担当的勇气抓落实。以动真格的手段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审批事项能简则简、能放则放、能快则快,提升行政效率;以主动靠前的姿态敢于担当、科学担当,进一步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强化执行力,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韧劲;以雷厉风行的状态克难攻坚,弘扬团队精神,倡导务实进取、善作善成,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结果论英雄”,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谱写新的篇章。让我们在中共桐乡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百万人民,凝心聚力、干在实处,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而努力奋斗!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增长 同比 推进 实施 桐乡 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