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濮院新联村:新农村里的旧时光

2015年01月30日 09:24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记者 沈怡华 陈为民
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浜。
做了五十多年打铁行当的石贤兴(右一)。
 

  现代化的农民集聚点。

  冬季渐渐走向深处,春在不远处。树木的枯败、空气的肃杀,让周围的颜色有些灰暗。但车子行进到濮院新联村,豁然开朗,颜色变得鲜艳跳跃,洋房集聚的世纪新联农民小区里很安静,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潺潺的流水从门前淌过,还有配套的绿化。

   干净、整洁、洋气……一连串跟传统观念中农村样貌截然相反的词语从脑袋里蹦出。

  A人情味的回归

   如今,新联村的集聚程度已达30%以上,农民小区已建到了第四期,一批批村民搬进新居。“我家有3层楼,每层100多个平方米,小区里还有健身器材。”提起快要完工的拆迁房,村民老朱话很多。

   老朱平时一家四口住在80年代自家盖的两层小楼里。历经三十几年的风雨,承载了两代人的记忆,小楼破旧不堪,正好赶上村里农房改建。“家里的田早就不种了。”朱桂新平时在濮院镇上打工,两个女儿也在镇上读书。由于新联村离濮院羊毛衫市场不远,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从事着与毛衫相关的产业。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留在村里。

   提起过去,老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小时候孩子们最盼望过年,许多家庭都会宰年猪、吃猪肉、打年糕。“白白的肥肉都有这么厚。”他伸出两根手指并在一起比划着,“我一次就能吃大半块。”大家忙着走亲戚,相互串门,人情味浓厚。如今想吃猪肉去市场上遛个弯就有,年糕也变成了机器制作,生活更便利了。

   老朱在自家新房里转悠,设想村庄今后的模样,总有这样的念头在心里转:以后,年味还是不是一样?

   虽然村子不断外扩,村民越搬越远。但几个集聚小区将大家伙聚集到一起,一样宰年猪、打年糕,一样家长里短,人情味并没有远离,但生活品质却跳跃了一大步。

   在村委会的对面,就是一个农民公园,亭台水榭,小桥流水,水是妙智港接过来的,清澈灵动。冬季的树木难免单调,但情致犹在。一位老阿姨正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笑着打招呼:“再过两个月,这里就美了。”

   眼前似乎呈现这样的画面,万物复苏,妙智港岸边花红柳绿。这是村庄的蜕变,更是村民生活方式的蜕变。

  B时间的惯性

   69岁的沈坤山,少小离家,虽不是族中辈分最高的人,但肚子里藏了不少乡野掌故。村里就请他过来编村志。在堂屋门前,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原来,当初老祖宗选定这里定居,繁衍生息,确实有一番思量——

   在《嘉庆桐乡县志》上,沈坤山找到了有关新联村最早的痕迹,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新”字一直是村名的一部分。

   史书上一段有关新联村的诗文:数里长岗似掌平,将军战马昔会强,至今原上青青草,犹带英雄千血腥。翻遍史料,依着零碎的片段,沈坤山固执地认为,这里曾是吴越大战的主战场,或也承载着范蠡西施的那场风花雪月。

   在老濮院口中,更习惯将这里称为新生一带。2000年,新生镇辖新联、新港等7个村委会。2001年,撤销新生镇建制,与濮院镇合并。

   让沈坤山欣慰的是,负载着诸多历史的村庄,几经沿革,但村名中的“新”字一直保留着。

   在老一辈的口中,村里曾有座很有名的庙,唤作“泽岗庙”。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这一带久旱逢蝗灾,粮食颗粒无收。有一天,村里一位老人做了一个梦,说如果在村里造一座庙祭拜雨神,就能逢灾化吉。

   这事传到村里最有钱的一个村民耳中,他筹资建庙,果然当地连下了三天大雨,蝗灾也消失了。

   传说只能说寄予了村民的美好愿景,但庙是真实存在过的。虽几经修缮,最终还是毁于抗战时。

   习俗和吃食习惯多少还是让村民代代沿袭下来。如果你来这里,一定不要错过最质朴的特色美味。

   芝麻米饽在那个物资不富足的年代,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等同于吃肉。“因为味道太香了,家里做好了,大人只能不断换地方,因为香气会把小孩吸引过来,稍不留神就吃光了。”沈坤山笑着。

   其实现在看来,这道美食原料再简单不过,芝麻、糯米拼粳米炒熟,用磨盘磨成粉,拌上糖,一吃,满嘴黑,却满口香。

   时光流逝,繁华不再,曾经的稀罕物也变得稀疏平常。我们在村里转悠时,除了一些老人,很多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屋早已人去屋空。

   来到一处涂有五星的老房前,这里原是生产队的礼堂,曾经一片喧哗,现在庭院内荒草掩膝,蒿茅拂面,从门缝中张望屋内,却还有那些隔世的木凳、农具。

  C村民的执着

   冬季的村落格外安静,成片的田里堆起一簇簇草垛。因为村里还有一些养鸭户,金黄的草垛倒给了这个村别有的风情。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老婆婆喂鹅,老公公劈柴。见有客人来,老公公放下手上正在收拾的柴火,搬出凳子招呼我们坐。

   老婆婆从簸箕里铲出一些草木灰,覆在院子里的鸡鸭粪便上,怕我们不小心踩到。院子里有2只大缸,用来接天落水的,旁边有一块用石头搭起的石板,上面放着一块磨刀石。进入灶间,见到了久违的土灶还有各类竹制用品。

   走在村里,我们不时碰到背着大竹筐的老人,对我们这些闯进来的陌生人,笑得毫无防备。瞬间让人觉得,时间的惯性在这村庄,如此之大。

   村里有两条古老的小河,一直和村民固守着村庄:凤凰墩和许凤浜。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朱文贵也说不上来,只是自告奋勇带我们去转转。

   凤凰墩除了明显高出一大截的地势,早已看不出痕迹,废弃的房屋旁堆满了稻草。村里人说,老底子能住在地势高的地方,非富即贵。

   凤凰墩不在,凤凰浜还在,传说曾有凤凰在此沐浴。这是一条有着九十度转弯的小河,两岸的大树身子弯着,树影垂在河面上,一块块石头搭成的老桥洞述说沧桑。

   住在岸边的老陆走了过来,他说这凤凰浜和村里人的生活休戚相关,为村民带来很多福报,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

   老陆说,等再过段时间,他们这片也要集聚到新村点。“其他什么都好,就是舍不得这河这景。”

   在村里还有一位打铁师傅石贤兴,传到他已是第5代了,他从15岁开始打铁,一直打到67岁。“现在做农活的少了,农具用不到了。”虽然生意冷清,但石贤兴还是固守着老行当。

   村里的老人,延续着祖辈的生活习惯和观念,执着于“与大自然携手同行”的生活。正像《三字经》所言:“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

   在这样一个新生与陈旧并存的村庄,是什么令那些留守的人们依旧宁静生活,安泰生存?直到临离开,也没有找到确切答案。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