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解读木心——“格算,不格算”

2015年01月14日 09:05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严僮伦

  木心:“合算”,沪音“格算”,上海人在“格算,不格算”中耗尽毕生聪明才智……

  (《哥伦比亚的倒影》P129)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国内的文学界掀起了一股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描绘老上海热,有小说,也有散文。作者们把当年上海滩的陈芝麻烂谷子掏出来,放到马路上翻晒,让走过路过的却无缘在那个年代的上海生活过的今人,瞧一瞧旧上海市井生活的细微末节。然而,这些作者自己大都出生在解放后,只是凭着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再加上点文学的想象而作,故而终究有一层“隔”横在那里。

   木心就不一样了,木心写老上海,有两大优势。其一,木心是老上海生活的亲历者。木心1927年出生,1946年考入上海美专时已经是近20岁的青年了。此后的木心,大部分日子都在上海度过。其二,木心对生活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以及木心的文字功底,都明显高出常人。此两大优势成就了木心的散文杰作《上海赋》。上海作家陈村说,木心的《上海赋》是描写老上海的绝唱。

   《上海赋》原计划九章,写就六章,细细描述旧上海中底层市民的衣食住行以及人际交往,旨在揭示深入骨髓的阴暗心理和无孔不入的世态炎凉。对传染性很强的风行以及旧上海的一些劣根性痼疾,作了善意的嘲讽和批评。

   “合算”,沪音“格算”,上海人在“格算,不格算”中耗尽毕生聪明才智……从文字角度看,木心此语很好懂,不像木心有些文句那样,要查字典,要冥思苦想。尽管如此,在理解木心这句话的时候,还得小心,要防止进入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木心批评的对象是旧上海人,与当今的上海人毫不相干。今天的上海人,面貌已大大改观,但是,如果聪明一点,姿态高一点,以此作为借鉴,反思反思,有百益,无一害。第二个误区,木心批评的是上海人,我们可是外省人,与我们不搭界。其实,太过精明,工于算计,追小舍大,结果是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都为占点微不足道的小便宜而耗得一干二净,这样的人,全中国,全世界,不乏其人。而且,至今尚无有任何消失的征兆。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