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张卫兴:他的三年强村规划

2015年01月09日 08:03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记者 张应隆

  党员名片:

  “要为老百姓服务,要让他们信得过,就得踏踏实实干点儿实事,让全村富裕起来,也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张卫兴的愿望,也是他的行事准则。

  张卫兴,男,1972年出生,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退伍,2012年11月起担任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兴在春丽桥村待了18年,也将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村里。

  最美瞬间:

  2012年11月,张卫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春丽桥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上了日程。

  “虽然我们村新农村建设起步晚,但晚有晚的好处,可以借鉴临近县市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在村民大会上,张卫兴提出,将村里的新农村集聚地规划在陆家斗、西浜两个全村位置最中心的小组。届时,公园、道路、广场、配套等设施均会逐步跟进,到2016年实施全村的“三年”计划,实现春丽桥村的“大变样”。

  “张书记在咱们村待了这么多年,踏实肯干,他说啥,我们就跟着一起干。”村民大会上张卫兴提出的“三年”计划,很快在全村传开了。春丽桥村的村民为何能与村干部拧成一股绳?这可离不开张卫兴十几年来在村里打下的“基础”。

  2007年,张卫兴还是村里土管员,春丽桥村经济薄弱。为让村里富裕起来,张卫兴可谓绞尽脑汁。当时,他向上级部门争取在村里成立省级示范种粮区,利用仅有的300亩种植面积,成立了石门镇兴农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

  然而,合作社成立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张卫兴向村民推广机械化设备服务,许多村民觉得将自家的田交给别人种不放心。2008年8月,订购了合作社服务套餐的南桑乔小组村民沈金潮给张卫兴打来电话,说自家稻叶让虫子吃掉了,认为是服务不到位造成的。张卫兴赶到现场,挽起裤腿就往田里“钻”。在细细查看后,张卫兴告诉老沈,水稻坏的是老叶子,待新叶长出来后,不但不会影响产量,反而还会略有增产。

  最终事实证明,老沈家当年水稻大丰收,老沈也从此放心地将土地交给了合作社。不少村民说,合作社刚成立的那段时间,张卫兴的裤腿基本都是挽着的。办公室里看不到他的人,他天天泡在田间地头。只要村民有疑问,张卫兴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为他们答疑解惑。

  合作社的机械化“订单式”服务不仅让农民省心,增加了收入,还节省生产成本,将农民的双手“解放”出来。而今,不光是水稻田,许多村民还将自家的桑树地也让合作社帮忙服务,随着村民需求越来越多,合作社的服务项目也多了起来。

  发展至今,合作社已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机械设备108台,社员150余名,机械化程度达100%。除了2000亩合作社自营土地外,“订单式”服务范围多达3万亩,涉及临近县市的六七个镇(街道),先后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统防统治示范组织。

  合作社的成功,给张卫兴和全村人民带来了自信。“本来搬到新农村建房,离自家田地远了,挺不方便的,但我相信张书记的规划,相信他能像经营合作社一样,带着我们全村‘大变样’。”为了表示对村委会的支持,村民姚文娥一次性拿出50万元捐给村里,帮助建设新农村。

  “实际行动总是更能让大家信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是会脚踏实地,干好事,办实事。”张卫兴说,村民的信任,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工作动力。

  大众点评:

  点评人:春丽桥村党总支委员颜国明

  “看到张书记这样以身作则,许多村干部也一样愿为村民多干实事。对我而言,我也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务实,造福更多百姓。”

  点评人:春丽桥村住村干部朱晨萍

  “一年的住村,我在春丽桥村学到了很多东西。张书记教会了我们如何与村民相处,这些将是我以后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点评人:春丽桥村村民沈建飞

  “张书记上任才有两年,但他已在村里待了十多年,对我们村里很有感情。我们村民也相信他,愿意跟他一起干!”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新闻标签:编辑: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