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唯一 新闻门户

不一样的父子:曾点与曾参以及儒家孝道

2015年01月06日 08:38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张天杰

编者按:去年12月28日,由桐乡市图书馆、梧桐阅社和本报三方联合主办的伯鸿悦读沙龙之“桐溪书院·国学讲会”第八讲:“《论语》趣读: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开讲。

在孔门弟子中有多对父子,如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有趣的是,曾氏父子,一个被后世尊为胸次洒落的典型,一个却被尊为谨言慎行的典型,真是不一样的父子。

先说做父亲的曾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字皙。”蒧,《论语》中作“点”。传说他喜好吃羊枣,山东一带特产的小柿子;《孟子·尽心下》说是狂者,其实就《论语》来看,与其说是狂者不如说是狷者。关于曾点的记载极少,《论语》中只出现一次,然仅仅一次就让《论语》的读者们都记住了他,“曾点气象”或“圣人之叹”,成为儒家人格理想的一中象征。

《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在子路、冉有、公西华言志后说:“‘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朱子说:“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荡。”也就是说,曾点类似道家人物,有隐逸之风,或者说是儒者“穷者独善其身”的典型。暮春时节士人们的一次郊游,沐浴、当风、咏诗,这种洒落与其他亟亟于功名的孔门弟子绝然不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其父亲不同,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被尊为曾子、宗圣,他在典籍之中留下了许多记载。《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但已散佚。《大戴礼记》中有《曾子》十篇记载他的言行;《小戴礼记》中有《曾子问》以及著名的《大学》,还有一部《孝经》相传也为曾子所作,故曾子及其门人所留下的著述并不比孟子、荀子少,可以说是儒家的一大门派。

曾子以孝著称,此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后来成为儒家的修身原则。他认为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即“忠恕”之道(《里仁》),确实以“忠恕”来概括“仁”是非常契合的。他还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同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这些也成为后世相传的《论语》名言,君子、士人必须注意自己的仪容、脸色、语气;必须虚怀若谷,受到冒犯而不计较;也应有担当精神,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还应注意交友,以文会友的目的不是相互夸耀,而是相互“辅仁”。

关于孝道,《论语》中谈论极多,曾子就提出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学而》),慎终,父母的死丧当谨慎,远代的先祖当追念,这是民风淳朴的关键。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子张》)此条可以说是发展了孔子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思想。《大戴礼记》中曾子论孝道极多,《曾子本孝》说:“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与《论语》中孔子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以对照着读。《曾子立孝》“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忠臣出于孝子之门”。《曾子大孝》中说“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也道出了后世相传的重要理念。至于《孝经》则是曾子专门传承孔子孝道思想的经典,其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章》)“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这些思想也可以与《论语》所论孝道相互对读,就会明白其中的相互关联,将经典对读,又将经典引向现实生活,只有这样读才能把儒家思想读通读活。

最后,提一下《二十四孝》“啮指痛心”的故事,说曾子外出打柴,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了下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到心痛,知道是母亲在召唤自己。可见曾子之论孝,影响深远。

1月11日上午9点,在桐乡市图书馆二楼南面一号教室,伯鸿阅读沙龙之“桐溪书院·国学讲会”将由张天杰主讲《从农学家到一代大儒——对张履祥以及耕读理念的解析》。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不一样 父子 孝道 论语 孔子编辑: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 市府网: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