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以船为家,难舍水上生活

2014年10月24日 09:12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许惠良 通讯员 陈娴 刘青松
 

夫妻俩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守了7年。

这是回收废机油的设备。

  朱仿明的手掌上满是难以去除的油垢。

  船舶废机油回收,这个行当您听说过吗?这些年,因从业者逐渐老去,且利润太低,这一职业已经在很多地方完全消失。

  有人选择退出,也有人选择坚守。

  在桐乡,仅存着这么一艘民营的船舶废油回收船,经营者一对年近古稀的老夫妻,来自江苏兴化,男的叫朱仿明,女的叫陆南香。

  7年来,他们以船为家,沿着桐乡的主要航道帮助船舶清理废机油,虽然一年辛苦下来,纯收入加起来仅1万余元,但他们觉得日子过得很开心。

  朱仿明说,干一行久了就会有感情,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身体不允许。

  老夫妻难割舍水上生活“重操旧业”回收废机油

  老夫妻俩的行踪很“神秘”,虽然提前约了采访,但仍花了两天时间才跟他们见上面,地点定在龙翔街道西双桥附近的一个码头。

  下午1点50分,记者到达时,朱仿明正躬身在岸边水龙头上取水,看到有人前来,就操着一口浓浓的苏北话,示意记者先休息一会。

  远远望去,眼前的这位老人个头不高、头发已花白,身体看上去还算硬朗。“今天来采访啥呀?”约莫5分钟后,朱仿明忙完手头的活,拉过来一条小凳子,率先开了口。

  当记者说要聊聊这些年的生活时,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些年的一些经历。

  原来,朱仿明以前干的就是水上运输,拥有自己的一艘挂桨机,专门在崇福一带运输货物。

  在跑船的10多年间,他和妻子陆南香凭借着辛勤劳作,攒了些钱,帮助两个在老家的儿子娶妻生子。

  2007年上半年,年近60的朱仿明萌生退意,与妻子商量后,将跟随了自己10多年的“老伙计”卖了,准备回家养老。“一共卖了4.5万元。”朱仿明回忆说,回到老家后,他把4万元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留了5000元傍身。

  按理说,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应该是件开心事,但老两口却活得很不自在,不到半年,他们又选择了重操旧业。

  2007年下半年,朱仿明向亲戚借了6万元,购进了一条七八吨的小船,回到桐乡做起了回收船舶废机油的行当,这一做,就是整整7个年头。

  每天“游走”航道间每分钱都是辛苦所得

  回收废机油是个辛苦活,每天收成多少,自己往往决定不了,全靠勤劳和运气。

  对于勤劳这一点,老夫妻没的说,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草草吃过早饭后便起程做“生意”。

  东宗线、京杭大运河……甭管有没有生意,每隔几天,桐乡的主要航道他们都要跑个遍。

  老两口做生意的方式有些独特,遇到油量少的,他会用自己购置的洗衣服、洗洁精或者手套来兑换,算个情分;而遇到油量多的,则稍微出点现金进行购买。

  由于回收而来的废机油混合水分,纯度不够,老朱将他们暂时存放在船舱内,待沉淀几个小时后,拿个油泵将漂浮在表面的机油抽入桶内,整个流程算是走到了头。“积多成少之后再进行处理。”朱仿明告诉记者,这两年生意都不太好,就拿当天上午来说,辛苦跑了崇福、龙翔街道几个地方,结果只收到一小桶废机油,按照成本计算,可能得亏本。

  可是说归说,这些年老夫妻俩还在坚持,除了下雨天可以难得“放假”轻松外,每天最少有七八个小时开着船在水面上到处寻找目标。

  此外,为了补贴家用,陆南香还会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瓶瓶罐罐捞上船,凑够一定的数量就拿出去卖,换点小菜钱。

  一年四季以船为家却自认很幸福

  因为岸上没有住所,船自然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家,一年四季不离不弃。

  当天,在朱仿明的默许下,记者参观了他们“房间”。房间很小,小得只够两个人住,除了床、小衣柜,就只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电风扇都没有,夏天怎么过?”记者问。朱仿明指指船头的甲板说,天气热的时候,他们就在那里搭个临时的“床”,枕着河风入眠。

  由于缺少家用电器又要靠自己发电,老夫妻两个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往往稍微看会电视就强迫自己入睡。

  朱仿明和陆南香的饮食也很简单,平时以素菜会主,偶然会去市场上花几元钱买丁点肉或者几条小鱼烧烧,打打牙祭。“去年纯收入才1万多点,不敢乱花。”陆南香说,前年他们才把借来买船的钱还清,这两年还想多积累点钱给儿孙。

  除了这个朴实的想法,陆南香还有件事特别牵挂心头。她告诉记者,出船收机油得靠吆喝,两年前,老伴患了咽喉炎,开口大声说话喉咙就会异常疼痛,大儿子得知消息后,弄来个录音机,如今,每次收废机油,就用播放音乐取代吆喝。“两个人在异乡生活,希望老伴身体能够硬朗些。”陆南香说。

  临走前,出于礼貌,记者和老朱握手道别,但他却嫌自己手粗糙,迟迟不肯伸手。

  在记者多次“强烈要求”下,老朱摊开了手掌进行了“展示”,记者发现他的手掌纹路比一般人要深许多,里面藏着大量难以去除的油垢,以及不曾愈合的伤口。

  当记者问及还打算做多久时,老朱说,这些年虽然钱赚得不多,但和老伴过得很开心,如果身体还行,他会一直坚持到老。

  ◆记者手记

  他们过后,还能有谁?

  先来普及下知识,船舶废机油指的是每年船舶更换下来的二手油等。按照船舶防污染的相关规定,这些油需要妥善处理,绝对不能流入河道。

  梧桐港航管理站曾算过这么一笔账:按一艘船每年换两次机油,每次漏下100升机油算,桐乡港区每天装卸货物的货船约300艘次,每年就有6万升左右的废油量。

  常规情况下,废机油大部分会被船东收集,小部分则漏到机舱底部,这一小部分没有专业的设备,处理就成了问题。

  那么,这一小部分该如何处理?由于政府部门还未参与回收,朱仿明这样的民营船舶便成了收集废机油的主力军。

  然而,眼下桐乡虽然还有人在从事这个行当,但随着朱仿明的渐渐老去,因为收入少、工作辛苦等原因,这个行当或许将难以为继。

  废油的回收和利用,是船舶防污染的重要一环,也是“五水共治”的题中之意。这个责任究竟该谁来担,是否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或者政策倾斜的方式,对油污回收行业进行一定的扶持,并进一步规范废机油的后期利用?这些都是记者采访后的疑问。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新闻标签: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