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当宝宝节遇上粽子节,最火的是童玩节和“蜘蛛煨蛋”

  “好不容易等到这3天假期,过节倒是其次,重要的是带着家人出去玩一玩。”刚刚结束的假期,市民方琳带着家人去上海欢乐谷游玩了一圈。和方琳一样,如今众多“80后”、“90后”,对刚刚过去的儿童节+端午节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两点:吃什么馅的粽子、带宝宝去哪儿玩。殊不知,在“老底子”的时候,节日生活可比现在丰富多了。比如,乌镇童玩节上,捉七、丢筷子游戏就很火,还有很多桐乡年轻人都不知道的“蜘蛛煨蛋”,都上央视了。

 

  玩一玩长辈小时候的游戏

 

  捉七、抖空竹、踩高跷、夹弹珠、丢筷子……这是许多人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然而,于00后而言,多少是有些陌生的。6月1日,顾不上夏雨阵阵,50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乌镇,参加2014乌镇民间童玩节“六一试体验”活动,玩起了父辈们幼时的游戏。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爱桐乡网“5.20”上线活动中获奖的网友啦。

 

  传统游戏并不简单

 

  “哇!”传统童玩厅是老式的民间建筑,粗糙的水泥地坪,陈旧的灰白墙面,四方的八仙桌,长方的条形灯……和平时的游戏环境截然不同。里头又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传统游戏器具,让小朋友们惊叹不已。

 

  “小心点。”还未听完妈妈的嘱咐,11岁的孙硕迫不及待冲上前去,玩起了丢筷子。木栏杆前,挂着几个竹篮,摆着几个用五彩纸包好的小口玻璃瓶。只见他拿出一根筷子,双脚站在栏杆下,身体伏在栏杆上,弯腰,将筷子与瓶口对准,往下扔。

 

  没曾想,那么近的距离也会失败,孙硕显得有些“不甘心”,一次又一次尝试,最后,索性就耍赖把筷子“送”进瓶子。

 

  “这个游戏看上去很容易,其实,玩起来一点都不简单。”孙硕一蹦一跳,扑进妈妈的怀里,仰视着她,或许,此刻,他开始羡慕妈妈的童年,“妈妈,回到家里,我们再试一下。”

 

  家长成了游戏导师

 

  一个个小小的方形布包,抛起,落下,抓在手心,一个、两个、三个……这便是俗称“捉七”的沙包游戏。

 

  一个八仙桌四周,围满了大人、小孩,大人们充当起了“老师”,得意洋洋地教自家小孩怎么玩。家长陈银笑着说,如今的小孩身边都是奥特曼、遥控车、IPAD、电脑等新式玩具,“老土”的游戏他们反倒很难“驾驭”。

 

  “捉七真的很难,一个一个逐渐增加,到后来手都不够用了。”眼看着手中的沙包一个一个落下来,陈银的儿子丁丁无奈地摇着头,“又没成功。”

 

  不过,丁丁骨子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定要和妈妈较量,直到中午时分。

 

  一起感受童年快乐

 

  当然,只是玩游戏仿佛有些美中不足,在张恒兴花灯铺,一场亲子花灯“盛宴”正在上演。爸爸或者妈妈坐在孩子身边,两人一起用竹密、绳子做出一个圆筒形,紧接着,贴上喜欢的彩纸……到了画画这一步,小朋友们纷纷一展所长,用彩笔天马行空地画出一幅幅得意之作。

 

  提着新出炉的小灯笼,8岁的费易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心里美滋滋的:“你看,它会发亮,五颜六色的。”

 

  除了亲子合作,亦要给孩子留一份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在童玩馆的童玩课堂上,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做布贴画、茧子画,还能捏泥人,玩得不亦可乎。

 

  “折腾”了一上午,终于能够坐在椅子上歇歇脚了,看着女儿傅悠然专心致志地做手工,傅东平坦言,出来总比呆在家里看电视好,既能让女儿玩到他童年时的传统小游戏,又能提高她的动手能力,而自己也能当一回“大孩子”。

 

  粽香之外的端午记忆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昨日,又逢端午,粽香飘满城。然而,这糯米的粘稠、粽叶的清香是否能唤醒你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记忆?

 

  亦或是,除了粽子,还有些许情怀,在这个6月的开端,牵绊着你呢?

 

  那些被遗忘的端午习俗

 

  每年端午节,亲手裹粽子已是沈雪凤多年的习惯。她说,端午节自己不亲自动手裹粽子,就没有过节的味道。

 

  沈雪凤老家在崇福镇上市村,随着女儿在桐乡市区生活多年。然而,农村的习俗,仍停留在她的记忆里。

 

  在市区经营蔬菜买卖的俞永芬,每到端午节前后,她的摊位上总会多两样“副产品”——艾草和菖蒲。“前来买菜的市民,会顺手买几枝回去。”俞永芬说。

 

  对于端午节的记忆,农民出生的沈雪凤和俞永芬都有着共同的美好回忆。

 

  除了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要插上艾草、菖蒲驱邪。176年前,濮院的画家董棨用他的画笔,清楚地记录了桐乡端午插艾草、菖蒲的情形:他们将艾叶做成人形,将菖蒲做成宝剑的样子,把藤条做成鞭子,杂以蒜头挂于门首……

 

  屈原《离骚》中有文“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桐乡,端午节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农村制作的香包却别有讲究,一般为小孩子佩戴,由孩子的母亲亲手做成。里面放的东西也很特别,要7种谷类,加上孩子的生辰八字,以及端午当天摘下的艾叶或桃枝之类的物件,桐乡人将其称为历本袋。

 

  除此,在沈雪凤和俞永芬的记忆里,赛龙舟、吃“五黄”、虎头帽、穿虎头鞋、穿五毒衣的等都是桐乡的端午习俗。

 

  到了城市后,沈雪凤发现,城里人对端午节没有农村那么重视,端午节的习俗,渐渐被人遗忘。

 

  唤醒桐乡人的端午记忆

 

  6月1日,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了桐乡石门一带的传统端午习俗——“蜘蛛煨蛋”。一时间,微信朋友圈、QQ群都在谈论着这一将蜘蛛当作食材的端午料理。

 

  “原来桐乡还有这样的端午习俗。”作为土生土长的桐乡人,“80后”姑娘朱夏婷在看到节目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除了部分石门人,和朱夏婷一样,大部分市民在看到“蜘蛛煨蛋”上央视后,纷纷表示,这是头一次听说。

 

  然而,这一不被人熟知的端午习俗,在桐乡石门已流传了100多年。

 

  在石门,小孩子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特制的蛋。端午午时一到,各家要在养蚕生火的瓦盆里放进干燥的蚕豆壳。点燃后,马上抓一把蚊子草、蛤蟆草和菖蒲草盖上面,让火熄灭而生烟。然后,取一个青壳鸭蛋,在蛋的一头敲一个小孔,塞进一只蜘蛛,并把蛋孔封住,放入瓦盆中间煨烧。蛋煨熟了,取去蜘蛛,把蛋给孩子们吃。

 

  在丰子恺先生的《端阳忆旧》中,十分具体地记载了这一习俗。据说,吃煨蛋可以驱毒,吃了之后夏天不生痱子和疥疮。

 

  “吃‘蜘蛛煨蛋’的习俗曾在桐乡十分盛行,但现在已经消失了。”现年78岁,家住石门镇的朱兰娜告诉记者。她说,现在本地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蜘蛛煨蛋”这一端午习俗了。

 

  2008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逐渐被人遗忘,文化“味道”寡淡之际,CCTV-4《走遍中国》栏目对“蜘蛛煨蛋”的报道,让桐乡人重温了这一消失的端午习俗。

 

  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在这三天假期里,买一些艾草回家,烧上水,给自己与家人洗一个澡;买一些粽叶回家,跟自己年迈的母亲学一学怎样裹粽子……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陈亚萍 程新星/文 通讯员 张雄伟/摄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