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昔日市声犹在耳

2014年05月28日 08:55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汉语言音分四调,字有平仄,因此,扯起调子长吆喝就特别显得抑扬顿挫,好听。说起这一点,耳膜上犹留起昔日的许多市声。

 

  “生炒——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

 

  半个多世纪之前,每在午后傍晚,西寺前一片市声交响,间或跳出来这一声跌宕悠扬的吆喝,有时候这吆喝也会回荡在弄口巷尾。

 

  白果是乡人对银杏的俗称。银杏树人们又叫它公孙树,做祖父的当年栽下银杏,直到孙子辈长大,银杏才结果,证明银杏树的长寿。家乡的公园里有三棵可以合抱的银杏树,银杏树树杆都特别挺拔,这三棵银杏就颇似伟岸的卫士,几百年来忠实地拱卫着孔庙,不管主人家辉煌肃穆抑或倾塌颓败。

 

  记得那年秋天家乡重修孔庙落成,孔子七十七代嫡孙、衢州孔府管委会主任孔祥楷先生也应邀参加了崇德孔庙修复开放仪式。这位孔先生性格看来是很直爽的,他说话不大给主人留面子。说起现在做什么样的事都有作秀的味道,他不希望自己的祖宗被当作一种作秀的工具。他说此次应邀过来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的老祖宗孔家五十三世宗子袭爵衍圣公的孔洙来过这里。孔洙是应奏疏兴建州学的翰林学士张伯淳之邀来到崇德参加州学——就是现在修复的这座学宫的落成典礼。他对镇上花了一百三十多万元修葺一新的孔庙似乎并不感兴趣,但在墙外这三棵银杏树下他却徘徊再三,还吟咏:“飘落的一张/银杏叶/忽然让我/想起了孔子。”当年做了学士的乡人张伯淳上疏奏请修建州学,并广大其居。元至正二十一年,知州王雍建起这座学宫,迄今六百四十五个年头。六百四十五年,孔夫子和儒学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看来在他眼睛里飘落的一片小小的银杏叶,真个触发他生出了无限的感慨。

 

  银杏树的叶颇似一柄缩微的扇子,翠碧,待到秋风一起刹那间便变黄,淡淡的,枝叶间挂满了一串串银杏,风一吹或者摇一摇树,熟了的银杏便会掉落,这是一种浅黄的小圆果,褪去果肉,内里便有带着色似象牙的壳的核,炒得微黄,嗑开薄壳,里头的仁就像凝冻的翡翠,热的时候确实似小贩所吆喝的,又香又糯,但滋味却微苦,我不大喜欢。那时候的孩子可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有钱可以享用,花一分钱从小贩的手里接过一两颗热白果,已是难得可以解馋甚至可以炫耀同侪的小食了。隐约记得唱这一声吆喝的是一位长颈鹤喙的独眼老人,趿拉着一双破鞋,胸口吊一个方形的木盘,里面放一排裹着白糖的风菱或者青梅,一个小布囊里装的就是炒熟的热白果——回荡在家乡西寺前、县前或者一条条巷弄上空的各式市声都是由这样的贫穷小贩演奏出来的,掩饰不了一种苍凉的韵味。

 

  前几天,我去公园,修复一新的孔庙青瓦粉墙,藏起了一种神秘和肃穆。墙外的三棵银杏在寒风中兀立着,褪尽了叶子的枝丫间还吊着一些残果,底下的草坪上满是它的落叶,几个老人似在寻觅掉落的银杏,其中的一位手里的塑料袋胀鼓鼓了。看着,瞬间,耳畔仿佛就响起那一声悠长的市声:生炒——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还似昨日,照旧抑扬顿挫,但却已是那样遥远。心想,它是决计不会再在以后的时日中再现了。心里不免掠过许些惆怅。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徐自谷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