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木心成乌镇又一文化符号

  A从长沙到乌镇往事连篇

 

  昨日凌晨,从长沙到上海,一架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东东顾不得劳累,便径直赶往桐乡乌镇。

 

  一路上,东东眼看窗外,心中难以平静,脑海里,一片空白。9点20分左右,抵达乌镇,跨入木心先生的晚晴小筑。

 

  穿着黑色背心、白色衬衫、黑色裤子和黑色球鞋的他,依然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一边驻足,一边拍照。

 

  和两年前不一样,那时的他,坐在火车里,整整哭了17个小时。一个大男孩,哭成泪人,很少见,列车员问他怎么了,他说,因为他敬爱的一位老人去世了。

 

  也是那一次,东东第一次来了乌镇。

 

  这一次,木心故居纪念馆开馆,他第二次来。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木心先生的?”

 

  “2007年,10月份。”东东说,他清晰地记得,在湖南师范大学对面,有一条小巷子,全是老宅,面临拆迁,为了留住旧时景,他和小伙伴们去画画。

 

  在小巷里,有一家艺术书店,老板和他们很熟,招呼他们去搬书,顺便买些打折书。其中,就有木心先生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和一本写木心先生的、很薄的册子。

 

  拿回家后翻第一篇时,毫无兴趣,扔在一旁“睡觉”。几个月后,闲来无事,读第二篇时,变化发生了,天翻地覆地那种。用东东的话来讲,一发不可收拾。

 

  花了一天半时间,读完两本,紧接着,他把木心先生的著作读了个遍,除了《文学回忆录》,他每本书要读上七八遍才过瘾。尤其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和那本册子,已经翻烂了。

 

  事实上,2007年时,东东才高中。他一点儿都不避讳,在此之前,他成绩很好,自从迷上了木心先生,他天天看木心的书,上课时也看。

 

  有一次,被老师发现,要求他写检讨,他摘抄了先生的散文《已凉未寒》,老师看后,把书还给了他,从此,老师也喜欢上了。

 

  东东还记得,高考时,语文试卷上的作文是《诗意的生活》,勾起了他的“兴致”,不按常理,他从后往前做。

 

  “先生善用俳句,一句一行,没有标点。”东东在作文纸上,“开先河”地仿照先生写了一篇文章,结果,语文成绩出乎意料,只考出了60分。要知道,此前的语文试卷,他从未低于110分。这次高考,被他称之为“毁灭性地打击”,可他说自己并不后悔。

 

  如今,东东参加工作了,木心先生依然是他的精神支柱。“每个人都有一个影响一生的人,而影响我的这个人,便是木心先生。”东东语气笃定。

 

  因为木心先生,东东也和乌镇结下了缘分。他说,在他心里,木心、乌镇不能分开,自己也一样,就如木心美术馆开馆时,他依然会来一样。

 

  临走前,东东告诉我们,他一直相信先生还生活在乌镇。

 

  B为先生拍照一年来三次

 

  在木心先生的居所,有一张照片,挂在墙上,一双苍老的手,十指交叉,有些暗淡,颇具雕塑感,据说,是先生生前满意的摄影作品之一。

 

  郑阳,这幅作品的摄影师,来自上海,他是5月24日下午到达乌镇的。

 

  2008年夏天,郑阳知道先生。2009年,通过生活管家,他拜访了先生,以一年三次的频率,直到先生离开。“我到访的时间,每年相差无几,五一、十一和圣诞节。”郑阳说。

 

  期间,郑阳每每到访,都会给先生拍很多照片。先生有天生的“模特”架子,喜欢摄影,每一次的拍摄,都是愉悦的享受。“先生是一个随和、幽默、大度、礼貌的人,和他在一起,十分放松。”郑阳说,“给先生拍的照片,前后加起来有100多张。”

 

  挑选照片,是先生自己的主意,郑阳说,喜欢手这张特写照片,不难揣测,诗人、作家和画家得用手创作,在手上,不仅能看到故事,还能看到时间在手上留下的历史痕迹。

 

  令人婉惜的是,2011年12月,未到圣诞节,先生却永远地离开了。

 

  先生走了,郑阳没有停下到乌镇的脚步。就如这一次,他依然带着相机,总想留住一些什么。

 

  C来了便不走了

 

  在交谈间,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人,因木心,他离开家乡,来到乌镇,在乌镇工作,在乌镇扎根,他们叫他小匡。

 

  遗憾的是,在昨日木心故居纪念馆的开馆仪式上,小匡忙于工作,我们未能进行深入地交流。但在只言片语中,我们还是读到了这位后辈跟木心先生之间的情感。

 

  小匡几乎通读了木心的所有作品,2010年秋,他前往乌镇拜访木心先生,恭敬地递上来两本书和一封早已拟好的信件,请木心花园的厨师务必转交先生。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接到“下午两点你过来,先生见你”的回复时,小匡这才安心。

 

  对于那次与木心先生的谈话机会,小匡尤为珍惜。甚至把谈话内容记录了下来,发表在了《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上。

 

  如今的小匡是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虽斯人已逝,但他对先生的阅读从未停止。

 

  在木心先生的土地上,干喜欢的事情,是他认为的幸福。

 

  “木心”成乌镇一种文化符号

 

  平日里,走在乌镇的街上,时有来自四方的年轻人,兜兜转转,打听着木心故居的所在。

 

  木心走后的这两年,乌镇东栅的石板小巷也有了一些悄然无声的变化。木心这个曾经陌生的名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悲伤、痛苦都无意义。不管怎样,今后,木心故居纪念馆是一个文化、精神的栖息地。从更深层次意义上来说,讲述的是一个乌镇与文化的故事。

 

  “乌镇从一个曾经破败的小镇发展到旅游兴旺的古镇,这解决了一个社会经济的、物质层面的东西,无论乌镇的旅游也好,还是它的后续发展也好,我觉得最重要的灵魂是文化。”言及乌镇,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说。

 

  乌镇,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种文化源于乌镇1300多年的建镇史。如今,通过发展旅游,在国内外已享有盛誉。

 

  陈向宏说,一年600万的游客人数,只是一个过程。这600万人,除了看乌镇的建筑,看乌镇的民情民史,看乌镇曾经灿烂的文化,最终,吸引他们长久留下来的,或者说这个地方除了旅游之外,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的是文化,而这种文化不单纯只是一种继承,而是需要一种延续性的发扬光大。

 

  从2000年,把茅盾文学奖请到乌镇,使乌镇成为永久颁奖地,一路走来,乌镇始终在努力承担一种承接当代文化、现代文化的角色。

 

  “无论如何要把木心先生请回老家!”当初陈向宏的决定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是质疑。事实证明,陈向宏坚守的是对文化的一种姿态、一种态度、一种礼仪。

 

  木心先生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艺术家,之于乌镇,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他不仅饱读诗书,赋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读者群更是跨越了年代的界限,他独立的人格和艺术修养更是贯穿于他的作品中。“乌镇把先生请回来,只是仪式上的完成。”陈向宏坦言,从木心故居纪念馆的开放到明年开馆、投资过亿元的木心美术馆,都将是乌镇在文化领域里打造的一大里程碑,也是向桐乡,乃至来乌镇的世界各地游客,传递一种文化信号。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孙怡 程新星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