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先生曾说:“我等我的读者,已经等了20年了。” 读者说,阅读他的作品,要用心,而非眼

再读木心

  

 

读了先生的文字,年轻的女读者泣不成声。
 
 

 

  来自远方的读者向先生致敬。

 

  木心,那个戴礼帽、执洋伞、披大衣、目光炯炯的男子,化作黑白的相片,与他的文字和画作一起,永远留在了他的故居。“文学馆”内,滚动播放着世界文学史讲席《最后一课》。

 

  相片文字前,视频画作下,手稿遗物旁,凡是木心存在之处,都聚满了先生的读者。望着他们,望着他们眼中的木心,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触动着你。

 

  先生的文字让他们泪眼婆娑

 

  在生平馆《纽约岁月1982-2006》、《晚晴小筑2006-2011》的照片墙前,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位男子:拿着相机,一张张拍下了整堵照片墙的22幅照片,边拍,边拭去眼角的泪水。待他拍完,记者走近问他来自哪里,他说,他来自湖南,看过先生出版的所有作品,这次是特意赶来的。

 

  问起为何如此敬爱先生,这位20多岁的青年一时无语凝噎。良久,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2006年看到木心的报道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他的文字。”这位青年不愿透露姓名,他说,他只是木心读者群中渺小的一份子。

 

  生平馆另一边,木心巨大的肖像前,一位穿着文艺的姑娘,看着墙上先生留下的文字,泪如泉涌。她说,她叫于秋实,来自北京,昨天抵达乌镇。“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要提前预约,知道时,预约名额已满,当时心都凉了。”话语间,于秋实并未止住她的眼泪,“但我还是来了,我想,哪怕是在先生的故土,感受下先生的气息,也是好的。”

 

  她说,喜爱先生,是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这样的情景,在昨天的木心故居纪念馆随处可见。这些读者来自五湖四海,阅读群没有年龄界限。未曾阅读先生作品的你,或许读不懂他们站在木心故居纪念馆内的凝视和眼泪。一如先生的文字,或许读来有些莫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木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阅读、认可、喜爱。在他逝去的两年间,来自民间读者的关注开始聚于先生的文字和其他艺术造诣之上。

 

  先生的家乡引发了阅读研究热潮

 

  在桐乡,甚至引发了一股阅读木心、研究木心的热潮。2014年,来自桐乡民间的刊物《梧桐影》刊发,这期内容是一群作家自发刊行的木心纪念专号,由夏春锦先生牵头编辑,20多篇文章来自陕西、湖南、湖北、吉林、安徽、广东、四川、江苏、浙江的作家,各自谈木心。“文字铺满安详和想象,时光凝固成一张不朽的照片。”在《梧桐影》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这位曾经陌生的老乡,戴卫中和王净便是其中两位。

 

  戴卫中,地地道道的乌镇人,他祖辈上的老房子与木心老宅仅隔了一间木房子。曾听祖辈叹息过几句:孙家败落了,人都不在了,有几个后代也不知在哪里!

 

  一直到乌镇东栅旅游开发后,认识了徐家堤先生,从他那里第一次听闻了关于木心的经历与成就。

 

  后来,他读到了木心的散文《乌镇》,那是1995年初,木心回到阔别50多年的故乡后的有感而发。“‘永别了,我不会再来’一句,令我震撼。”戴卫中说。“2008年9月下旬,我见到了先生。”戴卫中说,那一年,木心先生已是八十高龄,毕竟已到耄耋之年,不赶紧见一面可能会终身遗憾。

 

  那天开门的小伙子一露面,戴卫中便上前招呼,至于谒见理由,他早已想好,“我是木心先生邻家的、喜欢画画的小辈,想见见先生,并无要事,在先生方便的任何时间内都可。”戴卫中说,没料到,小伙在打完电话后说:“木心先生现在请你进去。”“很普通的灰黑衣服,但很整洁,和常见的在家老人一样。”戴卫中回忆,一句话,一个动作,先生的儒雅风范不时渗透。

 

  从作画到童年,短短半小时,戴卫中已知足,更多的是害怕打扰先生的生活,他起身告辞。“欢迎你再来。”先生最后的道别,让戴卫中暗喜了很久,他猜测,像这样的老人应该不会轻易说“再来的”。

 

  那时,戴卫中极爱的《文学回忆录》未出版,如果当时就可以看到其中的内容,和他聊的话题肯定还会很多,可以像熟人那样不拘束了。只是,一切的一切都过去了。

 

  王净却没有见过木心,只能通过对木心文字的剖析,想象其为人。在他看来,木心本人实在太丰富了,根本没办法定义。

 

  关于木心,除了其文学造诣以外,王净认为,他的存在所引起的关于生存的思考可能更重要。和卡夫卡、佩索阿等人一样,在被我们所熟知之前,木心选择“写作”来度过一生,选择写作来表达自我、个人困境。“对我们而言,写作,或者说艺术,可以在此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值得一思!”王净说。

 

  阅读木心散文他写了上万字的书评

 

  “我说过,我等我的读者,已经等了20年了。”木心先生曾经如是渴望着。

 

  现在,他应该不缺读者了吧。

 

  其实,先生的文字,不好“嚼”,“只怪”他懂得太多,哲学、历史、宗教、建筑、文学、音乐、美术……

 

  “看木心先生的作品,至少两本字典,一本是《古汉语字典》,另一本是《现代汉语词典》,有时甚至还要用《康熙字典》。”严僮伦,一名普通的桐乡读者,在阅读了木心大量的作品、查阅了众多资料后,将木心4000多字的散文《明天不散步了》,写成万字解读稿。他坦言,初读此文,如天书一般,不得其解。慢慢地,才品出了味道,有了自己的理解。

 

  2007年第3期《名作欣赏》,《木心意识流散文〈明天不散步了〉解读》刊登了。

 

  同年4月18日,严僮伦携作品找到先生暂住的那家高档宾馆。

 

  读者来,先生很欣喜,让他先小等了会儿,找人来给自己理了个发。

 

  见面后,茶几上的一包软中华和一包老利群,成了他们进入正题的“前奏”。严僮伦问:“利群牌是工薪阶层抽的中档香烟,先生也抽?”

 

  “烟不分高档、中档之分,利群淡一点,合适。”先生的回答,通情达理。

 

  接着问:“先生在美国抽外烟,回国后抽国产的,习惯吗?”

 

  先生的大致意思是,抽中国烟多些,在中国,抽烟比较自由些。

 

  当看到《木心意识流散文〈明天不散步了〉解读》时,先生一声感叹:“你为我讨回了公道。”

 

  这一句,严僮伦已感动了7年,延续至今。

 

  自此,严僮伦几乎研读了先生的所有作品。每一段文字的背后,都有着他自己的思考。他曾多次成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除此,他还曾为家乡人举办关于木心的文学讲座。原本他以为不会有太多人来,却没想到座无虚席。“不少人竟也听哭了。”对一名木心的痴迷者来说,这是莫大的鼓励。

 

  “阅读木心先生的文字,得用心,而不是用眼。”在木心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上,严僮伦代表桐乡读者发言,平实的话语,讲的多是阅读木心先生时的点滴,饱含的却是一名读者对作者的敬意。

 

  ◆记者手记

 

  木心先生并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60年。然而,他的作品,却是近几年才被人所熟知。

 

  2006年,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大陆第一次出版后,读者非常有限,当时的他也非常边缘。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过关于木心散文的海外讨论,国内不知道;台湾出了木心先生的书,大陆不知道。直到今天,木心先生的读者多散落在民间,在文学界仍是相对较边缘的一个人。

 

  两年前,木心先生去世,对他的评论文章才开始大量出现,木心成了被瞩目的文化现象。

 

  如今,阅读木心的人越来越多,但对于木心的研究,大致仍停留在赞美、怀念层面。而对木心先生大量遗稿的清理、甄别、选编、出版,却路漫漫兮。

 

  随着木心故居纪念馆、以及明年木心美术馆的相继开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研究者进入木心的世界。

 

  或许,对于木心的阅读,才刚刚开始……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陈亚萍 /文 陈为民 /摄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