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新闻网策划专题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治水简报

全市65个建制村内河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核

  水是一面镜子,既反映着地方生态环境变化,又折射一方产业的结构。自去年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称号以来,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桐乡市今年又提出将全市65个建制村内河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中,消除村民身边的“臭水沟”,还百姓一汪清水。

 

  一条河浜的水质之变

 

  “从劣五类水变成了三类水,而且成本还不高,可以尝试尝试。”在前不久召开的桐乡市“清水行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现场会上,不少村书记对洲泉镇屈家浜的水质之变充满好奇。屈家浜村党总支书记杨建忠表示,因为在河浜水质治理中,运用了KS50生物修复剂,才带来水质的提升。

 

  屈家浜位于洲泉镇屈家浜村,两岸居住着较为密集的农户。由于农户的下水道和化粪池都是连在一起,每年黄梅季节过后大量的富营养成分流入河浜,造成河水水质变坏,并产生强烈的异味。

 

  去年7月8日,屈家浜村村委决定采用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生物修复剂对屈家浜河浜进行治理。第一期治理的是俞众线以北300多米河段,方法是往治理河段撒播KS50微生物修复剂。撒播作业采用船只进行人工撒播,共投加5次,投加量每次为水体总量的万分之一。治理河段水体总量约1万立方米,每次投加KS50微生物稀释剂1吨。

 

  治理作业一直持续到去年8月1日。杨建忠说,在第3次投加后,水质开始变好,与俞众线以南的水质有差异。而在第5次投加后的第3天,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当年的9月25日,村里将治理的河段检测点水样和未治理的河段水样送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分析检测中心委托化验,检测结果令大家很振奋:氨氮指标值降低94%,高锰酸钾指标值降低33.5%,总磷指标值降低54%,主要指标值达到三类水标准。

 

  477公里内河水纳入“考核”

 

  今年,梧桐街道桃园村、濮院镇新星村、崇福镇东安村等65个建制村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计划当中。根据数据显示,这些村的内河水平均抽样化验现状指标值均属于劣五类水。

 

  “‘臭水沟’的背后不可能有美丽乡村,不可能有好的产业、好的投资环境,更不可能有高的幸福指数。”市农办副主任汪明富表示,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水环境治理势在必行,只有老百姓房前屋后的水清澈了,才会有我们的美丽乡村。

 

  为此,桐乡市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机结合,确定把今年涉及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的65个建制村共477公里内河水体环境质量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确保每个建制村所涉及的内河水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四项指标要达到地方水环境治理四类水标准,若达不到,将以1万元/公里的资金额扣减65个村中心村、扩面提升村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以奖代补资金。

 

  屈家浜试水生物技术治水的成功,给全市许多地方治理内河水提供了参考。这项技术在大麻、龙翔等地开始进行试点,并且将运用到65个村的内河水治理当中。“一场‘考试’即将来临。”市农办社会发展科副科长叶富强介绍说,接下来,市美丽乡村办公室将在9月底之前委托专业机构,到各村的河浜进行取样化验,以考核来督促村里更加重视水环境的改善,还百姓一汪清水。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宋彬彬 编辑: 匡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