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在春天里,诗意地生活

2014年04月23日 08:35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我有一本上海古籍出的口袋小本书,为清代文学家张潮之《幽梦影》,曾记得是漫步苏州山塘街时偶然购得,甚是喜爱。书才手掌大,又是精装本,平时放包里,零碎时间拿出来看看最好,且为随笔体格言小品文,文笔随意自然,内容也适合随空随读的那种。读到好词妙句,心领神会,独自欢娱,乐趣不少,比读经传、史鉴轻松得多。

 

  比如:“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又如:“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还有:“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细细体味,果然是锦心绣口,说到人心里。

 

  江南的春夏秋冬,自然各有特色。但于张潮这样的读书人而言,大概也最爱春天了。因为在春天,尤其是春雨细腻、润物无声之时,最适宜于静心读书,诗意浓浓。而夏、秋、冬三季则完全不同。夏日下雨,雷厉风行,易雨易晴,则适宜与人对弈;而秋雨淅沥,连阴不断,容易使人烦愁,翻检旧日所藏,无奈消磨难堪时光;至于冬雨,则更觉得萧瑟无聊,只好在家中饮酒了。

 

  张潮又说,对读书而言,冬天宜读经,夏天宜读史,秋天宜读诸子,而只有在春天里,最适合读诸集,与春暖花开的自然最贴合,果然心情舒畅,六脉调和。因此,古代咏春之诗不胜凡举,绝妙好词俯拾即是。

 

  读《千家诗》,开首便是程颢的《春日偶成》,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写出郊外游春、忘我怡情的欢欣快乐。

 

  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所谓“二程”即是其中之一。这位平时很严谨的理学家,逢到如许春色,云淡风轻之时,也禁不住傍花随柳过前川,独个儿“闲学少年,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行我素便是”。“时人不识余心乐”一句,最是得意。这得意劲,倒与两千前那个读书人曾点有得一比。

 

  读《论语》之“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最为精彩。

 

  那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到怎样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慢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感觉最好了。”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我以为,此一段为《论语》中最有看头的。做老师的有意思,做学生的也个个活色生鲜。而最有意思的是曾点,他不谈什么治国大志,只是希望在暮春时节,天气渐暖,轻着布衣,与五六位成年人或六七个少年人,一起到沂河里洗洗澡,一起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感觉最好。表面看他胸无大志的想法,实在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所谓“诗意地栖居”,大概就是曾点这样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吧?怪不得孔子也很是赞同。因为有这一段记录,似乎可以肯定地认为,孔子可不是板着脸孔的老夫子,而应该也是很有追求情趣的儒生,他应该也很喜欢春天的吧。

 

  “诗家清景在新春”。此时正值阳春四月,不妨傍花随柳,游春、读书,且歌且吟,便不枉这大好春色,翦翦轻风。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徐玲芬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