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夕阳下,追忆补锅人的似水流年

2014年04月18日 09:06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曾经的补锅场景。
 
 

  锅子,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厨具,可有人就拿修补它当了一辈子的事业。他,就是82岁的程友松。

 

  从11岁开始,凭着补锅的好手艺,程友松攒下了好口碑,而“程师傅”的“名号”也响彻洲泉镇的大街小巷、村里乡间。

 

  岁月无痕,程师傅究竟是老了。能留下的,或许只是人们脑海中那淡淡的记忆。

 

  寻找补锅人

 

  听人讲,找程大爷得赶早不赶晚。

 

  于是,清早6点30分,记者从桐乡出发,一路驱车来到洲泉镇。由于只打听了个大概位置,到了镇上,经过几番问路,才在杨家弄口附近找到了程师傅的店铺。

 

  他的店铺简直简陋到极致。店铺仅是一间“老掉牙”的砖木结构两层房屋,没有店招,门板木头已经老化,变得粗糙,有裂缝。

 

  看着店铺大门紧闭,还以为是未到开店时间。扒着门缝往里瞧,只觉黑乎乎一片,又见门上几个粉笔字――因病停止营业,失望随之而来。“今年开年起,程师傅就没有开过店。”一位年约六旬的大伯拄着拐杖,拎着一个红色塑料袋路过,他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回去吧,他年纪大了,不补锅了,前几天,刚挂完盐水。”

 

  听这语气,似乎与程师傅是老相识。表明来意,大伯便领着记者穿过小巷,拐了两个弯,找到了位于河东路108号弄70号的程师傅家。

 

  大门依然紧闭。看着记者一脸失望,大伯却一脸肯定:“他家门前烧着煤炉,炖着开水,说明人一定在家。”

 

  果不其然,大声地喊了几嗓子,猛敲了几下门,程师傅便慢悠悠地开了门。只见他头戴一顶黑色皮帽,穿一身整洁的黑色外套,面容清秀,一笑便露一口白牙。单看外表,一点都不像干了一辈子的补锅师傅。

 

  唯一“出卖”他的就是那粗厚的双手。指纹、掌纹中均有黑黑的印记。这些煤灰,不是他故意留下的,而是经年的积累,如今,洗不干净了。“要么用磨刀把皮磨掉。”程师傅调侃着自己,说话的口音有些“不地道”,桐乡方言中夹杂着另一种语调。

 

  一问之下,才知程师傅是安徽安庆人,11岁时跟着小叔背井离乡,在洲泉落地生根。

 

  艰苦的补锅人生

 

  忆往昔,程师傅吐出一字:“苦!”

 

  据他回忆,他家的补锅手艺至少传了三代,父亲早早去世,身边的几个叔叔也全都以补锅为生。到洲泉后,程师傅毫无悬念,跟着叔叔入了这一行。“老底子嘛!毕竟是穷苦,总要有一技傍身,混口饭吃。”就这样,程师傅的补锅生涯起步了。早先,他替小叔拉风箱。

 

  在程师傅印象中,最苦的时候莫过于“下放”时期。他掏出自己压箱底的“光荣证”,颤颤巍巍地说,1963年5月,全家搬到了农村。

 

  那段日子,程师傅依然补锅。每天天蒙蒙亮,生了炉子,装起家伙,他便和妻子挑着担,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吆喝着补锅。最远时,他们还走到过大麻,所以常常天黑才到家。

 

  按照大小,补锅价格1至2角不等,尽管价格看着不错,可做一天也只能赚一两元钱。程师傅坦言,虽然当年物价不高,但家里孩子多,日子依然十分艰苦。

 

  记得有一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夫妻俩在外面补锅,孩子在家里饿得直哭,好心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跑到邮电所,给程师傅拍电报。得知情况后,程师傅心急如焚,可天色已晚,上哪儿买米?万般无奈下,他不得不托人买变质、价高的黑市米。

 

  想起往事,程师傅眼眶泛红,“苦啊,老四得了病我们都没钱治。”就这样,孩子死在了他怀里。

 

  这一补便是一生

 

  谈及开店的年月,程师傅记不太清了,仅仅知道建洲泉商场时,他搬到了现在所在的位置。

 

  开店补锅,是程师傅人生中的一大转机。他说,开店,终于能养活一家老小了。

 

  由于手艺好,原先就小有名气的程师傅一开店,生意便很快兴隆起来。每天一大早,找程师傅补锅的人纷至沓来。“多的时候,一天要补四五十只,可以抵别人小半个月工资。”程师傅说。

 

  令程师傅引以为傲的是,他还曾“受邀”,到省里,给省委、大学、疗养院食堂补锅。

 

  终究是应了那句话,好景不长。电饭锅一经问世,补锅店的生意就渐渐差起来了,除了村里人和一些需要烧锅炉的厂,镇上人几乎不光顾了。

 

  冷落归冷落,可当其他年轻的补锅师傅纷纷转行,另谋出路时,只有程师傅留守在原地。“说实话,年纪大了,没有单位要的。”程师傅有自知之明,“况且,再衰败的老手艺总要有人干。”

 

  就这样,程师傅咬牙一坚持,就到了耄耋之年。干这行,既是技术活儿,又是体力活。长年累月,程师傅落下了病根,手脚日夜钻心地疼,更渐渐使不上力。82岁时,他终于因病,放下守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为了“迁就”记者的好奇心,程师傅走出家门,卸下一块块门板,打开那已经尘封了的补锅店。

 

  铺子里,摆着扁担、手风箱及几口破锅。他说,他不忍弃之。想来,里头装载着满满的回忆,哪怕回忆是酸楚的。门边,熔铁的炉子、装煤的铝盆、催火助燃的鼓风机,都是程师傅“吃饭”的家伙。

 

  鉴于程师傅的身体,记者并没有让他演示。从他细细的讲述中,我们隐约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落寞的背影后,点一把刨花,鼓风机吹旺火势,把生铁放在泥碗里熔化,一把自制泥勺舀起一瓢铁浆,倒在手上的棉纱布上,贴在破洞处,当洞口火花溅起时,用一个小工具,将铁浆按平、磨平……

 

  ◆记者手记

 

  在现代人看来,补锅这样的老行当,几乎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它属于历史记忆遗存,理应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承载难以忘却的记忆。

 

  然而,对程友松来说,他不懂得什么叫文化遗存的保护,他只知道,70年的坚守,换来了别人对他的称赞,却没有许自己一个宽裕的晚年。

 

  “就说去年吧,一上午三四口锅,赚十来块钱。一个月才净赚两三百,这日子啊,别提了。”程师傅怎么算都是“财政赤字”,羡慕别人家有退休工资养老,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幸而孩子们都长大了。如今,程师傅和卧病在床的老伴只能依靠5个子女赡养。“你看,我连电都舍不得用。”程师傅颤颤巍巍走出门外,指着炖水的煤炉,阳光撒下,遮挡了他一脸的沧桑……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程新星 通讯员 徐建荣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