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桐乡城中村改造顺利完成40%背后的那些事(一)

2014年04月14日 08:00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一片旧楼倒下去,一个个家庭搬进了高楼、别墅……这不是梦想,而是发生在桐乡城中村改造中真真切切的事情。桐乡城中村改造启动近2年,已有40%的城中村完成改造。搬离了低矮的老宅,住进了现代化小区,说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一生活转变,至今,仍有不少居民兴奋不已,而最令他们满意的就是桐乡城中村改造中的阳光和透明。

 

  拆迁政策是大家制定的

 

  桐乡市中心内共有23个城中村,涉及农户721户,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2011年12月,桐乡市第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向来被视为情况最为复杂的区域,不少房屋权证不清、证照不全,还有大量违章搭建,而且改造涉及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利益诉求,对于一个存在已久的城中村,改造还意味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将浮出水面。

 

  面对犹如城市孤岛的城中村,改造如何找到突破口?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改造如何推动?政策成为了关键,科学合理的征迁政策既要求不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既定大政策,又要兼顾区域平衡和城中村村民的利益。桐乡市旧城改造指挥部成立后,并没有急于推进,而是沉下心来搞调研,用了将近4个月时间来摸清情况、征集意见。

 

  “以前都是开发单位说要怎么做,我们老百姓只有听的份,想不到这次主动上门来问我们的意见,让我们谈要求、提建议。”这样的角色调换,令城中村的村民们一开始就对这次的改造充满了好感。

 

  通过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召集村民代表、村(社区)干部、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等一次次进行座谈讨论,在群策群力之下,《桐乡市市区城中村房屋拆迁与补偿办法》终于出炉。广聚民意定下的政策让城中村的村民们都颇为满意:“拆迁政策是我们参与制定的,补偿办法科学、合理,这次肯定要支持。”

 

  评估机构是大家挑选的

 

  在桐乡城中村改造中,如果说刚柔并济的改造政策让城中村村民动了心,那么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则让大家彻底吃下了“定心丸”。

 

  “城中村的房子都比较老旧,说实话,我们心里都想拆,但如果操作方式不透明,导致老百姓心里有想法、不认可,那么赔偿款再高都难以进行,我们能主动签约,看中的就是这次城中村改造的公正、公平、公开。工作透明,我们心里才亮堂。”说这话的,是东杨家门的村民杨锦洪,去年9月,东杨家门启动改造,村民积极性高,36户村民中有32户主动上门签约。

 

  确实,正是因为公正、公平、公开,让原本疑虑重重的拆迁变得阳光透明,而且村民可以全程参与,共同制订方案,共同进行监督。城中村改造启动后,评估机构的选择也由村民自己挑选,丈量面积、评估价等全部上墙公布,就连签约的合同也全部公开,如果老百姓对哪一户存在怀疑,都可以找出合同来查看,彻底打消大家心中的疑问。

 

  对于评估机构由村民自主选择一事,庆丰村校场头的沈德清印象深刻。“城中村改造启动之前,城改办工作人员上门来征求意见,说评估机构打算以摇号的方式来选择,这样显得更公平,但我们不放心,怕其中还是会有猫腻,后来工作人员说把选择权交给我们,大家都觉得这下彻底没顾虑了。”

 

  是否启动改造是大家决定的

 

  桐乡城中村改造,不光在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流程上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就连是否启动改造,也由老百姓说了算。桐乡城中村改造采用模拟征收的方式,让城市化进程不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在启动改造前,桐乡市城改办就对各个区块进行了意向收集,对接受政策、要求改造且签约意向率达到80%以上的城中村,才开始模拟征收。“模拟征收其实就是把改造的方方面面都摊开来,让我们亲身体验一次,明白改造究竟是怎样的,再决定是否参与正式征收,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好。”城南村唐家桥村民邱锦松清晰地记得,他此前一直对城中村改造疑问重重,但经历一次模拟征收后,所有的疑虑都消除了。

 

  模拟征收达到预设比例,才可以转为正式征收,改造才算正式启动。“这就等于村子是不是改造,是由我们说了算的,不像以前的征迁,因为开发需要,老百姓不得不拆,这次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意愿。”采访中,邱锦松很是感慨。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沈明敏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