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情润民心促征迁——桐乡城中村改造顺利完成40%的背后

2014年04月11日 07:43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城中村一直是桐乡城市建设的老大难问题。近三年来,关于城中村改造,桐乡人经历了从质疑、观望到鼓掌的心路历程。

 

  2011年底,当桐乡市第十三届党代会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时,许多人怀疑:“这个任务能完成吗?”因为在他们眼里,城中村是桐乡的火药桶,一碰就炸,“征迁会造成群众与政府部门的对立。”

 

  2012年初,当桐乡市城改办宣告组建成立时,有人问:“这会否又成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宣誓?”因为,这样的办公室已成立过几次,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2014年初,当桐乡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力争完成7个城中村改造”时,人们已坚信不疑。因为到2013年底,桐乡已完成城中村改造10个,占总任务的40%。

 

  “这一次,之所以能打好城中村改造的硬仗,关键是走好了群众路线。”市人大代表、大发社区党总支书记沈小萍说。

 

  征求意见一户不落

 

  城中村向来被视为城市创卫中的最难点,台风暴雨天的最危险点,也是治安环境的最弱点。在桐乡市区,共有23个城中村,721户农户,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征迁才能彻底解决城中村居民的困苦,但征迁不仅涉及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形形色色的各类诉求,还有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谈何容易?

 

  “群众是拆迁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了解清楚群众在想什么,充分尊重民意,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桐乡市城改办主任张贵祥说,挨家挨户上门听意见、请村民提想法成了城改办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整整45天时间,工作人员分成5组起早贪黑上门征询意见。“记得那个时候是大热天,我们冒着酷暑一家家跑,许多家庭平时要上班,就趁着他们上班前或者下班后上门,真的是‘5+2’、‘白加黑’了。”说起改造,许多城中村居民都拍手欢迎,但谈到改造模式,几乎每位居民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每一户都想争取最大的利益,甚至有人撂下狠话:“不按照我说的那样弄,我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群众意见难以统一,改造举步维艰。城中村改造之难,难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难在找到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要寻找突破口,只能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意见征集。

 

  通过村民小组代表座谈会,听取村民的真实想法;通过村(社区)干部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对改造政策的意见;通过召集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中层以上征迁户领导干部代表举行座谈会,进一步集纳民意;通过召开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座谈会,确保补偿政策前后一致——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就在这一场场激情涌动的讨论中得以提炼、总结,《桐乡市市区城中村房屋拆迁与补偿办法》由此而生,不同利益群体的诸多诉求都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改造之前就一趟趟来征求意见,定政策也是几次三番请我们提意见,我下定决心签约,一是觉得政策好,二是被拆迁干部的精神感动了。”一开始,高地上组村民李师傅对城中村改造有抵触情绪,城改办工作人员一连15趟上门,听意见、讲政策,终于让他签订了征迁协议。

 

  引导群众算“长远账”

 

  今年2月10日是春节假期后的上班第三天,城改办副主任赵立强刚到单位,就遇上了主动找上门来的城南村牛桥头组村民老余。“赵主任,春节这几天我考虑了很多,还是拆了吧,今天我就来签约。”

 

  自牛桥头组在2013年下半年启动征迁以来,老余一直固执地不愿意拆,如今怎么会有这180度的大转变?赵立强知道,这是春节前的一次次思想工作起作用了。“他的房子是店面房,每年有两三万元的租金收入,一开始他总是心疼租金不愿拆,我们就上门做思想工作,为他算账。”从个人经济看,按照老余家的房屋面积,他一共可以获得300多万元的补偿款,这笔钱,可以在桐乡市区买一套不错的排屋了,也可以买个普通商品房再将剩余钱进行投资,即使是存银行定期,每年的利息也远高于租金收益。算完“经济账”,赵立强还为老余算“环境账”,分析城中村环境的脏乱差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从城市发展的大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两笔账算下来,老余心动了,终于松口答应再考虑考虑。春节期间,他把账“摊”给亲戚朋友们商量,大家都劝他“早签早得益”。这不,春节一过,他就主动上门来签约了。

 

  这样的例子,在桐乡城中村改造中比比皆是,工作人员不仅帮忙教育引导群众算“经济账”,还算“家庭宜居账”,从宜居生活方面作引导;有“子女教育账”,从年轻一辈的成长环境来分析;更有“社会影响账”,关注社会舆论等。这几笔账一算,城中村改造的利与弊一目了然,群众的思想观念也逐步改变,变“要我拆”为“我要拆”,搬迁、腾空快速推进。

 

  在赵立强看来,虽然桐乡城中村改造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只要最大程度地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引导群众算城市发展的大账、算家庭利益的“长远账”,他们终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1+X”服务机制有求必应

 

  有了尽可能细致的惠民政策,征迁工作就能势如破竹了吗?事实证明,不尽然。征迁毕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老百姓用手中最有力的砝码为自己尽可能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无可厚非。在政策框架不可能突破的情况下,体贴周到的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征迁工作启动后,围绕征迁这一项大事,桐乡市城改办的工作人员延伸了“X”项服务机制,对广大征迁户的困难有求必应,以真心换真心,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利益维护好,把群众困难解决好,把群众需求落实好。

 

  去年下半年,唐家桥组启动改造后的一天,村民老沈心急火燎地赶到城改办寻求帮助。原来,老沈在签约后考虑到过渡时期的住处,想先买套二手房住进去,再腾空房屋,可按照政策,腾空房屋后补偿款才能发放。“补偿款没到手,我哪里有钱买房子啊?可房东要我先交一半的房款才能搬进去。”政策的口子不能开,但老沈的处境确实难,该怎么帮呢?工作人员只得一遍遍地找到房东进行协商,最终,房东答应让步,愿意让老沈先住进去,领到补偿款后再支付房款。

 

  说起城改办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高地上组村民周金龙也深有感触。签约腾空房屋后,寻找新家成了周金龙犯难的事,“市区有哪些房源选择,哪个小区的质量好,哪里的房子价格实惠等,我一窍不通。”得知周金龙的烦恼后,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将搜集到的所有房产公司的资料全都交到他手里,还针对市场上的房源信息给予详细指点,最后,周金龙在中山小区觅得了一套心仪的房屋。

 

  像这样的事情,在城中村改造中还有许多:有被征迁户即将要生孩子,城改办工作人员想他们所想,主动提出延后签约,让即将出生的孩子也能享受征迁优惠政策;有的被征迁户找工作无果,向城改办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顺利找到了工作;有的居民经济困难,征迁后因利益之争带来了家庭纠纷,如果通过法庭诉讼解决,不仅要支付费用,而且很麻烦,拆迁干部想百姓所想,请来了资深律师为居民现场坐堂化解难题,厘清各种法律关系,让居民的家庭矛盾就地解决……

 

  “征收工作到哪里,朋友交到哪里。”这已成为城改办工作人员的座右铭,正如城改办征迁科副科长陆利辉所说:“干征迁工作,除了以心交心的办法,其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城中村老百姓能通过改造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记者 陶克强 沈明敏 编辑: 王志杰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