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横街史话之吴之振守愚堂

2014年02月17日 08:32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崇福横街上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

 

  桐乡市崇福镇有一个历史街区——横街,面积不大,袖珍玲珑,但汇聚了徐自华故居、蔡氏待雪楼、戴麟经故居、吴滔故居、沈伯云故居、程庆国故居等二十余处人文居所,其文化含量足以令人仰望。一个个历史故事在此集聚,一道道文化车辙在此留痕。走进横街,可以聆听历史的回音。

 

  一九五九年,崇德城墙被拆除殆尽。一九七一年,崇福市河拓宽,“三弯截直”,县前河和宫前河被填为平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大规模开发建设原环城外围,但中心城区街巷格局基本未变,尤其是横街区域,鱼骨状衔接格局保存完好。横街东段和县街一带前店后宅的传统商业街市风貌十分完整,传统建筑简洁朴素、清新淡雅。临街多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排门式店铺,对称中有错落,整齐中显变化。传统商铺如银楼、衣庄的楼层栏杆和栏板雕饰均较精致,并留有“典衣绵绸”、“义和顺”等牌招字迹。横街中段和西段,保存尚好的大宅多为砖雕门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马头高耸的清末民初建筑,狭弄、界碑、石板路、过街楼及梁枋雕刻等无不显示出江南地域特色。

 

  前些年,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主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在进行历史街区调研时认为:“崇福古镇,保存有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横街,历史建筑众多,历史文化内涵丰厚,古城格局犹存,宜对其进行整体保护。”

 

  横街一百二十八号为守愚堂旧址,明代为崇德劳氏旧宅。清顺治十年(1654),洲泉吴之振考取秀才。吴之振字孟举,一字橙斋,只有几个姐妹,没有弟兄,家富有,原配夫人为崇德劳燮殷之女。吴之振从外家劳氏购得守愚堂,未改堂名,即从洲泉移居崇福。后由之振孙兰成重题匾额,字大愈斗,遒劲生辉。

 

  清光绪二年(1876)吴学浚撰修的《洲泉吴氏宗谱》卷四载:“守愚堂,橙斋公宅,在石门西门内,西横街,第五进,濒河架木为桥,后门通街,直对五桂坊弄,中有兰庆堂,左偏玉纶堂,右偏橙斋书室、寻畅楼,毗连鉴古堂,亦有五进。今唯存守愚堂、兰庆堂、玉纶堂以及门楼、照厅。”此为清光绪初年守愚堂之写照。由此可知横街一百二十八号仅为守愚堂中段,尚有东西两段毗连屋宇。

 

  守愚堂西段即为守愚堂之寻畅楼、鉴古堂故址,即今横街一百三十四号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吴增揆曾在此开设律师事务所。吴增揆,原名乃璋,字西畴,又字习元,肄业浙江大学堂,留学日本,修法律专业,曾任江西高等厅检察官、海州商务督办公署秘书、直隶交涉使署兼办华洋诉讼等职。其兄吴乃琛,字绿畴,又字賮忱,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崇德县第一位公费留学生,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钱币司司长。三弟吴乃瑛,字洪畴,娶石门郑衡吉为妻,民国十二年(1923)亡故。抗战前夕,吴乃琛与二弟吴增揆、三弟媳郑衡吉出资重建守愚堂之寻畅楼,建成三楼三底、两厢楼两厢底、四间平房、两间披。楼前有花园、假山,成为当时崇福镇最时尚之豪宅。抗战初期,吴增揆曾担任崇德县维持会长数月。

 

  康熙十四年(1675),吴之振在崇德西门外建造别业黄叶村庄,洲泉老宅尚有产业。吴之振有一妻六妾,六个儿子,七个女儿,十一个孙子,十五个曾孙。从民国时期守愚堂故宅居住人员情况分析,守愚堂一直由吴之振的长房长孙吴大成的后裔居住。吴习元和吴鸿济的六世祖皆为吴大成,吴大成是吴之振长子吴宝林之子。

 

  建国后,守愚堂曾被改作工人俱乐部等用途,门楼、轿厅和百桌厅(守愚堂中轴线上大厅,俗称百桌厅,据说可设宴百桌)现已被拆除,改建成住房,后埭楼厅及东侧玉纶堂尚存。守愚堂西段寻畅楼于一九五五年改作崇德县专买公司,吴习元一家被动员迁出。随后为崇福供销社租用,其中厢楼、平屋已被供销社拆除,改作商场。一九八五年,有吴氏后裔从台湾归来定居,遂归还部分产权,与别处房屋交换安置。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沈惠金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