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一碗面

2014年02月11日 08:59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在桐乡,大大小小的面店遍地开花。记得我第一次来到桐乡,想找家快餐店应付下中饭,走过一条长街,却只觅见五家面店,再不见其他踪影。这些面店里名声在外的属阿能面和咬强羊肉面。这两家固然出名,但桐乡男人早餐吃面,就跟广东人喝早茶一样,已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习俗,大清早的他们并不会跑老远路,追求一个名气。大多是在家门口或是单位旁择一家吃了,口味不赖,便留了下来,唤作常客。吃的也是千年不变一种口味,老板要是见客进来,是不招呼的,面直接下锅,什么浇头,辣、不要辣,那都是尽在不言中的。今日,若是想换种口味,得特地关照掌勺的,他会多看你几眼,仿佛是要看出你今日的不寻常。是身体有恙,还是心情有了变化,好像都反映在了一碗面里。

 

  我常去的那家面店叫“一碗面”,它就在我家斜对面50米处。我第一次走进“一碗面”,吃客们齐刷刷地盯着我,我看看衣服,扣子都扣好了,也没扣错眼。再抬头看看,才发现这里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因为觉着一个小姑娘闯了进去,有几分奇怪。后来我隔三岔五去吃,这些熟客也就见怪不怪了。我去了很久,确实只零星遇见几个女客。这让我很是好奇,桐乡的女人们早餐在吃什么呢?后来,每次逮着跟大妈大姐们聊天的机会,我必问这个问题――你早餐吃什么呀?大妈们冷饭烧粥,扫掉隔夜菜,都是会过日子的人。大姐们倒是不一定,有时家里对付点,送孩子上学来不及了路边随便买个包子豆浆。女人去面馆吃面,太奢侈,不管在价值观念里还是民俗文化里,都不正统。

 

  等面上桌的人,人手一杯红茶,这也是桐乡面店里的特色,在别处是寻不见的。这盛茶的容器一般有一次性塑料杯,比盅大圈的小茶杯,印有某某啤酒字样的玻璃杯,全凭顾客喜好。进来吃面的人,都是坦坦然的。一次进店,竟有四个顾客在“欣赏”掌勺的老板吃早饭,白米粥配酱瓜。老板要停下来为他们烧面,他们相互看看都说:“不急,您吃。”老板的内人(跑堂的)看等的人越聚越多,卷起袖管操起勺子准备开火,一群人齐刷刷地劝住她:“嫂子,别……”想来还是担心味道差异太大。他们对老板喝粥很是好奇“你自己做的面自己不爱吃啊?”老板回答得倒是洒脱:“天天吃面,也就你们受得了,我是受不了的。光烧烧,这面味就腻死我了。”大家哄堂一笑,老板起身入厨,吃客纷纷入座,吃啥面的还吃啥面。

 

  餐桌上是相对安静的,拼桌的大多是点头之交。眼神相遇两相笑笑,便是打过了招呼了。桐乡人本是不擅于寒暄的,也比不上嘉兴东片的人八卦精明。这买东西的店里你光看不开口,她是懒得搭话的,要放嘉兴市里你走过人家店门口停一停,店家也会嚷嚷几声,打折啦,又有新款,抓住一切潜在的客户,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所以吃碗面的时间,吃客们的交流很有限。有时,一碗面吃完了,吃客对友人轻声说:“某某某出事了,你听说了吗?”不等反应,说话者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剩下那位全然没明白这“出事”是出车祸了、被抓进去了还是离世了。一头雾水,只能见机再跟别人打听去。

 

  美好的一天从一碗面开始。吃到一碗味道熟悉的热汤面,胃舒坦了,人也伸展开了,这才算真正醒透了。然后,这一天才可能顺风顺水,踏踏实实地工作。一碗面事儿小,意义却大。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 作者: 王肖婷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