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一个农民家庭对未来的期待

“让金色田野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舞台”

2014年02月10日 08:34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通过流转土地,他家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增加到500多亩;大学毕业的女儿刘蕙婷回到农村,成家立业,并成为他的好帮手。这一切,对于传统粮农刘金龙和叶美珍两口子来说,都倍感欣喜。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桐乡市濮院镇油车桥村种粮大户刘金龙的家,听一听这个农民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幸福表情

 

  土地不荒、儿女有成便很满足

 

  “蕙婷,快来快来,我们一起合个影。”听到父亲的呼喊,女儿刘蕙婷立即把两个月大的宝宝放进摇篮中,到厨房里拽着母亲叶美珍一起出来合影。

 

  “咔咔咔”,拍完照,刘金龙立即沏好茶水,招呼我们到客厅坐下细聊。刘金龙的家,外面看上去有些陈旧,里面的布置也比较简单,但是桌椅地面都干干净净的,农具家具摆放都很整齐,可谓简约而不失大方。“一楼不能装修那么华丽,毕竟是种田的,平时回家免不了沾泥带水。”刘金龙憨憨一笑说。

 

  刘金龙的儿子刘伟强今年16岁,在嘉兴上中学,24岁的女儿刘蕙婷则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新型农民。毕业后的两年,刘蕙婷勤恳务实,熟悉了许多种田机器和技艺,她的科技种粮理念还带动了合作社的发展。“她懂政策、会用政策,学东西快,比我们强。”

 

  在女儿的影响下,50岁的刘金龙和妻子叶美珍开始懂得锻炼身体、享受生活。“以前,吃了晚饭就看电视或睡觉,现在会去散散步、跳跳舞。”叶美珍笑着说,“一家人在一起,把地种好,平平淡淡,便是幸福。”

 

  ◆记忆深处

 

  人难招天难料,种田其实很难

 

  “种田很难。”交谈中,刘金龙多次提到这句话。难在哪里?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道是女儿刘蕙婷比较懂老爸的心思,将他种田的辛酸历程娓娓道来。

 

  刘金龙原是一名普通的种粮农民,管着家里仅有的5亩多地。2009年开始,刘金龙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将种粮面积扩大到30亩。尝到了规模化种田的甜头以后,刘金龙也从小小粮农逐渐成为了种粮大户,种粮面积逐步从30亩扩展到100亩、200亩直至如今的500多亩。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人力缺口也越来越大。“人越来越难找。”去年6月,刘金龙稻田里的杂草长得很快,到了打农药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帮工,就连过去一直在这里帮忙的几个农民也都没来。

 

  原来,这几年镇上其他地方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茭白等作物,那些地方开出的工资高,有的还是长期性用工,许多人都跑那里去了。看着杂草,老刘很无奈。最后,他去较远的星旗村、西浜村等地请了20多人过来帮忙,每天早晚用专车接送,中午还管一顿饭,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种田免不了要靠天吃饭,但刘金龙用双手和大脑努力在改变这样的困境。如今,他的合作社有各式的育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水稻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亩产也逐年增长,2013年,杂交稻亩产达到840公斤,年总效益达到十几万元。

 

  ◆美丽愿景

 

  让金色的田野给更多人机会

 

  “用良心种田,要种更多的田,收更多的优质稻谷。”谈到未来愿景,刘金龙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对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期盼。“希望更多有见识的年轻一代能接过种田这根接力棒,让我们的土地不荒芜。”

 

  “希望通过我的实践,去感染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让他们在金色的田野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刘蕙婷说,她现在准备发展家庭农场,在不耽误水稻种植的前提下,利用流转来的土地,尝试种植榨菜、小麦、水果等多种作物,这样既提高亩产效益,又能招一些农民作为长期工使用。“水果吃多了会厌,却没有人说米饭吃多了会吃厌的。”眼看着国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这个90后的女大学生也坚定了信心,决意在粮田里闯出一片天地。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博
桐乡新闻网官方微信
所属专题: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作者: 宋彬彬 摄影 沈志成 编辑: 匡万忠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钱江晚报今日桐乡”、“嘉兴日报桐乡新闻”、“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93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