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桐乡赋

2013年11月22日 08:20 来源: 《今日桐乡》

 

 

 

 

 

《桐乡赋》(长卷隶书)       章柏年 书

 

  前言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了“全力实施人文名城行动计划,把桐乡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为了响应市委的号召,全面完整地总结桐乡七千年的灿烂文明,并借助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全体市民,2012年5月,我们成立了《桐乡赋》编纂委员会和创作小组,着手进行《桐乡赋》的集体创作工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创作人员查资料、找线索、细甄别、慎增删,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为了一句话、一组词、一个字,反复推敲,不断斟酌,十易其稿,完成了《桐乡赋》的创作任务。现将《桐乡赋》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桐乡历史悠久,人文丰厚,要在一篇赋中面面俱到、全部反映是不可能的。因此,《桐乡赋》的体例既保留赋的特征,与其他文体有明显区别,又体现时代特色,给古老的文体注入新鲜活力;《桐乡赋》的文字数量控制在一千字左右;《桐乡赋》的遣字造句在确保文采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易认、易懂、易读;《桐乡赋》在人物确定上,以已故的、人们熟知的且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为范围,在镇(街道)的确定上,以传统意义上的七大镇为对象。 桐乡,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前人尚未写过《桐乡赋》。今天完成的《桐乡赋》若能为承扬千年文脉,惠泽桐乡厚土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是我们的荣幸!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谬误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指正。

 

  《桐乡赋》编纂委员会

 

2013年11月22日

 

  桐 乡 赋

 

  浙北江南,鱼米之乡;地接苏杭,人间天堂。昔传彩凤栖梧桐;今有新城曰桐乡。平原如砥,沃土无垠;运河逶迤,水网纵横。稻菽果蔬皆宜,人誉百花地面;蚕桑茧帛足夸,名扬丝绸之府。碧梧夹道,气干云霄;杭菊覆垄,香溢大地;湖桑满畦,绿盈田野。朝旭浮银,掩映田舍渔村;晚霞熔金,妆点青溪碧树。小桥流水人家,自古艳说江南;天时地利人和,于今齐夸桐乡。

 

  缅思远古,谁辟鸿蒙?伟哉先人,筚路蓝缕。勤耕勉耘,罗家角启文明源头;精雕细琢,新地里见先民智慧。吴疆越界,遂为争雄舞台;兼容并蓄,乃成灿烂文化。御儿开国封侯,钱王置市建县⑴。隋大运河开通,激活一方热土;宋众精英南渡,注入人文活力。士农工商并重,治学创业成就多;耕读诗礼传承,崇文厚德教泽长。

 

  名镇星列,胜迹棋布。有凤来仪,镇名梧桐。县治城关,曾喻“碗大”。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日新月异争衡名都。语溪崇福,千年古镇。人文渊薮,留迹良多。浙北孔庙硕果幸存,文璧巽塔历劫犹在(2)。昔为老县城,今创小城市。乌青巨镇,府城气象。处两省三府六县错壤之地,拥两镇四栅八坊万家烟火。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魅力古镇,枕水人家。濮凤开镇,是为濮院。日出万绸,衣被天下。文会翔集群贤,辞章兼百咏秀出东南(3);商海勇立潮头,毛衫继濮绸续谱华章。吴越征战,垒石为门。运河一湾,百舸争流。水陆通衢,翠华六幸有行宫(4);梵宇连云,福严名刹峙东南。魅力之洲,活力之泉。宋室王孙,栖息生贤之里(5);忠孝传家,人羡千年之吴(6)。石泾传名,屠甸为佳地;西施留痕,槜李成珍果。白社书院(7),彰民族之正气;半壑小园(8),见高人之深致。

 

  吴风越韵,钟灵毓秀;英才辈出,更仆难数。赵汝愚忠贞贯日;吕留良气节凌云。九子登科,羡徐公子孙继美;五桂齐芳,颂莫氏科第联绵。清廉官吏,硕学鸿儒;功在桑梓,名垂青史。辅传贻、张杨园(9),粹然理学宗师;丰子恺、沈泊尘,卓尔艺术大家。沈雁冰著作等身,不愧一代文豪;陆费逵中华书局,允为文化名人。巾帼英雄有张琴秋;戎马书生则沈泽民。太虚大师弘法域外;乃宣老人倡学海陬(10)。累袭风雅,徐氏传三代诗风(11);奕叶丹青,吴门承四世画脉(12)。严独鹤、金仲华文誉遍中外;徐肖冰、钱君匋艺品传四方。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俱兴。高铁连沪杭为同城;公路合城乡成一体。商通万国达五洲;旅游全域誉四海;科教兴市,文体惠民;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综合实力稳居前列;特色亮点屡获美誉。看今日桐乡,欣逢盛世万事昌;展明朝宏图,百万桑梓豪情壮。愿景目标行动,又启继往开来新征程;齐心同德合力,再创和谐幸福新桐乡! 

 

    歌以祝曰:锦绣桐乡兮,蒸蒸日上;秉笔作赋兮,朗吟华章。凤栖梧桐兮,忆昔年之嘉祥;龙腾重霄兮,纪今日之辉煌!

 

  《桐乡赋》注释

 

  (1)御儿开国封侯,钱王置市建县:御儿,古地名,又作语儿,桐乡一带古称御儿。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武帝刘彻封辕终古为御儿侯。五代时,桐乡一带属吴越国,梁开平元年(907),吴越王钱鏐废义和镇,设义和市。晋天福三年(938),吴越王钱元瓘割崇德等七乡,置崇德县。

 

  (2)文壁巽(xùn)塔:在崇福镇中山公园内。明嘉靖年间通政使吕希周始建,原有坤、离、巽三塔,后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亦倾坍,咸丰三年(1853)重修。

 

  (3)文会翔集群贤,辞章兼百咏秀出东南:元至正十年(1350),杨维祯(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在濮院设聚桂文会,东南名士500余人参与,为文坛盛举。清咸丰元年(1851),濮院文人沈涛(1800—1854,号苇汀)根据曾祖沈廷瑞《东畲杂记》,作《幽湖百咏》。

 

  (4)翠华六幸有行宫。清乾隆帝六次南巡,均跸石门镇,镇东建有大营,俗称营盘头。

 

  (5)生贤之里:即生贤里,南宋丞相赵汝愚出生在洲泉镇,因赵清正贤明,后世将其出生之地称作生贤里。

 

  (6)千年之吴:西汉文帝时,有吴姓廷尉,后世称治平公者,迁移今洲泉镇一带,繁衍至今已达二千余年,故称“洲泉千年吴”。

 

  (7)白社书院:宋末元初,理学大儒卫富益建书院于屠甸镇,名白社书院,亦称白莲书院,为桐乡一地最早的书院。卫富益,号耕读居士,人称正节先生,崇德人。

 

  (8)半壑小园:即半壑园,在屠甸镇,清乾隆年间,陆鸿(字直岩)所建,今尚存。

 

  (9)辅传贻、张杨园。辅广,宋朝理学家,建传贻书院于崇德,后世称其为传贻先生。张履祥,明末清初理学家、农学家,世居杨园里(今龙翔街道杨园村),后世称其为张杨园或杨园先生。

 

  (10)太虚大师弘法域外,乃宣老人倡学海陬:太虚(1890—1947),俗姓吕,学名沛林,骑塘乡斗富兜村(今高桥镇湘庄村)人,现代佛教领袖,曾赴欧美传播佛教。劳乃宣(1843—1921),桐乡人,近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曾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学部大臣,晚年隐居青岛。陬(zōu),角落。

 

  (11)徐氏传三代诗风:崇德徐自华、徐蕴华姐妹善诗,祖父徐宝谦,号亚陶,清光绪进士,官至庐州知府;父徐多鏐,号杏伯,国学生,诰封奉政大夫,均有诗文传世。 (12)吴门承四世画脉:吴滔,崇福镇人,近代画家,子吴衡(涧秋)、吴徵(待秋),孙吴木,曾孙吴雍,均善画。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宋琼燕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