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13867300110

《菊价虽略涨 收入仍下降》后续报道

科技承载杭白菊产业发展新使命

2013年11月13日 08:11 来源: 《今日桐乡》

  受今年灾害天气影响,我市杭白菊产质俱降,菊农和杭白菊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短期看,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叠加效应”,但从长远来看,暴露的却是我市杭白菊科技化程度较低的短板。面对科技兴农这一时代命题,我市杭白菊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喝了600年的杭白菊,除了泡饮还能做什么?农产品“靠天吃饭”的局面能否靠延伸产业链得以改变?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和不少杭白菊企业都在探索破题之道,一系列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才能使风险分散到市场各个环节,从而减少农产品受天气影响的程度。

 

  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多数杭白菊合作社和加工企业仍停留在简单种植和粗放加工上。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杭白菊加工企业和有加工能力的中间商70多家,而真正上规模的企业只有10多家,我市产业化程度总体发展缓慢。

 

  “杭白菊可待挖掘的潜力很大,既可入药,也可开发成饮料,还能用入化妆品。”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是这些开发都属于精细化工,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回报链长。“虽然深加工开发前景无限,但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

 

  对于农民来说,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则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近来年,我市农技科研人员通过芽变种苗的选择、对照栽培试验等一系列长期连续性的工作,先后育成了“小洋菊”、“金菊1号”、“金菊2号”等杭白菊新品种,有效提升了杭白菊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今年育成的“金菊3号”在成品口感和部分有益物质含量上比前几个品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栽培前景。 

 

    “要让农民真正从‘靠天吃饭’的局面中解放出来,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其重要标志就是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沈学根认为,一方面要提高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同时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

所属专题: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记者 孙怡 编辑: 胡银仙
相关稿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今日桐乡报社”、“桐乡电台”、“桐乡 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
联系电话:0573-881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