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经济

中国移动-桐乡分公司

寒潮中逆势而上

 

插图 今日桐乡记者 李莉莉 绘

 

       一些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服装企业已进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有预兆表明,2012年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来说,可能将是一个比2008年还要残酷的严冬。作为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桐乡的服装产业集聚了相当庞大的从业者,可以说,服装业的起落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所以,为服装业寻找一条出路势在必行。能否从正在痛苦转型的广东服装业中汲取经验——

 

  从外部因素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令人始料未及,劳动力成本一路高涨,服装出口优势不再。近几年,国外的品牌代工订单更是常常往东南亚一带的国家送,而这些国家对广东这块“服装出口市场”的大肥肉早就虎视眈眈,觊觎已久,令处于服装产业链中下游的广东服装尴尬不已。

  外销锐减,内销又十分困难。后者因为前者引起,做了外销而丢了内销,当广东服装进军国内时,已是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红豆等国内知名品牌的天下,是浙江的天下、福建的天下、江苏的天下。

  不得不说,由于观念存在问题,广东服装行业数次错失转型升级的良机。

  起源于批发市场的广东服装行业,讲究快、新、量,对自主品牌发展,没有远大追求。长期的经营管理形成了广东特色的品牌模式和理念,追求保险而显浮躁,急功近利而缺乏胆识。

  广东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若干个服装厂品类集群,发展到今天,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他们该如何转型?

       现在转型还来得及吗?

  也许很多人都已忽略了一个词:“泛珠三角”。

  这是继“小珠三角”和“大珠三角”之后,于2003年11月由广东原省委书记张德江首倡的全新概念,简称“9+2”经济区域。在中山大学教授林江看来,这个概念的提出,对广东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言是天赐良机。此时,广东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广东的服装产业却失之交臂,错失良机。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九个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内陆九省区域面积占了全国20.9%,人口占了全国34.8%,经济总量占了全国33.3% 。林江说:“泛珠三角地区互补性很强,广东有的它们没有,广东没有的它们有,加上港澳两地,呈现出了整体的互补性。”所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整体上的互补性,更适合成为广东服装产业转型的选择之地。

  “这个提法非常好,只可惜广东服装产业却没有抓住机会,好好利用。”林江表示。

  人们常说绝不可以在同一地方犯同样的错误。然而,广东服装第二次忽视了发展机遇。面对2008年金融风暴的来袭,广东服装转型升级再次被提上议题。

  2009年,广东就推出《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腾笼换鸟、双转移措施,服装产业升级机会又一次来临,《纲要》拟将服装业在内的珠三角传统产业推行高端化。

  国家出台了《纺织行业振兴计划》,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海关总署出台10项措施助外贸企业过冬后,广东服装产业就应该加快进行转型升级。由于热衷承接海外大订单和习惯了来料加工工业模式,导致转型显得迟滞和缓慢,也致使整个广东服装产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变得措手不及。

  “这对服装产业而言,又是一次转型升级的良机,但行业却未能及时把握,机会又白白流失。”林江显示出几分无奈。

  那么现在转型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只是难度相比之前更大,如今僧多粥少,政府可能不会将太多的资源和政策倾向于服装产业,需要兼顾其他行业。”林江说。

       从战略层面应对调整

  “全省服装企业约1万余家,从业人员数百万。”服装品牌专家郭志刚说。如此庞大的数量,意味着服装产业一旦松垮,必将引发蝴蝶效应。服装企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

  作为传统的服装总部基地,广东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其产业功能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广东的服装产业依然绕着大批发和贴牌加工打转,但也缓慢地朝专业市场迈进,如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广州新百佳服装展贸城等新兴服装专业市场,正在逐步按照展位贸易型服装专业市场进行规划、定位和招商。

  在这条服装产业链上,从原料采购、产品生产、设计调研、到市场营销等,每一个点都有一批人的“饭碗”。

  此外,随着广东省服装专业市场的转移和全国其他地区服装专业市场的崛起,尤其是广州、深圳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于城市规划和商贸中心建设要求,广东省部分区域和市场开始面临被“区域边缘化、城市边缘化、商圈边缘化、品牌边缘化”的压力。这将导致大多数的社会群体未能被纳入城市社区服务的范围内,部分区域服装产业被挤到外围,从而影响这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成员正常社会需求的满足。

  “服装产业是否稳定健康,不仅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和谐的局面。面对已经显露出的危机和潜伏的危机,我们的政府、企业、员工、经销商应该来共同应对,尤其是政府需从战略层面来思考和应对调整。”郭志刚说。

       解构虎门服装业转型样板

  170平方公里的虎门,驻扎着2000多家服装企业,其中包括持有中国著名休闲服装品牌“以纯”的生产制造商东越服装有限公司。据东莞虎门镇经贸办主任谭志强介绍,目前虎门服装企业70%做内销,30%做出口贸易。

  谢爱明从事服装业20余年,曾为东莞、珠海一些知名服装企业服务,于2009年9月份开始和朋友合资筹办一家自己的服装公司,在服装业阵阵寒潮中逆势而上,投入更大的资金把工厂做大,并与意大利米兰设计师合作,使得服装款式与世界前沿接轨,接着在中国开设这一品牌的专卖店。他说,目前那些倒闭的基本上都是走“中低档”的服装公司,他们走的是高端女装市场。

  转型升级之意显然见仁见智。在虎门镇经贸办副主任黄沛民的眼中却是非常简单:“转型就是寻找出路,没那么复杂。”这个长得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年轻副主任用极铿锵有力的声音脱口而出。

  黄沛民用浅显的语言继续解释虎门服装转型之意:“如果企业走下坡了,或者没有发展空间了,那么就要考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否继续做批发或者做品牌。转型的意思就是寻找一条更好的生存道路,转型就是寻找出路,没那么复杂。”

  建立品牌绝非转型的唯一出路。“如果企业坚持做加工,能发展成制造业的名牌,同样是一条出路。又或者做品牌,很多年都做不好,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为本土著名品牌做加工呢?谁都知道能够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好事,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现在虎门这么多家服装企业,才冒出一家‘以纯’。如果我喊一声‘转型’,个个都跑去做品牌,显然是不现实的。”黄沛民略带激动地说。

  时装从来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可以与绘画、雕塑和建筑相提并论的艺术。回望世界四大时装之都可以发现,无论是法国的巴黎还是意大利的米兰,都同时是集艺术和繁华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

  因此,服装产业的转型必然不能与城市的发展脱轨。

  “只有打造出一个美丽繁华的虎门,才有资格成为一座时装都市。” 在谭志强的描述中,虎门将会成为一座城市建设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集聚时尚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滨海国际商城。要转型升级为一座国际时装城市,必然需要很多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为此虎门投放了500亿用于城市升级,通过城市升级来推动服装产业升级。

       转型之路急需引导

  人民币升值、欧债危机、石油危机、原材料上涨和人力成本飙升,令有限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不仅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幅度增加,而且内贸制造型企业也面临重重危机。转型之路亟需进行,然而没有整体的战略调整规划和有序的引导,转型之路就如同打一场没有准备的战争,风险很大。

  此时,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则成为了那些在风雨飘摇中步履维艰的中小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服装企业盲目地转型做自有品牌和自己开发市场,将会让市场进入更加的无序和恶性的竞争中。接受采访的专家坚持这一观点。

  服装产业链主要包括制造型企业和品牌公司,其中制造型企业包括纯加工型企业、FOB加工型企业(即能够完整的完成服装从原材料采购到服装加工的企业)、具备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的ODM制造型企业,还有自有批发品牌的制造型企业以及自有专卖品牌的制造型企业。

  如此多的企业种类转型之路,自然不可一概而论,即使同样的企业类型还会有外贸和内贸区别。郭志刚认为,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优势和劣势以及企业的意愿和企业的软硬实力,来设计企业不同的发展之路。

  内销与外贸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模式,这个也是很多外贸型企业转型中遭遇很大挫折的原因。

  创立品牌和经营品牌是属于非常专业化的领域,专业化的品牌公司必须具备整体系统的品牌经营和管理能力。同样,这些都是很多制造型企业无法面对的事情。
  “明智的决定应该是有政府或者组织来对服装的产业链做整合性的调整引导。” 郭志刚认为,“引导建立以服装种类、风格类别和品牌定位的公司为龙头,同时,建立以供应链整合为基地的服装产业链。才能规避无序的竞争,从而大大的提高广东整体的服装行业实力和品牌基础。”

  “建立自主服装品牌,国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倡导了,但很多企业走入了误区,盲目地跟随,好高骛远。”广东省服饰时尚产业经济研究院高级客座研究员胡宝钢认为,面临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资本雄厚、系统完善的企业适合走建立品牌之路。但多数规模不大的服装企业更应该注重的是扩宽销售渠道,建立更多的销售平台和好的商业模式,如建立主题专营店,开辟网上批发零售等。

       “两腿并走”寻找出路

  “先保住命。”经济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林江扼腕而言,甚至显得有几分激动。他用了一句话概括目前广东服装产业迫在眉睫的任务:用时间换取空间,以外需保住内需。

  服装业是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且广东本身重工业不多,因此服装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与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此外,在这个低门槛的产业上,竞争已到达白热化的程度,爬上产业链的上游成为企业转型保命之举。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追求已远不止是穿得暖而已,品牌、设计、款式都是成为选择标准之一,但低效以工代劳式的广东服装早已不适应社会需求了。

  产业链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广东服装目前应该做的先保住原有的服装产业。林江认为,最好的做法是继续争取欧美国家的订单,尽管利润不高,但至少可以保住产业链上的功能。

  保住了命再考虑内需。“如何扩大内销,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战略。充分了解市场、研发合适的新产品,甚至培养新的设计团队都是必不可少的。”

  “合作,是最佳的方式。与外省合作,尤其是湖南、湖北一带。广东企业需建立新思维,尽管广东经济理念等比内地省份先进,但对当地市场环境的熟知程度远不如当地企业。” 林江如是说。
 
  做专业还是做整合,又是摆在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面前的又一难题。

  “两腿并走,专业和整合两路一起尝试。”林江认为应该先走多元化之路,因为从目前来讲,广东服装该走哪条路仍是雾里看花,模棱两可,唯有都进行一番尝试才能明了。走专业化道路,也就是有的服装企业专门做品牌管理,有些专门做设计,有的专门做生产等;走整合之路,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并购。

  广东的服装产业是否能迎来下一个春天?假如广东服装产业成功转型升级,又能否蝶变成像米兰、巴黎这样的国际时装都市,成为服装界的时尚晴雨表? 对于这一假设,林江说:“完全有可能,广东服装产业基础非常好,不缺市场,我们需要改善的是我们的品牌管理环境和销售渠道,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指日可待。”

  网络电子商务发展也是广东服装产业的一大趋势,2012年也将是电子商务平台调整和整合的一年。以电子商务为模式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服装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关注和参与,对传统模式下的服装产业经营的影响非同小可。

  垂暮之年,走向疲态的广东服装产业,能否胜利转型升级?新的服装产业又将呈现一幅怎样的蓝图?新的历史蓝图将由开拓者运笔绘画。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今日桐乡》 作者: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驻村干部为农户落实保险
    驻村干部为农户落实保险
    爱卫月宣传
    爱卫月宣传
    化妆舞会
    化妆舞会
    新居民开设儿童游乐场
    新居民开设儿童游乐场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