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专题 >科学发展观 >网上党校

  

三地专家解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将加速崛起”

 
  (肖林: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肖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实施,将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将为长三角的一体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肖林认为,规划对整个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发挥上海核心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肖林表示,上海的战略定位就是“四个中心”,这个定位要求结构调整方向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航运、信息、创意、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制造业的升级,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上海的转型和发展一定要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只有长三角一体化到了一个高度,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才能形成新的跨越。

 
  肖林指出,上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在“十二五”规划里对接长三角区域规划。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社会保障、能源建设等方面的一体化。

  “再度明确长三角范围,首提现代服务业中心”

 
  (陈建军: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曾参与区域规划编制并担任“产业发展定位与布局”项目负责人)

  “从总体上看,区域规划是长三角指导意见的细化和延伸,但也有差异。”陈建军表示,比如在长三角战略定位上,“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是指导意见中没有的,在中央文件中是首次提出。”与2006年初稿的区域规划相比,定位更是明显不同。此外,在长三角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上,正式获批的区域规划新增了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对外开放与合作等内容,“既体现了长三角的与时俱进,也表明了中央对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棋局中的期许。”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消息,区域规划所明确的长三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这与2008年9月出台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但对区域规划本身而言,意义特殊。区域规划历经多次征求意见和重大修改但迟迟未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长三角区域范围看法不一。”陈建军透露,2006年的区域规划初稿将长三角范围界定为沪苏浙16个市,面积11万平方公里。随后,关于长三角是否扩容、如何扩容,争议频频。一直到指导意见出台,长三角区域范围方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并未提及“泛长三角”。而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曾强调“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这是“泛长三角”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对此,陈建军猜测,发改委目前公布的只是区域规划的“简缩版”,“也许在其最终公布的规划全文中会有所涉及和体现。”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1个区域经济规划,包括《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数量几乎是过去四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在上述区域版图布局完成后,现在轮到长三角了。”陈建军说,“中央期许长三角能在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中起到领军作用,并促进和带动全国的转型升级,重塑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


  (张颢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陆玉龙:南京市住建委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家)

  “区域规划赋予了长三角在国家战略中的示范功能,将在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同时也将长三角率先推到世界级的高度,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张颢瀚表示,“区域规划在此时出台,将成为沪苏浙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依据。”


  张颢瀚认为,“长三角区域规划要落实,需要国家给予实实在在的推动措施,目前长三角仍缺少跨地区的行政主体来具体操作,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政策的扶持以及考核指标的调整。”他指出,过去各地主要以GDP为指标,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建立新的考核指标。

 
  陆玉龙认为,“长三角地区要勇于承担起自主创新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世界级城市群的称号。我们甚至需要拿出牺牲短期发展速度的决心和勇气,来大力追求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陆玉龙认为:“尽管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是八个重点方向之一,但目前各地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足够重视,更应警惕建设过剩。”

 
  (摘编自2010年5月25日东方网)


  有关链接

  长三角定位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范围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

 
  2015年:全面实现小康

 
  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00元,核心区77000元。(2009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为44335元);

 
  服务业比重达到45%,核心区47%。(2009年,浙江省服务业比重为43%);

 
  城镇化水平达到64%,核心区67%左右。(2009年,浙江省城镇化水平为57.9%);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核心区2.5%。

  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000元,核心区130000元;

 
  服务业比重达到53%,核心区比重54%;

 
  城镇化水平达到72%,核心区75%左右。

  “一核六带”

 
  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

 
  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城市规模

 
  《规划》鼓励人口向沿江、沿湾、沿海以及主要交通沿线、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大的重点城镇集聚和转移,适度提高人口增长速度,同时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

 
  上海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杭州、南京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宁波、温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400万;湖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衢州等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发展到100万-200万的规模。

  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

  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

 
  《规划》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湖州)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提出了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根据新华网、钱江晚报有关资料整理)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作者: 编辑: 沈正禹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入党集体宣誓
    入党集体宣誓
    水上安全宣传进学校
    水上安全宣传进学校
    慧兴印邮在日发行
    慧兴印邮在日发行
    “石泾先锋”在行动
    “石泾先锋”在行动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