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片 今日桐乡数字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桐乡
浙新办2006[33]号
 网站首页 | 桐乡新闻 | 国内国际 | 图片频道 | 视听频道 | 党务公开 | 人文桐乡 | 专题栏目 | 文明 | 彩票代购 
 桐乡概况 | 理论视点 | 教育天地 | 财经纵横 | 房产家居 | 汽车时代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资讯 | 民生信息 | 投稿
 【镇街网闻联播】:梧桐 凤鸣 龙翔 濮院 乌镇 屠甸 崇福 高桥 大麻 洲泉 石门 河山 社区巡礼
  您当前的位置 :  桐乡新闻网 >桐乡新闻 >桐乡·综合

  

渐渐远去的桐乡传统文化

       提起传统文化,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下面两个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桐乡当下传统文化的现状,这些传统文化真实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这代人思索。

 

       苦苦支撑的花鼓戏艺人

 

 

年逾古稀的屈娟如老人(右)在修贞观戏台上演唱花鼓戏《庵堂相会》。

 

       一句词、一声腔,蓦然回首一曲佳话的千古绝唱;一台戏、一抹装,举手投足一段历史的厚重沧桑。戏台上的人,唱不尽人生的悲欢离合,演不完台上台下的真性真情;戏台下的人,曾经为这真性真情而感悟、悲戚,曾经有如林黛玉听《牡丹亭》般恍然大悟落下痴泪。


  见到屈娟如时,她正在乌镇修真观的戏台上挥动着翩翩衣袖,演绎着花鼓戏《庵堂相会》。戏台下,不少游客在按动相机快门,留影纪念。然而,没有人关注台上究竟在演绎什么故事,也没有人关注唱词和唱腔。


  74岁的屈娟如唱戏已经有56年了。当年的戏台下,挤满了听戏的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里三层外三层。有的还能跟着艺人哼唱几句。老人回忆道:“那时来约戏的要提早一个月,我们订戏的本子有厚厚一叠。有时我们被邀请到一个村庄唱戏,那几天当地就像节日,大家杀鸡宰羊,好不热闹。”


  戏里的故事丰富多彩。君礼臣忠、父慈子孝、才子佳人……每个故事,不仅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劝人向善。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逐渐普及后,人们可以从电视上收看到名人名家的戏曲选段,屈娟如所在的戏班遭到巨大的冲击。一天只有100多元收入的戏班,无法养活20多名艺人。1989年,戏班最终因为支撑不下去而解散。艺人们不得不另谋出路。


  2001年,屈娟如受邀到乌镇修真观唱戏。重拾花鼓戏的屈娟如又惊又喜,尽管年迈,但老人一招一式还留有当年的风度。“每天至少唱6场,风雨无阻,一个月1200元收入。”屈娟如说,当年戏班的其他艺人有不少组成乐队,为“红白事”服务,收入比屈娟如高得多。


  戏台上,冬凉夏热。夏天时,戏台上足有40摄氏度,热得人汗流浃背;冬天时,老人冻得手脚长满冻疮。9年了,热爱花鼓戏的屈娟如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只要嗓子好,我会一直唱下去。”只是,让她揪心的是,没有徒弟:“唱戏那么苦,而且没有市场,谁还愿意来学呢?”


  屈娟如的境遇,也是桐乡不少传统艺人的缩影。

 

       面临关停困境的染坊

 

 

染坊里的师傅正在手工制作蓝印花布。

 

  旧时,家家养蚕、户户织布的桐乡农家,总喜欢将那些自织的棉布、绸布拿到染坊印染。但凡女儿出嫁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就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被单,衣被箱里必定会有几条蓝印花布被面。那时,几乎每个集镇都设有染坊。


  在凤鸣街道灵安集镇的一条小河边,有一家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印染工艺的染坊。破落的门厅,苦苦守店的老人,这是记者的第一印象。店堂中间挂着一幅“凤穿牡丹”和一幅“鲤鱼跳龙门”的拷花图。拷花图下,一块残破的木板记录了这家店的历史——东仁河染坊,创建于光绪二十一年。


  “染坊最繁荣时,老百姓排着队来染布。我们染好的布雇人在路的两边晒上几公里长,布条随风飘扬,美不胜收。”76岁的店主赵宝荣回忆着,眼中放着奇异的光彩。然而,世事变迁,色彩斑斓的衣料和被料早已替代了昔日单调的蓝白两色,人们也不愿自织土布了。染坊的生存空间越缩越小。灵安集镇上原有的四五家染坊仅剩了赵宝荣一家。在他的染坊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口大锅,据说,当年一次就可以染上1万多斤布,而如今一年也只有染这么多。


  尽管染坊每年只有数千元的收益,但赵宝荣仍坚守着。他的儿子、55岁的赵建良继承了老父的手艺,专做蓝印花布,供应给一些旅游景区。因为工作辛苦,赚钱还少,赵建良的妻子和他离了婚。父子俩说,不想让老祖宗的印染手艺就这样失传。


  然而,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呢?

 

  其实,在桐乡,那些传统文化艺术正面临着失传境地的又何止花鼓戏、染坊呢?这些渐渐远去的传统文化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思考一:传统文化面临哪些困境?

 

  “文化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冲击,使得不少传统艺术形式成为昨日黄花,吸引力减弱。而西方强势文化又与传统文化形成冲突,使得传统文化如同一叶方舟,不知该飘向何方。”市文化馆馆长祝汉明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丧失了主导地位,正在被人们遗忘。电视、网络,使得许多年轻人被吸引到流行文化、快餐文化中;竞争、金钱,更多人学习文艺形式过多地带有功利性质。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被抽离。原文化局副局长叶瑜荪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每一种文艺形式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比如蚕歌、灶画、船拳,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众多百姓的喜爱和拥护。然而,如今养蚕的人少了,农家灶被煤气灶所代替,交通工具也不再以船为主,这些文艺形式的基础已经转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初一到十五是供不应求,过了元宵节就没人要啦!何况来听的都是老年人。”三跳艺人邱学良的话颇有几分自嘲的意味。节日期间,还有一些单位部门邀请他前去为当地百姓表演,百姓们积蓄了一年的情感需要得到释放。一旦节假日过后,老百姓又要忙于生计,再也没有兴趣来听三跳了。


  艺术是长在人身上的东西。艺术家和艺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乌镇镇民合村,过去几乎人人会打船拳。船拳是老百姓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活动。到了如今,民合会打拳的人就只剩下10多名老人了。“我们也到学校里教孩子打拳、耍剑,但他们只学动作,不练内功,根本就不算会船拳。”船拳爱好者孔瑞珍老人不无担心地说。他亲戚中几个后辈也有会打拳的,但一旦到外地念大学,也就都荒废了,“现在的孩子,读书是第一要务,练拳只是一种娱乐。”对于将来,孔瑞珍很担心:“等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去了,还有谁会打船拳?”邱学良说:“我算过,一年中,真正用我的竹板‘敲’出来的钱不过1.5万元,根本养不活自己。”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形式又没有办法靠它吃饭,这也是愿意学的人少的原因。


  时代在进步,传统文化的载体开始抽离、传统文化的从业艺人后继无人、受众也在远离,这使得一门门艺术形式渐行渐远。

 

  思考二:传统文化不再被需要?

 

  “如果说中国是一棵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树,经历了无数的电闪雷鸣、风吹雨打才走到今天,那么一直支撑着它的便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个民族倘若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就很有可能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吞并。民之不存,何谈国焉!”祝汉明说。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论是相关专家还是老艺人们,无不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说我们是中国人?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我们的思想里延续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每一个中国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有如空气氤氲在中华大地上,浸润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为不同时代的人们镌刻特定的生命印记。万籁俱寂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那启示哲人思想、灌注诗人情怀的浩瀚星空,在五千年的历史里荡漾,漾过秦汉,漾过唐宋、漫漶于明清……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幅历史的长卷从没停止过书写,古老的中国人民兢兢业业地记录着五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着只属于中国人的血脉。


  “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桐乡人有着与其他地方的人所不同的个性的传统文化,比如语言,比如民俗,比如特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一代代桐乡人身上传统文化浸润过所留下的痕迹。“传统文化,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是对我们精神文化源头的一种追寻。如果对现有的传统文化不加保护,那么我们很有可能迷失自己。这是保护传统文化最本质的意义所在。”祝汉明说。


  更值得探讨的是,许多传统文化是不是失去了它的魅力或者价值了呢?祝汉明无意间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桐乡一位老太太一件压箱底的蓝印花布旗袍,被一位日本老太太用一台彩色电视机换走。当时,一件蓝印花布旗袍的价值远远不能与一台彩色电视机相比。然而,多年后,这位日本老太太在上海开了一间展览馆,里面就有这件旗袍。两者的价值孰轻孰重,自此才有分晓。


  桐乡众多苦苦支撑的传统艺术,无不是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无不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譬如花鼓戏、三跳等,用文艺形式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譬如竹刻,竹子是被中国古代文人用来比喻清高、宁折不屈的品格,艺人在竹上雕刻,在追求观赏美的同时,更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对于传统文化,根本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祝汉明如是说。

 

  思考三: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与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更不能全盘否定,而应根据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分轻重缓急进行保护和传承。”叶瑜荪说。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叶瑜荪认为,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有多少文化形式消失,又有多少文化形式产生。”蚕歌、灶画等,已经失去了生存土壤,强行要留住他们显得有些勉强。对于这些文化形式,相关部门只要加以搜集、整理,送进博物馆或者陈列室、编进地方志就可以了。对于优秀的、尚有艺术土壤的文化形式,则予以保护、利用和发展,使之符合现代审美情趣。譬如三跳,如今也有艺人增添了道具、背景、服装等新元素,也谱写了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批判新时代不良行为的新曲。还有将传统文化形式与旅游景区的发展向结合,也是很好的保存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静下心来,听我唱20分钟,就能够喜欢上三跳。”邱学良说,关键是没有人愿意尝试这20分钟。这就涉及到一个取舍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的确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审美情趣之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现代的文化。然而,我们单说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多大意义,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再来谈取舍的问题。对年轻一代来说,首先要走近它,了解它,才能来评价它。只有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既做到继承,又能尝试创新。


  “不能忘根!”祝汉明说,中国的东西需要中国人来继承,必先保住自己的根再吸纳外来的东西。这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课题。可喜的是,随着近年来我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机构逐渐健全、保护措施逐渐深化,使得一大批传统文化艺人受到保护,也使得这些艺术形式生存和发展。如今,一些老艺人已经有了传人,一些传统工艺通过现代工艺的改进而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形式走进校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所属专题:
 打印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 嘉兴日报-桐乡版 作者: 文/摄 记者 黄薇 编辑: 宋琼燕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3-88118696。
  
最新
 
图片
 
    杭迁企业 渐入佳境
    杭迁企业 渐入佳境
    现场招募新居民志愿者
    现场招募新居民志愿者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
    领袖丝织像栩栩如生
    领袖丝织像栩栩如生
桐乡网警
浙ICP备06047663号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08(第三版)
电话:(86)0573-8811869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